第二章 文化與藝術
第一節 文學與文獻
壹、文學
一、戰前
臺灣古典文學從明末沈光文漂流來臺開始,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到了清末臺灣社會形成了舊知識分子階層,作品的水準達到了成熟的階段,並帶有豐富的本土色彩。[1]這個時期主要文學作品是漢詩的寫作與吟詠,這個主流一直延續到日治前期,因日本官吏懂漢詩文的不少,他們以漢詩與臺灣文人相唱和,藉以籠絡舊仕紳階層。當時組織詩社受到鼓勵,各地紛紛成立詩社,到大正14年(1925),全臺詩社逾數百,每年舉辦全島大會,盛況空前。[2]
明治38年(1905),曾任鶯歌庄長的黃純青創立「詠霓詩社」,社員包括臺北、板橋、樹林、土城、桃園、新竹、苑里、大甲等地人士,被稱為「北臺詩社之開祖」。[3]黃純青著有《晴園詩草》,內有七言絕句138首,[4]可惜,並無述及鶯歌的景物。
而另一位鶯歌庄長陳阿玉則有詩詠「鷹哥石」和「尖山」[5]如下:
大正15年,東鶯炭鑛公司成立「聽鶯吟會」,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記載:
昭和8年(1933),黃用端、陳炳添等創立「鶯社」,每年分春夏秋冬開會4次,課題徵詩,擊鉢作吟。日治末期因戰事起暫時停止活動,直至戰後民國36年(1947)2月改組,仍以黃用端為社長,有社員陳炳添等14人。[7]
日治時期的《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也刊登許多文人遊歷鶯歌的詩作,如王大俊的〈北遊吟草〉,描寫從南部搭火車北上,一路經過濁水溪、中港、鶯歌、圓山等地的風光,都寫下詩作,其中〈望鶯歌石〉如下:[8]
洪以南遊尖山時看到製陶業工作情景,寫下「男任燒窯女出挑石墳路古風古俗」的〈遊尖山即事〉:[9]
黃萬生更用8首詩寫下鶯歌靈石、獅頭朝陽、長橋鎮口、鐘臺夜月、大□覽勝、崁溪帆影、尖山晚眺、校林松風的「鶯歌八景」。[10]
二、戰後
戰後的文學創作以小說、散文為主,出身鶯歌的作家有陳映真、陳芳銘,以下對作家的成長背景、作品做介紹:
(一)陳映真
昭和12年,陳映真出生於竹南中港,後設籍鶯歌鎮,住在鶯歌的礦區,小學就讀鶯歌國小,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畢業。曾任英文教師,參與《文學季刊》的創辦,民國74年,創辦《人間》雜誌,並曾獲吳濁流文學獎、中國時報小說推薦獎。[11]
陳映真的小說中的許多場景以鶯歌為素材,如小說〈山路〉中許多地方寫到煤礦、台車、鶯歌石、火車站等:
又如:
小說〈鈴鐺花〉中寫到鶯歌國小後方的黑松林和軍營:
我們跑過了小丘,跳下一條廢棄的舊鐵路,在一片蔓草中來到一個陳舊的,已經封閉多時的學校的後門。一進了後門,便是一個廢棄的小園。園中豎立著一塊石碑,紀念往昔日軍征臺時北白川宮親王在此營帳設立行宮的往事。臺灣光復以後,碑石雖在,碑上的文字,卻早被人用水泥塗去了。廢園再過去,是一片古老的黑松林。駐軍把五棟瓦頂木造的教室,分別設為廚房、軍官辦公室和營房。[14]
這兩篇在民國72年發表的小說,故事的背景是白色恐怖的50年代,描寫充滿理想主義的臺灣知識分子,卻遭受悲劇的下場,葉石濤認為陳映真小說的價值在於表達人類「愛與犧牲」的高貴情操。[15]
(二)陳芳銘
陳芳銘生於鶯歌鎮,臺北醫學大學畢業,喜歡寫作和繪畫,現旅居美國,經常於《文學臺灣》發表散文。[16]其作品中〈鶯歌來的人〉,述說他去欣賞另一位去美國發展且是鶯歌同宗的年輕音樂家慕融的演奏會,感動之餘一邊回想起故鄉的種種:
又說:
史。[18]
貳、文獻
根據《臺北縣誌》卷5〈開闢誌〉,收錄與本鎮相關的文獻如下:[19]
一、第九號 海山鶯歌古契
時間:乾隆19年(1754)
說明:本契係鶯歌鎮陳冬梅家藏,綿紙墨寫。
尺寸:40(長)× 47.2(寬)公分
二、第十九號 南靖厝古契
時間:乾隆30年(1765)
說明:本契係樹林市柑園里林興仁家藏,福建綿紙墨寫。
