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04 五月 2016 23:34

鶯歌鎮志:【卷八 人物篇】第一章 人物傳

卷八  人物篇

 

 本人物篇撰寫對象,以對鶯歌鎮有貢獻或曾居住於鶯歌鎮、在臺灣社會有一定程度影響力者為主。除徵引歷史文獻外,另輔以耆老口述訪談資料來完成本篇的撰寫。所擷取的人物,以下將按政治人物、商界人物及教育界人物等類別依序編寫。若因文獻資料不多或缺乏訪談資料,而無法列入人物傳者,則透過人物表呈現,以補人物傳之不足。

第一章  人物傳

 

第一節  政界

 

陳綿發(1863—1951

 陳綿發,原名陳發,字綿發,同治2年(1863)9月4日生。陳綿發幼時失學,爾後經營碾米廠與建材生意漸有發展。大正8年(1919)陳綿發於今文化路上興建「成發居」祖宅,成發居是一座精緻的紅磚瓦厝,在當時民居建築之中頗有特色。大正15年,陳綿發於鐵路改道完工前後,在文化路近火車站處購買多筆土地,成為當時鶯歌的大地主。[1]大正9年10月陳綿發被任命為第1屆鶯歌庄協議會員,隔年由其子陳阿玉繼任協議會員的職務,可見得陳家在地方上之影響力。[2]

 大正9年,陳綿發擔任鶯歌信用販賣組合的專務理事一職,時間長達5年,並擔任鶯歌第1保保正十數年,和警務系統關係深厚,鶯歌派出所在日治時期最早設置的時候,陳綿發就是提供土地的地主。另外,他在日治時期參與許多地方重要社團,例如擔任同風會、壯丁團等組織領導人,相當活躍。民國40年(1951)7月10日陳綿發過世,享年89歲。[3]

 

 

陳斐然(1877—1942)

 陳斐然,字成章,生於光緒3年(1877)8月26日淡水縣海山堡尖山庄(今鶯歌一帶)。為人仁慈、棄財成義,地方人士對他頗為尊敬。陳斐然小時候曾入私塾修讀漢學,學成之後開設書房「化德齋」,為地方上著名的漢學老師,前後約8年,為鶯歌地區教育界的先驅。[4]明治32年(1899)擔任保正,協助教化地方居民、勸農講學以及維持地方秩序等工作。明治37年陳斐然投身商業經營,先後擔任三角湧採木公司理事、鶯歌石六合公司理事等職務,明治39年則被任命為桃園廳年度地方稅調查委員。由於他在地方上對教育界及商界的貢獻受到鄉里的肯定,在大正4年(1915)獲得日本政府授佩紳章。[5]大正9年,臺北州政府任命陳斐然為第1屆鶯歌庄協議會議員,一直到昭和2年(1927)才卸任,期間歷經6屆。此外,陳斐然於大正9年開始也被任命為鶯歌信用組合組合長,一直到昭和2年卸任期間,提供鶯歌商業同業間購買、販賣、利用等三方面的服務,主要產品為地方特產的磚瓦、陶器、茶葉、米穀等,陶業則成為組合營運的項目之一。大正13年陳斐然成立了「益成記窯場」,以生產水缸、陶管、花缽等日用陶器為主,引進新技術、新機器及各式原料,開發新式產品,再配合陳斐然家族投資的成福輕便軌道公司所經營的輕便軌道,整日運送鶯歌沿線的茶葉、木材、煤炭和陶器等,推動了鶯歌整體產業的發展。[6]陳斐然也曾擔任過尖山四五一番地陳聖王神明會的爐主,爐主的地位相當於族長,可見得陳斐然在家族中地位相當崇高。昭和17年3月17日陳斐然過世,享年66歲。[7]

 

陳阿玉(1887—1957)


 陳阿玉,生於光緒13年(1887)11月5日,地方士紳陳綿發次子。幼年時陳阿玉進入私塾就讀,日治時期再進入日人所辦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就讀,並以優異的成績於明治45年(1912)畢業。畢業後他先擔任尖山公學校(今鶯歌國小)的訓導,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在教育學生上,有很高的教學熱誠。爾後陳阿玉從學校離職投身商界,經營砂糖、酒、米等事業,因為服務熱心信用好,累積不少客源。除了本身經營的事業外,對地方慈善活動也相當熱心,常匿名為地方公益盡心盡力。由於他在地方頗具聲望,大正10年(1921)接任鶯歌庄協議會員,之後連任8屆,直到昭和10年(1935)才卸任。[8]

 昭和4年陳阿玉擔任鶯歌庄長,共連任2屆。擔任庄長期間,他給予「同風會」[9]內各部會獨立的機會,補助部會費任其進行自發性活動,使各部會事業頓時活絡,而有良好的成績。昭和5年陳阿玉建議開鑿樹林與鶯歌間的道路,經海山郡守瀨戶山兼斌及細井英夫斡旋指導,加上片山臺北州知事支持,開始了興建計畫。由於該年適逢地方制度改正10週年,因此本道路興建計畫的實施,又有「制度改正十週年紀念道路」之稱。同年,陳阿玉還設立了鶯歌庄濟生會,這是本庄當時唯一窮民救助的機關,擁有良好的績效。[10]昭和8年陳阿玉接掌鶯歌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今鶯歌農會前身),並擔任組合長。此外,他也擔任樹林十二股水利會會長,水利會在農業社會中是主導水權分配的單位。二次大戰結束、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後,陳阿玉因身體狀況不佳較少接觸地方事務。民國46年(1957)4月6日因病過世,享年70歲。[11](圖像取自林進發編著、據昭和9年刊本影印,《臺灣官紳年鑑》,頁94。)

 

余海惷(1888—1960)

 余海惷,生於光緒14年(1888)4月1日,幼年時曾在私塾學習漢學,日治時期再就讀國語研習所,因此漢學和日文俱優。從學校畢業後,余海惷回到家中協助碾米廠的工作,並販售稻米加工品,將鶯歌產出的米外銷到中國大陸和日本,成為稻穀交易的大盤商,之後用所賺取的錢購買許多的耕地,成為鶯歌地方上的大戶人家,在鶯歌信用組合成立之後,他擔任第1屆監事的職務,推動鶯歌產業的持續發展。大正5年(1916)余海惷在今文化路上興建「汪洋居」,提供族人聚會的場合。汪洋居的建築融合中西方的建築裝飾,有傳統民宅的進深,也有西方巴洛克風格的牌樓,此外在房屋立面頂端還加有避雷針,可說是非常的講究。[12]昭和3年(1928)10月,余海惷受到日本政府的延攬,開始跨足政壇,出任第5屆鶯歌庄協議會員,連任到第7屆後,又參選日治時期地方制度改正後第1屆鶯歌庄協議會員的選舉,並以高票當選,可見得他在地方實力之雄厚。[13]民國34年(1945)國民政府接收臺灣,余海惷協助國民政府維持地方的安定,為地方貢獻心力。民國49年9月12日余海惷因病過世,享年73歲。

 

陳義方(1896—1977)


 陳義方,明治29年(1896)8月23日生,鶯歌士紳陳斐然長子。大正5年(1916)於國語學校畢業,先在家中的益成記窯廠工作,擔任「成福輕鐵公司」經理,承攬鶯歌地區的運輸業務,為鶯歌運輸組合的代表。[14]大正10年(1921)6月,陳義方被延攬擔任當時鶯歌庄長黃純青的秘書兼會計役,由於工作態度認真負責,相當受到黃純青的器重。大正14年2月,陳義方離開庄役場的工作,繼續協助家族事業。此外,擔任鶯歌公學校第1任家長會會長,為學校發展貢獻心力。昭和3年(1928)10月,陳義方接替父親擔任鶯歌庄協議會議員的工作,開始踏入政界。昭和10年11月陳義方參與日本總督府地方改正後庄協議會議員的選舉,並以高票當選,昭和14年又蟬聯第2屆,也獲得高票連任。此外,他在擔任協議會議員期間,不斷進行為鶯歌爭取公共建設、敦請日本政府重視鶯歌開發等努力,也讓鶯歌地區發展開始獲得日本政府的重視。

 民國34年(1945)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臺北縣成立了臺北參議會,當時參議會議員是由各鄉鎮鎮民代表會所選舉產生,在民國35年鶯歌鎮代會在參議員的選舉中,選出了陳義方擔任戰後第1任臺北縣的參議員,任期兩年。民國36年憲法公布後,參議員任期延長到縣議會成立,因此陳義方擔任參議員直到民國39年選出新任縣議員後才卸任。爾後的縣議員或鎮長選舉,陳義方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在鶯歌政壇上仍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例如余德義、林添富參選臺北縣議員成功、許吉當選鶯歌鎮長等,都有陳義方在背後的全力協助。民國66年農曆10月10日陳義方過世,享年82歲。[15](圖像取自林生復總編輯,《鶯歌國小百週年校慶紀念特刊》(臺北:臺北縣立鶯歌國小,2007年11月),頁146。)

 

陳紹裘(1896—1950)


 陳紹裘,生於明治29年(1896)11月15日桃園街大橧溪。大正5年(1916)以優異的成績自臺北國語學校國語部畢業。畢業後進入臺灣銀行任職,一年後進入米界工作,任職於方玉墩所經營的方協興商行。大正9年他在臺北市的六館仔(今迪化街一帶)開設瑞泰商行,經營米穀進出口生意,獲得很好的利潤。此外,擔任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評議員、同海山支部主幹、鶯歌革新會幹部及尖山公學校同窗會長等職務,由於為人剛直、有氣慨,頗受日人與鄉里敬重。[16]昭和6年(1931)陳紹裘擔任鶯歌產業組合的理事,昭和14年當選日治時期自治改正後第2屆庄協議會議員,進入政壇,昭和16年接任鶯歌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組合長職務。[17]民國34年(1945)二次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民國35年基於地方行政區域考量,將日治時期鶯歌街範圍劃分為樹林鎮和鶯歌鎮,陳紹裘因對鄉里的貢獻而獲得推選,成為戰後第一任的鶯歌鎮長。擔任鎮長期間,陳紹裘除解決鎮公所辦公廳設置問題外,更重要的是為鶯歌學子們解決求學的問題,向縣府反映設立鶯歌初中(今鶯歌國中)。在當時經濟環境較為刻苦的情況下,他常自掏腰包,解決地方公務上的支出,例如鶯歌初中的設立,除了縣府的經費補助外,還包括來自於陳紹裘本身及地方士紳的慷慨解囊。民國39年12月14日,陳紹裘因為操勞過度身體狀況不佳過世,享年55歲。[18](圖像取自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頁129。)

 

游色嚴(1900—1972)


 游色嚴,生於日明治33年(1900)9月10日。大正4年(1915)畢業於鶯歌公學校,大正6年從桃園公學校實業科畢業後,就回到家中協助茶葉工廠及耕地放租的事業,並擔任保甲書記、大湖分教場教員等職務。由於游家是地方望族,加上他個人在地方上又頗孚眾望,因此自昭和7年(1932)開始,游色嚴被派任為第7屆鶯歌庄協議會員,之後順利連任第8屆。昭和10年游色嚴繼續被派任為地方制度改正後的第1屆鶯歌庄協議會員,昭和14年連任第2屆,可見得日人對他相當尊重。除了擔任鶯歌庄協議會員外,在日治時期他也擔任了保正、鶯歌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的理事及鶯歌街茶業組合副組合長等職務,在地方上聲望頗高。[19]民國34年(1945)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後,游色嚴在隔年便獲得鶯歌鎮民代表會選舉為首任的副鎮長,協助政務的推動。民國36年他因為地方局勢的混亂而請辭副鎮長,改由陳冬梅接任。民國37年,游色嚴高票當選中湖里里長,由於他熱心助人、為民服務盡心盡力,不但使他連任7屆里長,更成為鶯歌政壇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民國61年5月4日游色嚴在里長任期中過世,享年73歲。(圖像由游昌欽先生提供,2009年7月6日。)

 

陳添丁(1904—1981)