尺寸: 48.1(長)× 47(寬)公分
三、第二十四號 海山保鸚歌石開闢古契
時間:乾隆35年(1770)
說明:本契係鶯歌鎮陳冬梅家藏,毛邊紙墨寫。契內有「開庄業主林國樑圖章」
印文,及「清賦驗訖」印文。
尺寸:48.1(長)× 26.3(寬)公分
四、第二十九號 鶯歌石開闢古契
時間:乾隆46年(1781)
說明:本契係鶯歌鎮陳冬梅家藏,福建綿紙墨寫。契面有「北路淡水捕盜同知
關防」二印(一為騎縫),及業主吳「敬義堂祖業記」一章。
尺寸:45.4(長)× 43(寬)公分
五、第四十七號 鶯歌石二坪古契
時間:乾隆46年(1781)
說明:本契係鶯歌鎮陳冬梅家藏,綿紙墨寫。契面有「敬義堂業主吳圖記」印
文二方(一為騎縫),及「憲論業主吳敬義嫡傳□衿尊長劃一管堙租課
庄務歷年驗訖信記」印文一方。
尺寸:44(長)× 41.2(寬)公分
另根據《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典藏北部地區古文書專輯》,收錄與本鎮相關的文獻如下:[20]
六、杜賣盡根田業契、契尾
時間:道光11年(1831)
座落:海山堡南靖厝
出租售人:張番、張爐
承受人:林安邦
購藏序號:870103
尺寸:57(高)× 81公分
七、杜賣盡根水田山埔契、契尾
時間:道光25年(1845)
座落:鶯歌石大湖庄
出租售人:陳光邦等5人
承受人:林本源
購藏序號:870120
尺寸:53(高)× 79公分
參、文史社團
一、鶯歌文史工作室
鶯歌文史工作室創立於民國84年6月,由鶯歌國中教師所發起,主要希望搜集田野資料,整理文物檔案。成立時由鶯中教務主任鄭演郁擔任主任委員,萬泉油行林俊宏擔任副主委,總策劃張挺立責負責實際工作之推動。同年8月,文史工作室編纂完成《鶯歌巡禮》一書,作為對外介紹鶯歌的主要刊物。民國86年5月,由於鄉土教育益受重視,文史工作室接受縣教育局委託,成立鄉土教育委員會,由第13屆鎮長許元和擔任主任委員。為有效保存相關資料,經許元和鎮長同意,撥出林長壽圖書館5樓一間房間作為鄉土教育資源中心辦公室,文史工作亦由國中移遷至此。同年6月,文史工作室與鄉土教育委員會培訓「鶯歌采風導覽義工」,結業學員計35位,除作為文史調查的種子部隊外,亦免費為遊客進行導覽。[21]不過,目前工作室已停止運作。
二、鸚哥石文化夢想協會
民國96年,楊國龍等《鶯歌社區報》的成員,組織正式社團「臺北縣鸚哥石文化夢想協會」。[22]其前身是「鶯歌文化夢想工作隊」,為《鶯歌社區報》從創刊號到第15期的發行單位,[23]第16期起發行單位改為臺北縣鸚哥石文化夢想協會,[24]至第26期後擴大發行為《三鶯社區報》。
鸚哥石文化夢想協會共分為5個工作小組:(1)生態保育組(2)文化產業組(3)鶯歌社區故事劇場(4)鶯歌社區報(5)三鶯社區大學籌備小組。從當年5個愛做夢的人努力耕耘,到今天已是匯聚上百位志工力量的文化團體,共同關懷社區環境,促進公民意識的提昇。[25]
第二節 視覺藝術
臺灣的近代美術發展始於日治時期,當時在殖民教育以及官辦的美術展覽影響下,臺灣產生了第1代的西洋畫家,作品以西歐的繪畫為典範。[26]日治時期,鶯歌出身的畫家有陳炳沛,畢業於第二師範學校,曾受日人畫家石川欽一郎的指導,以及受臺灣畫家李石樵、李梅樹等人薰陶。他的作品多次入選臺展、省展、臺陽展等。民國42年(1953),組織星期日畫家會,致力於倡導業餘繪畫。[27]
戰後,鶯歌的視覺藝術家以陶藝家為主,其他還包括雕塑、水彩、油畫、版畫、水墨畫、膠彩、書法、篆刻、攝影等類別。但官方辦的美展,藝術的分類時常變動,以臺北縣美展為例, 民國78年,臺北縣政府舉辦第1屆美展,將參賽作品分為國畫部、書法部、油畫部、水彩部、陶瓷部等5大類。[28]第2屆美展,陶瓷部改為陶藝部,另增加了雕塑部、設計部、版畫部,增為8大類。[29]第5屆美展(1993),則打破傳統的分類,只設立體類和平面類兩種。[30]到了民國92年,除了平面和立體類外,還有書法類及篆刻類。[31]民國93年起,將10大類分兩組隔年舉行,第1年先徵選水墨畫類、書法類、篆刻類、綜合媒體類、攝影類。次年則徵選油畫類、水彩類、膠彩畫類、雕塑類及版畫類。[32]以下將鶯歌鎮藝術家入選歷屆臺北縣美展製成一覽表。
除了北縣美展外,還有一個「臺北縣美術家大展」,鶯歌鎮參展的藝術家仍以陶藝家為主,顯示臺北縣的陶藝家多集中於此。以下將歷屆參加臺北縣美術家大展的鶯歌鎮藝術家,製成一覽表。
第三節 表演藝術
壹、傳統戲曲
臺灣民間流行的傳統戲曲隨著清代漢人移民傳入,演出時間多配合酬神祭典,表演團體有伶人組成的職業戲班,也有民眾自行組織的業餘團體,參加者無酬勞,俗稱「子弟團」。[33]因此,從迎神遶境中可以看到集民間表演藝術大成的各式陣頭。例如,以日治時期鶯歌庄迎請北港媽祖與清水祖師遶境為例,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從以上的報導可以看到南管、北管、什音、獅陣,還有三峽及頂埔的子弟團參與。而鶯歌的大戶陳家,也曾組織子弟團「義英社」,尖山埔的吳家則組織「新義社」,兩社經常互別苗頭,甚至引發衝突。[35]每逢陶神羅明生日時,陶工們會搭野台演出子弟戲。[36]因此,鶯歌有句俗諺說:「三工好天招搬戲,三工落雨愛借米」,一言道出鶯歌的陶瓷業與天氣息息相關,子弟戲的演出與經濟能力也有關。
除了子弟戲外,本鎮還有高天榮的歌仔戲班「光榮園」,布袋戲團有郭文成的「小樂天」、林金助的「大西洋」等。[37]
貳、現代戲劇
一、戲劇家林摶秋
大正9年(1920),生於鶯歌「謙記商行」後面林宅的林摶秋,8歲入鶯歌公學校。19歲赴日留學,昭和17年(1942)畢業於明治大學。同年於紅磨坊新宿座發表舞台處女作「奧山社」,《東京新聞》、《興南新聞》均專文報導,稱他為臺灣人第1位正統劇作家。[38]
昭和18年,王井泉、張文環、林摶秋、簡國賢、呂赫若、呂泉生等百餘人,於大稻埕山水亭,組織「厚生演劇研究會」。同年於永樂座舉行第1回研究發表會,公演張文環原作,林摶秋編劇的『閹雞』(2幕6場)、林摶秋編導的『高砂館』(4場)、林摶秋編導的『從山看街市的灯火』(3幕)、呂泉生編曲指揮的『音樂演奏』(5曲),他們用台語演出,在日人統治下表現出民族意識。[39]
林摶秋一生經歷過劇作家、劇場導演、電影製片家以及實業家等身分。戰後回鶯歌經營礦場,接觸到各種階層的人物,更使作品中的人物鮮活,語言生動,他在受訪時談到:
民國46年(1957)林摶秋成立玉峰影業公司,在鶯歌鎮中湖里蓋湖山製片廠。共拍了5部電影:《阿三哥出馬》、《嘆煙花》(1959)、《錯戀》(1960)、《五月十三傷心夜》、《六個嫌疑犯》(1965),都由他自編自導。[41]
二、鶯歌社區故事劇場
鶯歌社區故事劇場,成立於民國96年9月6日,鶯歌國小教師王洛夫擔任指導老師。[42]次年1月19日,應邀參加文建會在華山創意文化園區舉辦的「社區文化地圖巡迴展」開幕活動之演出,戲碼為以鶯歌石傳說改編的「大妖怪的祕密」,藉著有趣的戲劇表演,傳達環保的理念。[43]
鶯歌社區故事劇場是由臺北縣鸚哥石文化夢想協會主辦,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協辦,成立1年多來,不斷進行劇團培訓、編劇及演出,一共演出4個劇碼,近30場戲,獲得社區學校與藝文人士的支持。[44]
第四節 陶瓷工藝
鶯歌陶瓷業的興起,是基於本身的地理條件。除了土質適合製陶的因素外,海山地區的林地及煤礦可以供應燃料所需,加上土地不適耕作,有剩餘勞力提供,使生產成本降低,以及陸路和大嵙崁溪的水運交通發達等條件配合下,陶瓷業發展成為鶯歌的特色產業。[45]
鶯歌陶瓷業的發展,從清嘉慶9年(1804)泉州人吳鞍開始,到今天已經超過200年的歷史。經過時代的累積,今日鶯歌的陶瓷業已經發展成為集日用陶瓷、建築陶瓷、衛生陶瓷、工業陶瓷、藝術陶瓷、工作室陶瓷等6類於一身的重鎮。[46]以下依年代的順序,敘述各時期的歷史發展及其特色。
壹、清代