 陳添丁,明治37年(1904)7月28日生,地方士紳陳綿發三子。大正8年(1919)陳添丁從尖山公學校(今鶯歌國小)畢業後,就讀於臺北師範學校,爾後先進入三峽公學校服務,之後再返回鶯歌公學校擔任教職。昭和10年(1935)陳添丁被任命為地方改正後第1屆庄協議會議員,昭和14年再度連任第2屆議員。在任內與家族中的其他兄弟共同捐地興建了鶯歌分駐所,並兼任鶯歌信用販賣組合理事,為地方貢獻心力。二次大戰結束後,陳添丁於民國38年(1949)被鶯歌鎮鎮民代表會推舉為戰後第2屆鎮長(官派的最後一任),在他擔任鎮長期間因國共戰爭結束,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社會民心浮動、撤退軍隊急需安頓,加上政府經費不足,因此陳添丁常自掏腰包籌措經費安定民心。此外,他也協助樹林-鶯歌間道路用地的取得與開闢,方便鶯歌樹林兩地的居民間的往來。陳添丁從公職退休後,繼續擔任中國國民黨地方民眾服務社的理事長,在地方政壇仍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其外孫張栩是目前旅居日本圍棋界,日本史上第1位在7大棋戰中同時擁有五冠的棋手,此外他也是第1位擁有「四小冠」的著名棋手,為家族增添不少的榮耀。民國70年3月13日陳添丁過世,享年78歲。[20](圖像由陳崇常先生提供,2009年5月9日。)

 

許吉(1906—1999)


 許吉,原名許振吉,明治39年(1906)1月15日生。許父除了在當時的鶯歌街庄役所上班外,另外開設瓦片工廠,並熱心從事地方鄉里服務,為日後許吉參選各項公職奠定人脈基礎。由於家中原為書香世家,因此幼年時期許吉曾到私塾學習一年多的漢學,之後就讀公學校,最後畢業於臺北師範學校。他回到鶯歌後,從事碾米廠及米糧外銷業務,經營得有聲有色。昭和10年(1935)許吉參與日本總督府地方改正後第1屆庄協議會議員的選舉,並以高票當選,開啟他的從政之路。在日治時期他擔任保正長達十多年,在地方頗孚眾望。二次大戰末期,許吉被日人任命為勞動大隊大隊長,當時的勞動大隊須協助日人進行興建機場等工作,但日人所給的糧食又不足,因此許吉在顧及工作績效的情況下,自行調配所屬的人力,除了工作所需的人力外,他讓其他人力可回家協助農作,每個星期再輪流替換工作,這樣一來不但大家都可吃得飽,也可完成工作及農作收成,讓當時人民都非常的感念。[21]民國34年(1945)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後,許吉當選二橋里的首屆里長。民國37年他又當選第2屆的鎮民代表,並且被推舉為代表會主席。民國40年許吉參選第1屆鶯歌鎮民選鎮長,並以高票當選,民國42年又蟬連第2屆鎮長。在鎮長任內,他完成三鶯堤防的興建,協調成立二橋國小,並捐建教室14間等建設。由於許吉對於鶯歌的建設盡心盡力,因此民國50年他參選臺北縣議員時,頗獲民眾認同,以高票當選第5屆縣議員。在縣議員任內,他積極爭取縣府補助二橋、鶯歌國小的購地經費、鋪設鶯歌鎮中正路之柏油路面以及興建三鶯大橋便橋等道路的經費,為鶯歌的發展貢獻心力。[22]民國53年當第6屆縣議員選舉展開時,57歲的許吉選擇隱退,不再連任,但他仍在地方政壇上保有相當高的影響力。最終,許吉以93歲的高齡辭世。[23](圖像取自鍾東榮主編,《重修臺北縣議會志》,頁593。)

 

余徳義(1911—1951)


 余德義,明治44年(1911)4月2日出生於鶯歌。他的家族主要從事農務相關的產業,父親余海惷經營碾米場有成,在地方上享有盛名。大正13年(1924)畢業於尖山公學校(今鶯歌國小),昭和4年(1929)再從臺北州立第二中學(今臺北成功高中)畢業,爾後協助父親的米榖事業。昭和14年接替父親余海惷出任日治時期地方制度改正後第2屆的鶯歌庄協議會員,開始其從政之路。日治時期擔任鶯歌信用組合(今鶯歌農會前身)專務理事、鶯歌米穀株式會社總經理及鶯歌壯丁團長等職務,同時是「二五會」[24]的掌門人。[25]民國34年(1945)二次大戰結束,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民國38年鶯歌農會正式定名,余德義出任農會第1屆理事長。在民國43年則又出任農會總幹事一職,奠定農會運作的基礎。

 除了在農會系統服務外,民國40年余徳義當選臺北縣第1屆的縣議員,此後連任7屆。在議員任期中,致力於地方建設,促成鶯歌鎮自來水廠的設置。此外,積極爭取鶯歌國中、中湖國小校舍的改建及擴建鶯歌鎮公所、農會辦公大樓和桃鶯路、三鶯大橋的興建、三鶯堤防工程等建設,都為鶯歌帶來民生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26]民國62年左右,余德義在地方上成立「早覺會」,倡導老人運動,是鶯歌地區較早重視老人健康休閒的團體。[27](圖像取自鍾東榮主編,《重修臺北縣議會志》,頁484。)

 

游榮輝(1913—)

    游榮輝,生於大正2年(1913),畢業於桃園公學校,曾隨漢學師父學習漢文,飽讀詩書,並在學成之後開班授課。家中從事製茶及販售的事業,且祖父游朝宗是三界公祭祀公業的主任委員,在地方上頗具影響力。昭和5年(1913)游榮輝擔任代理保正,其後還接任部落會長、防衛團長、土地委員等工作,因為他的熱心及耿直,在地方上有不錯的風評。[28]二戰結束後,游榮輝在民國35年(1946)第1屆鳳鳴里里長選舉中高票當選,民國37年4月又當選第2屆鶯歌鎮鎮民代表會的代表。民國38年游榮輝進入原名鶯歌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的鶯歌鎮合作社(同年年底正式定名為鶯歌鎮農會)服務,歷任農事實行組合長、生產股長、總務等職務,民國51年從農會退休。民國70年游榮輝向臺北縣政府爭取籌建小學,以方便大湖地區學童上學。由於他本身是三界公祭祀公業的土地管理人,因此在和其他祭祀公業成員討論後,決定將土地捐給縣府,解決學校興建所需的土地問題。民國71年8月鳳鳴國小成立,由於校園尚未興建完畢,暫時先借用鶯歌國小的教室上課,隔年9月校舍完成後,全校師生遷回本校上課,解決大湖地區學童通學不便的問題。[29]

 

蘇旺(1915—2004)


 蘇旺,大正4年(1915)年7月21日出生於農村家庭。昭和4年(1929)尖山公學校(今鶯歌國小)畢業,爾後進入鶯歌信用組合(今鶯歌農會前身)服務。首先擔任基層的職員,後因為人仁義忠厚、善盡職責,升任會務股長等職務。離開農會後,他仍繼續秉持著為地方服務的熱忱,從民國39年(1950)當選第3屆里長,民國41年、民國44年並連任第4、5屆的里長。由於他在鄉里間的服務熱忱,深受鄉親的敬重,在民國47年他當選第6屆鶯歌鎮鎮民代表,於民國50年、53年的鎮民代表選舉中也獲得連任。民國50年蘇旺除連任成功外,亦當選了鎮民代表會的副主席,民國53年更被推舉為鎮民代表會的主席。蘇旺在鎮民代表會服務期間除了持續為民服務的工作外,並加強爭取建設鶯歌所需的經費和規劃,以造福鄉親。70多歲時,他仍競選農會常務監事,當選後全力配合農會的會務工作,並贊助社會公益,長達8年。民國93年蘇旺過世,享年89歲。[30](圖像由曾華賜先生提供,2009年5月20日。)

 

陳李豆(1916—2001)


 陳李豆,大正5年(1916)8月13日生,鶯歌人。幼時就學於私塾,研習漢文長達6年。民國34年(1945)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後,曾到革命實踐研究院繼續進修。民國50年踏入政壇,首先參與鶯歌鎮民代表會的選舉,並以高票當選,任內為民服務熱心,受到民眾肯定,因而在民國53年高票當選第6屆臺北縣議會議員,此後更連任了7、8、9等三屆議員。陳李豆擔任縣議員期間勤於問政,提出許多促進地方建設、發展地方經濟的計劃,例如敦請縣府重視三峽鶯歌地區堤防工程與防災、防洪的計畫;全盤檢討鶯歌鎮的都市建設計畫,並建請拓寬鶯歌重要產業道路,方便民眾交通往來。此外,她對於鶯歌國中危險教室改建以及地方下水道工程等也都非常的關注。[31]除服務於公職外,陳李豆也參加地方性社團的活動,例如曾擔任鶯歌鎮婦女會理事長、臺北縣婦女會理事、愛心工作隊主任委員等職務,並開設了插花班、土風舞班、未婚男女聯誼等活動,推展社區活動。民國90年9月25日陳李豆過世,享年85歲。[32](圖像取自鍾東榮主編,《重修臺北縣議會志》,頁613。)

 

陳國治(1918—1995)


 陳國治,大正7年(1918)出生,自小家中以務農為業,雖然家中生活清苦,但卻奮發向上。昭和6年(1931)從尖山公學校(今鶯歌國小)畢業後,就努力工作,創立復成食品工廠,工廠中的產品以「名鶯醬油」最為出名,為家中打下了經濟基礎。由於他平日熱心公益,因此民國37年(1948)當選了第2屆西鶯里里長。民國39年參選鶯歌鎮第3屆鎮民代表選舉,獲得高票當選,民國42年繼續連任鎮民代表。民國45年陳國治進一步參選鶯歌鎮長,成功當選第3屆並連任第4屆鎮長。在他擔任公職的期間,為鶯歌帶來許多的建設及發展,例如處理民眾飲用水的問題、協調地方士紳捐地以開闢國慶街,並常自掏腰包支助因為政府財政不足而無法推動的政策。除了擔任公職的工作外,陳國治還兼任鶯歌民防中隊隊長及義警中隊隊長等職務,為地方公益事業付出心力。民國78年陳國治不幸中風,行動不便,之後身體狀況便一直無法完全復原。民國84年6月陳國治過世,享年78歲。[33](圖像由陳碧娥女士提供,2009年5月22日。)

 

王文仁(1929—1980)


 王文仁,昭和4年(1929)2月9日出生於鶯歌。昭和16年畢業於尖山公學校(今鶯歌國小),最高學歷則為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父親王萬好是鶯歌著名的製陶師傅,擁有王泉記陶器工場,日治時代曾獲得「總督府展」的獎項。王文仁服完兵役返回鶯歌後,首先協助家中的製陶事業,並開發出許多新的產品,例如蹲式或坐式的抽水馬桶、小便斗、洗臉盆等衛浴設備,讓王泉記成為當時鶯歌燒製衛生陶瓷最大的工廠。民國44年(1955)他參選第3屆臺北縣議員,一舉成功。民國47年繼續連任,當選第4屆臺北縣議員。在擔任縣議員期間,積極推動鶯歌陶瓷工業的發展,除建請縣府借貸資金給窯業工廠,幫助工廠的發展與創新外,更建議鶯歌國中創辦陶業訓練班,以培養專業人才,這些意見成為日後鶯歌窯業能持續發展重要的建言。此外,他也爭取鋪修鶯歌到桃園的道路,並促成公路局的巴士能通到三峽、鶯歌、桃園等路線,以方便民眾的交通往來。而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課徵方面,他也建議修改課徵的級距與降低稅率,以協助企業的發展。民國69年5月20日王文仁不幸因病過世,享年51歲。[34](圖像取自鍾東榮主編,《重修臺北縣議會志》,頁546。)

 

游銘波(1932—1997)


 游銘波,生於昭和7年(1932)4月29日,桃園高農畢業。由於家中從事製茶及販售的事業,與農會關係也十分密切。游銘波從進入農會服務開始,從基層做起,由於工作認真勤奮,為人忠厚老實、服務熱心,因此升任推廣股股長,和同事和農友間的關係都非常的密切。民國61年(1972)7月更接任農會總幹事。在他任總幹事期間,他推行了許多措施來幫助農友及奠定農會發展的基礎,例如補助農友耕作及農業機械的採購,減輕農民的生計負擔;帶領鶯歌農會完成電腦科技化的工作,讓工作效率更進一步;此外,他還成功拓展了農會業績,讓鶯歌農會成為全臺績效名列前茅的農會。民國86年3月游銘波從農會退休,是鶯歌鎮農會任期最長的總幹事,不料隔年2月初他就過世了,享年67歲。[35](圖像由曾華賜先生提供,2009年5月20日。)

 

詹清火(1932—1993)