清代早期移民社會所用的陶器,主要是來自福建的漳州、泉州,當時來往兩岸間的商船來臺運買米、糖、茶時,為了避免空船造成浪費,以及因船體太輕遇到大浪時易傾覆的危險,通常會載運石材、木材、陶器等貨品壓艙。這些陶器只是多屬於移民社會的日用器皿,品質較為粗糙。[47]
清嘉慶9年,泉州磁灶人吳鞍來到大湖地區的兔子坑(今屬桃園縣龜山鄉)開墾,發現此地的黏土很適合做陶,於是蓋窯製陶,開啟了鶯歌製陶的先河。[48]後來因漳泉械鬥,移至中湖的崁腳一帶,這裡有所謂的「大湳土」,富含鐵質及草根成分,黏性不錯,適合拉坯製作水缸、鍋鼎、香爐、骨灰罈等粗陶日用品。吳鞍不久又遷至尖山一帶,發現了尖山黑土與永昌赤土。事業逐漸穩定後,族人相繼來臺,建屋安居,製陶業大為開展,聚集成鶯歌最早的陶瓷舊街-尖山埔路。[49]
吳氏家族為了確保製陶技術的不要外流,還有「傳子不傳女」的說法,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鶯歌的陶瓷業從尖山莊、尖山埔向外發展,漸漸遍布整個鶯歌,並向鄰近地區擴展。因此,鶯歌的陶瓷建立了口碑,以尖山燒或尖山為名,許多製品直接落款「尖山埔」、「尖山燒」或「尖山」。[51]
清代生產陶器的窯場以蛇窯為主,以手拉坯、泥板壓模為製作方法。陶製品都是粗瓷或是低溫陶器,品類有火籠硿、粗硿、粗花硿、骨灰罐、蝦醐、花盆等。由於當時的土質含鐵成分較高,胎體顏色偏紅澤色,釉藥的成分是粗瓷碎片、黃丹等。由於目前僅存少數清代的實物,難以論斷工藝面的成果。[52]
貳、日治時期
日治初期的陶瓷業仍沿襲清代的模式,仍以家庭經營的形態為主,由吳氏家族所主導整個產業發展。[53]到了大正10年(1921)「尖山陶器生產販賣組合」成立,經辦信用、販賣、購買、利用等4種業務。相應於產業組合的出現,廠商也有增加與分化的現象。[54]不同業者的加入,提高了競爭力,擴大產業的規模,當時的陶瓷工廠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到,產品種類仍以壺、甕、便器、植木缽(花盆)、納骨壺等日用陶瓷為主,女工已加入生產行列。不同姓氏的工廠陸續出現,其中最具代表性者,是益成記陶器工場。益成記的創始人陳裴然,在當時兼具大地主、知識分子、政治家及企業家等身分。在此之前,窯場老闆都是技術人員出身,陳裴然以一個非技術者投入陶業經營,開啟了鶯歌窯業新時代,從原本的家庭式產業邁向企業化經營。[55]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當時,「尖山陶器生產販賣組合」的事務所和「益成記陶器製造部」、「運送部」都設在陳家,透過陶器組合與窯場的運作,益成記相當程度地操控陶業的產銷。益成記成立之初,從福州聘請師傅,以土條盤築法見長。後來本地人學陶的人逐漸增多,益成記也聘用本地陶師,包括王欽錫、王漢騰、王漢國、周江益、楊有義等,以手拉坯見長。[57]下面將鶯歌早期手拉坯師父製成一覽表:
日治末期鶯歌陶瓷的坯體成型技術,除了傳統的手拉坯、泥條盤築法外,還引進了石膏鑄漿成型。在釉料的運用方面較清代進步,前期有「白牡丹釉」和「鉛釉」。[58]到了末期則有「光明丹釉」,以及用有色黏土、紅柄、綠、青、銅灰、滿俺、コバルト(鈷,cobalt)、アンチモニ(銻,antimony)、吳須等物。[59]
除了傳統陶器外,昭和6年(1931)起,鶯歌陶瓷也受到當局工業化政策的影響,開始生產與工業有關的產品,如紡織的整經器、電器礙子、磁夾、礙管、花線盆、開關、裝腳礙子、鍔附礙管等,開拓了工業陶瓷的新領域。[60]
参、戰後
戰後初期,隨著民國38年(1949)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兩岸交通斷絕,大陸陶瓷的供應中斷,尤其大量軍民人口移入,民生必需品的飲食器皿需求大增,尤其飯碗成為市場的搶手貨,生產規模跟著擴大。[61]
民國60到70年代,臺灣因廉價的勞力成為外國代工的重鎮,當時鶯歌陶瓷業曾為日本、香港及歐美各國代工生產白坯,或為白坯彩繪釉下彩,賺進不少外匯,造就了「白坯代工」的年代。但是,後來大陸市場開放,白坯代工市場逐漸萎縮,促使業者開始研發本土設計生產、自創品牌的藝術品,比如林葆家最早製造老人茶壺,後來改做咖啡組。[62]