 詹清火,昭和7年(1932)11月30日出生於鶯歌。14歲時畢業於鶯歌國民學校(今鶯歌國小)初等科,之後考上桃園農校初級部,畢業後即服務於公職。曾任鶯歌鎮公所幹事、鶯歌鎮民代表會秘書、中國國民黨臺北縣委員等職務。民國63年(1974)詹清火進入鎮代會擔任秘書一職,開始他的從政生涯。民國71年1月16日詹清火當選了臺北縣第10屆議員,任內建議縣府積極取締盜採大漢溪砂石、爭取興建鶯歌國中活動中心之經費預算,並促請縣府於鶯歌橋之下游處興建攔水堰、三鶯大橋堤防修護等。民國75年,由於議員任內的表現傑出,獲得鶯歌鎮民肯定,當選第10屆的鶯歌鎮長,之後更連任第11屆的鎮長。在鎮長任內,他不斷向上級爭取補助,從事地方建設。例如中山路高架計畫、鳳鳴都市計畫通盤檢討、興建陶瓷博物館及成立鶯歌高職等。此外,任內也首度辦理鶯歌陶瓷嘉年華的活動,一直到現在,鶯歌陶瓷嘉年華仍然是鶯歌重要的地方慶典活動。民國82年12月5日,詹清火因車禍在任內過世,享年63歲。[36](圖像取自鍾東榮主編,《重修臺北縣議會志》,頁681。)

 

 

 


第二節  商界

 

李二妹(1888—1962)


 李二妹,又名李克楗,生於清光緒14年(1888),福州下洋人。鶯歌人稱之為「二妹師」,是鶯歌最早的福州「土條盤築」師傅,大正13年(1924)李二妹至鶯歌的益成記製陶廠工作,將土條盤築法的製陶技術帶進鶯歌,並介紹其他的福州師傅加入工作團隊中。由於傳統尖山埔吳姓業者的「轆轤成形法」對於產品尺寸有一定的限制,無法製作大型陶器,而李二妹所引進的土條盤築法則以製作大型陶器聞名,例如大水缸、酒甕等[37],因此這兩者在成形技術所呈現出強烈的對比,不但打破吳姓業者以轆轤成形法長期壟斷鶯歌製陶業的局面,並開啟鶯歌製陶技術多元發展的新局。昭和12年(1937),中日戰爭爆發,福州師傅大多返回中國,但李二妹在當時益成記老闆陳義方的挽留下,成為當時唯一留下來的福州師傅,其技術並在鶯歌傳承了下來。民國51年(1962)李二妹過世,享年74歲。[38](圖像由陳文章先生提供,2009年5月20日。)

 

邱和成


 邱和成,本名邱成,光緒18年(1892)12月17日出生於臺北三峽。自幼家貧,19歲報考警察,爾後在警界服務近20年。邱和成的妻子是鶯歌人,家中從事日常生活中的陶器製造工作,因此邱和成在日昭和6年(1931)從警界退休後受到其岳父家的幫助,也開始從事窯業的工作,首先創辦了「和成製陶部」製造花盆等產品。昭和15年,邱和成建立了「目仔窯」,主要生產日式非水洗式便器,因為當時臺灣民眾的衛生觀念不佳,日本政府大力推行衛生觀念,讓邱和成的事業也越加興盛。

 民國34年(1945)二次大戰結束後,「和成製陶部」改名為「和成製陶廠」,同時也從日式非水洗式便器的製作,開始進行衛生設備的創新,邱和成的大兒子邱弘文是設備創新的主要推手。他以英國坐式馬桶的產品為模仿對象,開發了新的坐式馬桶,民國38年產品研發成功後,並為當時的臺灣省政府辦公室所使用。

 民國42年邱和成參選鶯歌鎮鎮民代表,由於其在商業的成就及對地方的貢獻,高票當選鎮民代表。民國43年和成製陶廠研發出水洗馬桶,在當時可說是領先全臺的衛生設備產品。民國46年邱和成再度連任鶯歌鎮鎮民代表,繼續為民服務的工作。民國50年12月和成製陶廠改組,成為「和成窯業公司」,並請日本技師來臺協助興建窯廠,開發新的隧道窯,除降低燒陶成本外,並研發出許多新產品。民國61年和成興建了和成三廠,引進德國興建窯廠的技術,奠定和成公司在研究開發與生產衛浴設備上領先的地位。邱和成於民國68年4月10日過世,享年87歲。民國70年「和成窯業公司」再度更名改為「和成欣業公司」,邱和成過世後,其後代子孫為了紀念他在商場上及地方上的貢獻,因此於民國81年成立了「和成文教基金會」,來回饋給地方,促進鄉土文化的發展。此外,並舉行陶藝金陶獎的比賽,來鼓勵陶藝創作。[39]

 邱和成一生中,除創辦和成公司、擔任過鎮民代表外,還被推舉為鶯歌人信仰中心—碧龍宮的籌建委員會主任委員,旗下早覺會的成員王萬發,因為十分尊敬邱和成,因此為他宣傳龜公廟,使龜公廟香火鼎盛。[40]

(圖像取自鶯歌陶博館網站,〈和成創業七十三年〉。http://digital.ceramics.tpc.gov.tw/yingo200/family/hcg/paper1.htm,2009年6月12日。)

 

林長壽(1896—1955)


 林長壽,明治29年(1896)12月12日出生於樹林柑園石頭溪。林家以書香傳家,與板橋林本源家族關係密切,因此林長壽從小生活頗為優渥。自三峽公學校及中學校畢業後,前往日本山口高等商業學校就讀,大正12年(1923)畢業後回到臺灣,於總督府鐵道部擔任僱員,大正13年升任鐵道部書記。大正15年從鐵道部離職後,林長壽開始從事金瓜石礦山株式會社包攬採金工程業務,逐漸嶄露在商業經營上的能力。昭和9年(1934)與兄長林丕顯合作,共同開發金敏煤礦,礦坑位於三峽,公司則設在鶯歌。同年10月,林長壽跨足政壇,接任鶯歌庄協議會員,並於昭和14年11月繼續當選日治時期地方自治改正後的第2屆的庄協議會議員。同年,林長壽從煤炭業跨足製陶業,開始經營煉瓦工廠,同時成為金敏炭礦及金敏窯業所的負責人。[41]民國34年(1945)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林長壽於民國35年當選戰後第1屆鶯歌鎮民代表會的主席,安定戰後社會民心、促使政務順利推行。民國43年,林長壽和許自然相互合作生產砂輪,經協議後成立「金敏窯業廠金剛砂輪部」,是為「中國砂輪公司」的前身,未料隔年10月20日林長壽便因病去世,享年60歲。[42](圖像取自白永傳著,鄭端容、林秀地翻譯,《感恩的一生:白永傳回憶錄中文版》(臺北:乘隆彩色印刷有限公司,2005年7月),頁66。)

 

陳龍淵(1901—1995)


 陳龍淵,明治34年(1901)9月4日生。父親陳維德在今天的鶯歌鎮永昌里經營瓦窯,因此陳龍淵在大正5年(1916)從尖山公學校畢業(今鶯歌國小)後,便協助父親經營窯場,等到他完全接手家裡的生意後,家中的瓦窯便登記為陳龍淵製瓦工廠。在陳龍淵的經營下,主要燒製的產品有臺灣民居屋頂所用的方形薄瓦、砌築牆壁的磚條、鋪地板的尺磚等;此外,也生產日本式的單槽瓦、脊瓦和鬼頭瓦等,是當時重要的製瓦工廠。大正14年臺北士紳捐資興建孔廟,需要使用琉璃瓦,由於當時的琉璃瓦多由中國大陸而來,相當昂貴且運輸不便,因此發起興建的士紳辜顯榮,商請陳龍淵的製瓦工廠協助開發燒製琉璃瓦。昭和2年(1927)陳龍淵與尖山埔的陶師技術合作,成功開發出琉璃瓦,同時這也是臺灣最早的琉璃瓦工廠,除提供當時臺北孔廟興建所需,也提升陳龍淵製瓦工廠的知名度。民國36年(1947)陳龍淵的工廠正式取名為「三星陶器工廠」,開始以企業化的方式來經營工廠,並不斷的提升燒製品質。民國50年代末期,由於臺灣建築業蓬勃發展,瓷磚需求量大增,自民國60年三星開始擴張瓷磚生產線,民國64年因廠房有限,所以另外找土地來增加廠房,以利公司的營運發展,同年8月也正式成立金興窯業公司,大力推行現代化的經營理念。民國84年公司更引進國外先進的自動滾軸窯及自動化成形的作業系統,生產多元化產品。同年的11月1日,陳龍淵過世,享年95歲。[43](圖像取自高銘熾主編,《八十年的回顧—鶯歌國小慶祝建校八十周年回顧專輯》(臺北:臺北縣立鶯歌國小,1986年12月),頁19。)

 

賴森林(1906—1977)


 賴森林,明治39年(1906)10月23日生。大正15年(1926)自臺北商工學校商科畢業,首先擔任豐原郡役所雇員,隔年則接任南投製冰株式會社董事。昭和4年(1929)年賴森林與林碧梧等人組織三友炭礦株式會社,擔任副社長一職,之後賴森林在鶯歌經營參和炭礦,並擔任參和炭礦的公司長。因為他所經營的煤礦開發事業相當成功,且為人熱心公益、擔任鶯歌礦業會的委員,在地方具有相當高的聲望。[44]民國34年(1945)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後,賴森林曾擔任臺灣省政府參議、臺灣區煤礦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等職務。民國36年,連接鶯歌與樹林山佳之間的橋樑損毀,賴森林聯絡其他地方士紳共同出資修復,讓地方民眾非常感念。隨後高票當選民國40年第1屆臺灣省臨時省議會議員選舉中,之後並連任兩屆。民國48年行政院將臨時省議會正式改名為臺灣省議會,該屆省議員就是第1屆省議員,隨後第2、3屆的選舉,賴森林也獲得高票當選,可見得他在地方上為民服務的精神與積極爭取地方建設的態度頗受民眾肯定。賴森林在擔任省議員期間,爭取許多的建設,例如建請政府加寬加高三鶯大橋,新建中興大橋、華江大橋,修建各地方下水道及排水工程,淡水河河堤修築,延長臺北市電話至臺北縣各地等。在教育方面,也建議要充實教育經費增建校舍以容納所有學齡兒童。民國66年12月16日,賴森林過世,享年72歲。[45](圖像取自臺灣新民報編,《臺灣人士鑑》,頁395。)

 

陳泉興(1909—1973)


 陳泉興,明治42年(1909)生,新竹二堡老社(今天的竹東一帶)人。明治44年被關西富家陳謝元妹收為養子,爾後因陳謝元妹的關係同時成為日本陶器製作的商人賀本庄三郎的養子。大正11年(1922),陳泉興跟隨賀本從新竹關西來到臺北北投,賀本在北投設立了北投窯業社,隔年改稱大屯製陶所,燒製花器。在賀本的指導下,陳泉興學習了以日式雙轆轤燒製花瓶的技術,後來賀本改燒製飯碗,他也學習到了以鏇壓製碗和釉藥、窯爐的技術,奠定他日後發展陶瓷事業的基礎。昭和8年(1933)他和張越結婚,婚後育有陳清吉、陳福吉和陳聰吉等三子,也都先後從事家族的陶瓷事業。昭和15年陳泉興協助艋舺人蔡福興建七星陶器工業所,工廠建成之後,就留在所裡當師傅,負責經營與管理。昭和19年離開七星陶瓷工業所,回到關西燒製飯碗,二次大戰結束後,陳泉興在許海水的建議之下來到鶯歌,首先在王泉記當陶師。民國36年(1947)他向蘇金錄承租窯場,開創自己的事業。當時鶯歌大部份窯場仍在燒製傳統的陶器,使用低溫鉛釉,而陳泉興做碗時用的是長石釉,也讓他成為鶯歌使用長石釉的先驅。民國38年他到尖山埔中正二路大墓公廟旁,買下當地的舊窯場,正式成立泉興窯業工廠,並以北投土取代大湳土,繼續燒製青花碗盤,成為鶯歌最早做白碗的窯場之一。民國45年成功指導長子陳清吉開發蘋果綠釉色,稱為淡青碗,為泉興窯帶來很大的利潤。此外,他也兼做販售陶土原料及釉藥原料、色料的事業,成為當時鶯歌釉藥和陶土原料重要的供應商之一。民國48年,長子陳清吉當兵的期間,陳泉興買下自己在關西工作時的窯場—新禾興窯業,改名為新泉興,並親自參與經營管理的工作,待陳清吉當兵回來,再交由陳清吉管理。民國50年代開始,泉興窯開始轉型,除改燒電器陶瓷外,也從燒製碗盤的產品,並轉而生產瓷磚。民國60年,陳清吉、陳福吉兄弟合作成立鶯歌的環球公司,從事瓷磚生產事業。民國62年陳泉興過世,享年65歲。[46]

 

許水來(1914—1961)

 許水來,大正3年(1914)生。昭和3年(1928)畢業於尖山公學校(今鶯歌國小)。其父許御助原本即經營製瓦工廠,昭和5年繼承父親工廠後,在鶯歌石對面的大漢溪畔創立合興陶器工廠,製造的產品包括水缸、水管、便器、甕等生活日用陶瓷製品,銷售地區遍及全台灣。他將陶業經營的模式,從純人工生產逐漸轉型為新式動力機械式生產,大幅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