民國72年,火車站附近「萬佳陶坊」的老闆,人稱「阿萬師」的曾財萬以手拉坯燒製老人茶壺,質地精美,闖出名號。[63]曾先生從原本製作日用陶器的匠師變成知名藝師,是一個將傳統產業經自我研發,提升品質後成功轉型的佳例。[64]
隨著消費者的能力與觀念及的改變,藝術性陶瓷需求增加,品質要求提高,以「市拿陶藝有限公司」為例,產品走仿古路線,參研中國歷代陶瓷的形制,再配合新的技術與觀念,並延請臺灣各地、香港的彩繪師父或畫家參與;甚至聘請國外的設計師參與研發,以求市場的區隔與創新。[65]其生產的青花餐具和仿古花瓶,深受日本及歐美人士喜愛。之後,許多師父紛紛自行創業,衍生出了寶華、臺華、達觀等公司,一時仿古成為流行。之後,祥鑫窰、上層窰、陽明公司、新興公司、金隆公司、照成等廠接續此風潮,並在仿古中加以變化,使鶯歌藝術瓷的水準與規模不斷地提高。[66]
根據徐文琴的研究,鶯歌的現代陶藝可分為鄉土民俗派、傳統中國派、釉藥派、釉藥表現派、雕塑造型派等,以下將各派代表人物的師承、畢業學校、作品類型、創立公司等資料製成一覽表:[67]
鄉土民俗派的陶藝工作者有老陶匠以及出身窯業世家的子弟,技術得自家傳與工作上的磨練,他們傳承傳統製陶的方法與觀念,運用民俗題材創作,作品流露濃厚的鄉土氣息,其中王漢騰為全能型的藝師,舉凡拉坯成型、釉藥、製模、畫彩、刻花、蓋窯及燒窯無一不精,有許多陶藝家受過他的教導和影響。[68]
傳統中國派的特色是結合雕塑、山水畫、書法等藝術加以創作,產品具有濃厚中國藝術風格。釉藥派是指將興趣放在釉藥的研究開發上,將它視為創作表現的語言之一,造型則較被忽略。釉藥表現派是在釉藥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發展,在造型上也加以變化,先經過仿古階段,進而表現個人創意。雕塑造型派大多畢業於藝術學校的科班,受過完整的學院訓練,側重造型表現,是突破傳統而具有發展性的新生代。
1990年代開始,鶯歌的陶藝家紛紛參與各項競賽或展覽,並成立個人工作室,以求新求變的自我風格來應對產業變遷對市場的衝擊。這也是鶯歌的陶藝家將持續面對市場需求、藝術批判、家庭生活等綜合的挑戰。[69]
[1]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頁3-4。
[2]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頁14-15。
[3] 劉克明,〈詠霓詩社〉,《臺北文物》,4卷4期(1956.2),頁31。
[4] 黃純青,《晴園詩草》(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5]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臺北:盛文社,1934),頁143-144。
[6] 〈翰墨因緣〉,《臺灣日日新報》,1926.08.06,夕刊,第4版。
[7]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卷26,文藝志,頁4。
[8] 王大俊,〈北遊吟草〉,《臺灣日日新報》,1916.08.11,第6版。
[9] 洪以南,〈遊尖山即事十一尤〉,《臺灣日日新報》,1918.11.03,第3版。
[10] 黃萬生,〈鶯歌八景〉,《臺灣日日新報》,1939.05.13,夕刊,第4版。
[11] 張勝彥總編纂,許俊雅、洪惟仁撰述,《續修臺北縣志》(臺北:臺北縣政府,2008),卷9,
藝文志,第3篇,文學(下),頁76。
[12] 陳映真,〈山路〉,收入氏著,《山路》(臺北:遠景出版公司,1986),頁10。
[13] 陳映真,〈山路〉,頁30。
[14] 陳映真,〈鈴鐺花〉,收入氏著,《山路》,頁50-51。
[15] 葉石濤,〈序-論陳映真小說的三個階段〉,《陳映真作品集1》(臺北:人間出版社,1988),