 許水來個性好交遊、樂善好施,且恩怨分明,他所經營的陶器工廠,就時常收留乞丐居住,在地方上有不錯的名聲。民國34年(1945)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初期,來臺軍隊軍紀渙散,常與民眾發生摩擦,許水來曾經在鶯歌戲院與亮槍看白戲的士兵打架,可見其正義感。民國36年二二八事變爆發時,因為在地方有一定的影響力,被人檢舉列入觀察對象,事件平息後,許水來查出檢舉人,並予以痛毆。雖然許水來對於不平之事有較激烈的行為,但平常時廣結善緣、友人遍及三教九流,家裡時常高朋滿座。而他本身頗具威嚴的特質,讓親朋好友普遍對他是又敬又畏。由於平日他樂善好施、廣結善緣,因此從日治時期末期他就開始擔任北鶯里里長,一直到民國34年(1945)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他仍繼續擔任里長,前後共擔任了8屆,民國50年在任期中不幸過世,享年48歲。他的兒子許元國繼承合興陶器工廠後,將工廠發揚光大,民國80年更名為傑作陶藝有限公司,民國93年更榮獲文建會評鑑為「臺灣工藝之店」,產品常被選為總統府、外交部等政府單位致贈國賓的禮品,為鶯歌陶瓷業爭取不少聲譽。[47]

 

許自然(1914—1978)


 許自然,大正3年(1914)2月16日出生於臺北大稻埕。6歲時他進入臺北日新公學校就讀,之後舉家搬遷至三峽大埔庄,轉至柑園公學校就讀,最後從三峽國小的前身三角湧公學校畢業。公學校畢業後,因家境清貧,到三峽三井株式會社的茶場打工賺錢、貼補家用。受到國校老師夏木先生的影響,許自然非常渴望到日本實地見識,因此積極的學習日文,並且將打工存下來的錢做為到日本的準備。15歲那年,他背著家人到了基隆港口,到郵便局領取存款時,因辦事員認為以他高校生的年紀,不太可能擁有一大筆錢,而不讓他領取,不得已眼睜睜看著前往日本的郵輪開走,爾後返回家中。

 許自然早年嘗試過各種行業,投入過各種開發,例如經營西藥買賣、從事家庭百寶藥袋的生意以及產製草繩系列的包裝材料,製造「草繩燃料袋」等,利潤頗豐。民國35年(1946)4月,許自然展開砂輪研發計畫,為了摸索製造過程中每一階段的竅門,他竭盡心思尋求技術的掌握與突破,因此必須不斷重複「研究」、「試驗」、「改進」3個步驟。民國37年11月,許自然正式宣佈成功研製出臺灣地區第1片八英吋工業砂輪。民國38年許自然特地將他研製的心血定名為「錨牌Anchor砂輪」,並將砂輪送到「第一屆臺灣出口商品展」參展,結果一舉榮獲象徵商展最高榮譽的「優等獎」。順利推出錨牌砂輪後,他便成立了誼利科學工廠,也開始生產日用性的陶瓷品,在廠內砂輪與陶瓷的生產並行。民國43年,許自然和姻親林長壽相互合作生產砂輪,經協議後成立「金敏窯業廠金剛砂輪部」,是為「中國砂輪公司」的前身。未料林長壽不久即去世,因與後繼經營者理念不盡相同,於是在民國53年3月他另外成立了「自然化工廠股份有限公司」。在長子許明徹及員工合作與努力下,自然化工廠持續茁壯成長。民國54年自然化工廠公司的「錨牌砂輪」獲准使用正字標記,2年後自然化工廠公司將錨牌砂輪送至加拿大世界博覽會中展示時,引起多家國際性大廠重視,美國老牌砂輪大廠「嘉寶蘭登公司」對自然化工廠與錨牌砂輪最感興趣,雙方最後同意由嘉寶蘭登公司所提出的技術合作。在引進最先進的技術後,民國61年1月許自然決定將「自然化工廠股份有限公司」改名為「嘉寶自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此一轉變讓嘉寶自然公司躋身為臺灣砂輪與模具產業的龍頭級廠商。除作為事業主體的嘉寶自然工業公司,同年也增設了「大東坩堝公司」,專門產製熔融玻璃及釉藥用坩堝。此外,基於對陶瓷藝術的熱愛,另外還設立「市拿陶藝公司」,專門製作仿古創新的彩繪陶瓷精品,日後帶動整個鶯歌陶瓷產業發展。民國62年,再設「大光高級耐火廠公司」,生產耐火材料,至此許氏家族關係企業的嘉寶、大東、大光及市拿四大部門齊集到位,構成彼此互通的嚴密生產組織,在業界被稱為「嘉寶自然工業集團」,旗下的四種產業都運用燒窯技術,產品屬性均為消耗品,讓事業經營握有極大的利基,這都完全歸功於許自然銳利且長遠的獨到眼光。

 許自然因為具體績效及熱心服務為同業所認同,因此在民國57年3月被推選為「臺灣區陶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是公會第1任理事長,而公會的前身則是「臺灣省陶瓷工業公會」。擔任首屆理事長後,許自然除積極爭取爭取鋪設瓦斯管線至鶯歌(民國59年12月瓦斯管線延伸至鶯歌的工程竣工啟用),促進鶯歌陶瓷發展外,也帶領業者國外考察技術,讓鶯歌陶瓷業的面貌大為改觀,不僅解決長期空氣污染的環境問題,鶯歌陶瓷的技術與設備也不斷的提升與翻新,對地方的貢獻頗多,因此他被提名且榮獲為中華民國第八屆的全國好人好事代表。

 民國56年,許自然罹患直腸癌,經家人討論後決定前往美國接受史丹福大學醫學中心接受治療,罹癌期間他雖然身體健康不佳,仍繼續為鄉里服務,民國65年他以成功企業家的身分,率先成立「財團法人技術研究所」,並積極鼓勵員工進修,希望培養工業技術的研究與運用人才。民國67年6月28日許自然在臺北臺安醫院病逝,享年65歲。[48](圖像由許明星先生提供,2009年5月10日。)

 

白永傳(1918—2007)