頁22。
[16] 張勝彥總編纂,許俊雅、洪惟仁撰述,《續修臺北縣志》,卷9,藝文志,第3篇,文學(下),
頁79。
[17] 陳芳銘,〈鶯歌來的人〉,《文學臺灣》,21期(1997.1),頁74。
[18] 陳芳銘,〈鶯歌來的人〉,頁75。
[19]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5,開闢志,頁57-70。
[20]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校,《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典藏北部地區古文書專輯(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頁149、190。
[21] 參考鶯歌鎮公所網站:http://www.yingge.tpc.gov.tw/html/AboutYingge-05.htm , 2009.07.22。
[22] 蔡昀臻,〈為了挽留兒時記憶-訪《鶯歌社區報》發行人楊國龍〉,《文訊》,275期(2008.9),
頁86。
[23] 民國95年10月~96年12月的發行單位是「鶯歌文化夢想工作隊」。
[24] 第16期,民國97年1月5日出刊。
[25] 鶯歌社區報編輯部,〈鶯歌文化大事誌-鸚哥石文化夢想協會誕生〉,《鶯歌社區報》,17期
(2008.2),第1版。
[26] 謝里法,《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頁10-11。。
[27]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6,文藝志,頁42。
[28]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編,《臺北縣第一屆美展彙刊》(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89),頁191-194。
[29]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編,《臺北縣第二屆美展彙刊》(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0),頁200-203。
[30] 李錚等編輯,《臺北縣第五屆美展彙刊》(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頁2-6。
[31] 魏定龍、徐永賢主編,《九十二年度北縣美展:塵世情懷 臺灣古典詩詞》(臺北:臺北縣政府
文化局,2003),頁3-5。
[32] 魏定龍、徐永賢主編,《九十三年度北縣美展》(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4),頁3。
[33] 邱坤良,《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3),頁1。
[34] 〈鶯歌迎神遶境〉,《臺灣日日新報》,1926.03.15日,夕刊,第4版。
[35] 郭嘉雄主持,詹碧珠紀錄,〈鶯歌鎮分組座談紀錄〉,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耆老口
述歷史叢書(16):臺北縣鄉土史料(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頁369-370。
[36]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臺北:張挺立,2001),頁80。
[37] 民間劇場專刊編輯小組,《文藝季民間劇場專輯》(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82),頁156-157。
[38] 石婉舜,《林摶秋》(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03),頁174-175。
[39] 呂訴上,〈七七抗戰後的臺灣劇運〉,《臺北文物》,3卷2期(1954.8),頁91。
[40] 石婉舜,《林摶秋》,頁163。
[41] 邱坤良,《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臺北:九歌出版社,2007),頁103-104。
[42] 編輯部,〈鶯歌第一個社區劇團快樂誕生了〉,《鶯歌社區報》,13期(2007.10),第3版。
[43] 王洛夫,〈鶯歌社區故事劇場代表北縣在文建會華山園區演出圓滿成功〉,《鶯歌社區報》,17
期(2008.2),第1版。
[44] 編輯部,〈傳遞社區文資小故事〉,《鶯歌社區報》,22期(2008.9),第2版。
[45] 黃富三,《臺北縣鶯歌鎮陶瓷文化發展之研究》(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0),頁11-12、
15。
[46] 陳俊雄、陳庭宣、蘇世德,《臺北縣鶯歌陶瓷深度之旅》(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6),頁10、
30。
[47] 黃富三,《臺北縣鶯歌鎮陶瓷文化發展之研究》,頁11。
[48] 陳俊雄、陳庭宣、蘇世德,《臺北縣鶯歌陶瓷深度之旅》,頁19。
[49] 張挺立、賴守婉、劉和政,《鶯歌巡禮-陶瓷藝術的家鄉》(臺北:鶯歌鎮公所,1995),頁67-68。
[50] 〈鶯歌窯業尖山陶器餘聞〉,《臺灣日日新報》,1935.10.14,第8版。
[51] 陳俊雄、陳庭宣、蘇世德,《臺北縣鶯歌陶瓷深度之旅》,頁19。
[52] 黃富三,《臺北縣鶯歌鎮陶瓷文化發展之研究》,頁13-14。
[53] 徐文琴、周義雄,《鶯歌陶瓷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頁34。
[54] 黃富三,《臺北縣鶯歌鎮陶瓷文化發展之研究》,頁21。
[55] 陳新上,〈鶯歌的陶瓷大學「益成記」(下)〉,《陶藝》,32期(2001.7),頁40。
[56]〈陶器生產好況〉,《臺灣日日新報》,1925.11.3,第4版。
[57] 陳新上,〈鶯歌的陶瓷大學「益成記」(上)〉,《陶藝》,31期(2001.4),頁42-44。
[58] 黃富三,《臺北縣鶯歌鎮陶瓷文化發展之研究》,頁22。
[59]〈鶯歌の陶瓷聚落〉,《民俗台灣》,2卷11號(1942.11),頁45。
[60] 黃富三,《臺北縣鶯歌鎮陶瓷文化發展之研究》,頁23。
[61] 黃富三,《臺北縣鶯歌鎮陶瓷文化發展之研究》,頁26-27。
[62] 郭雄軍、黃志鴻,《到鶯歌遊學:走讀陶瓷文化》(臺北:稻田出版公司,2006),頁61-63。
[63] 張挺立、賴守婉、劉和政,《鶯歌巡禮-陶瓷藝術的家鄉》,頁93。
[64] 黃富三,《臺北縣鶯歌鎮陶瓷文化發展之研究》,頁30-31。
[65] 馬有成,〈戰後鶯歌鎮陶瓷業與社會變遷〉(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頁114。
[66] 張挺立、賴守婉、劉和政,《鶯歌巡禮-陶瓷藝術的家鄉》,頁97。
[67] 以下五派資料參考徐文琴、周義雄,《鶯歌陶瓷史》,頁78-92。
[68] 葉文,〈鶯歌史話〉,《歷史文物》,5卷3期(1995.8),頁63。
[69] 吳念凡主編,《鶯陶的鄉味:鶯歌陶藝工作室即景》(臺北: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05),
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