 白永傳,大正7年(1918)出生於臺北州板橋街下溪洲(今板橋溪洲地區),自幼家境清貧。昭和5年(1930)自板橋沙崙公學校畢業,畢業後陸續在母校及板橋街役場擔任工友貼補家用,晚間則在成淵夜校繼續進修。在街役場服務期間,因工作認真被日人山本義信延攬到山本煤礦工作,並靠著自身的努力,轉學插班進入臺北州立臺北第二商業學校就讀。昭和16年畢業於臺北第二商業學校後,白永傳因為其恩師林國安老師的鼓勵,隔年到日本考取了日本國立山口高等商業學校,之後並透過林老師認識了當時的鶯歌名人林長壽及其長女。昭和18年,白永傳返回臺灣,隨後並進入了林長壽事務所工作。昭和20年4月4日白永傳和林長壽長女林英昭結婚,而林長壽在鶯歌所經營的金敏窯業所,也讓白永傳在婚後逐步接手經營。

 二次大戰結束後,民國42年(1953),金敏窯業所的產品,由食器類燒製轉向砂輪燒製。砂輪是研製機械的必需品,當時在臺灣很少人擁有製造砂輪的技術,因此林長壽決定設立金鋼砂製品部,一面研究一面試作,並與日本進行技術合作,成功使金敏窯業轉型。民國44年林長壽因病過世後,白永傳全權負起金敏窯業廠務工作,並在民國46年增資改組為中國砂輪股份有限公司,民國53年再次增資並改組為中國砂輪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56年與三井金屬礦業株式會社技術合作,獲得技術上的突破。之後數年並進行樹林廠、中壢廠的增設、設立BD砂輪製造部及建立KINIK之企業識別體系等工作,讓中國砂輪成為臺灣砂輪企業中重要的製造商。

 民國64年起,白永傳陸續擔任臺北縣工業會理事、常務理事、理事長等職務長達16年,其間建立新會館、創立《北縣工業月刊》,並致力於會務的改革,強化了工業會會員間的團隊感情和溝通管道。民國68年白永傳先生為回饋母校沙崙國小,興建雨天體育館兼禮堂乙座給沙崙國小。民國69年白永傳夫婦接受教育部社教有功之獎章及證書。民國70年白永傳為了感懷岳父林長壽先生的栽培及照顧,以妻子林英昭的名義,興建林長壽紀念圖書館。同年,林英昭女士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受中央政府表揚,白永傳本人也在民國72年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民國72到74年間,白永傳受到當時的臺灣省主席李登輝之邀,擔任省政府顧問,民國79年則配合臺北縣政府及省政府,出資興建鶯歌國小及國中之大型學生活動中心。白永傳對於學校的教育建設及傳統文化復興運動皆以實際行動參與,並熱心提倡心靈改革活動,民國96年11月6日白永傳過世,享年91歲。[49](圖像取自白永傳著,鄭端容、林秀地翻譯,《感恩的一生:白永傳回憶錄中文版》封面。)

 

林摶秋(1920—1998)

 林摶秋,大正9年(1920)出生於桃園。自幼受到母親影響,常到臺北看戲,培養了他對現代戲劇的興趣。昭和13年(1938)林摶秋赴日留學,留學期間常觀賞戲劇表演,並且嘗試劇本的創作。昭和17年從日本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後,加入東京紅磨坊劇團,之後更加入東寶影業擔任副導演。昭和18年林摶秋回到臺灣後,除指導桃園地區團體戲劇公演外,並在與王井泉等人組織厚生演劇研究會,他則擔任了編導部主任一職,並推出了《閹雞》、《高砂館》、《地熱》等戲劇作品,轟動一時。二次大戰結束後,民國47年(1958)林摶秋創辦玉峰影業公司,並且在鶯歌中湖地區興建湖山製片廠,拍攝臺語電影,是當時臺灣民營最大的電影製片廠。林摶秋以提升本土文化為使命感,且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之理念經營公司,因此以辦學精神招聘、訓練人員,開設的課程包括:文學、樂理、配樂、舞蹈、電影概論、名片賞析等,學成後並提供學員輪流演出的機會,而湖山片廠代表性的電影有《阿三哥出馬》和《錯戀》等。民國51年臺灣電視公司正式開播,衝擊到電影業的生存,因此民國54年起湖山片廠開始對外出租,《七仙女》和《煙雨漾漾》等電影都是在租借片廠完成的。後來由於電視臺開播、臺語片事業不景氣,林摶秋結束電影事業,專心經營家族事業。民國87年林摶秋過世,享年79歲。[50]

 

第三節  教育界

 

陳卓牡丹(1904—2002)


 陳卓牡丹,鶯歌人,原名卓牡丹,與鶯歌士紳陳綿發之子陳添丁婚後冠夫姓。明治37年(1904)生,畢業於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今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畢業後回到鶯歌進入尖山公學校(今鶯歌國小)擔任教職,是早期學校中少數的女教師之一。在學校任教時盡心盡力,在教育資源缺乏時代,為學生付出許多心血,例如:日治時期尖山公學校大湖分教場剛設立時,學校裡設備缺乏,與同事及學生們共同搬運風琴等設備到大湖分教場,提供給當地的學童。陳卓牡丹的學生遍布各行各業,可謂是桃李滿天下。陳卓牡丹和陳添丁育有5子7女,其子女均有不錯的成就,使她在退休後榮獲臺北縣模範母親表揚。民國91年(2002)陳卓牡丹過世,享年99歲。[51](圖像由陳崇常先生提供,2009年5月9日。)

 

 

陳雪青(1917—1984)


 陳雪青,大正6年(1917)11月28日生,為鶯歌鄉賢陳斐然之孫女。日昭和6年(1931)從尖山公學校(今鶯歌國小)畢業後,考上臺北第三高女(今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教員科,自第三女高教員科畢業後,即返回母校鶯歌公學校服務。20歲那年與陳清福結婚後,育有一子陳宏明。23歲那年丈夫在日本神戶過世,她獨自撫養兒子長大,展現出母親堅強的韌性。而在學校服務的期間,她以不服輸的精神和認真的態度鼓勵學生勤奮向上,無私的奉獻付出愛心與關懷,實踐教育理想與堅持。[52]此外,陳雪青也曾任「化雨同舟會」[53]會長,在鶯歌國小服務長達45年,民國71年(1982)從鶯歌國小退休前未曾調任到其他學校,在工作崗位上克盡職責,還因此曾受到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的召見予以嘉勉。陳雪青不幸於退休後的隔年,因為車禍而過世,享年67歲。其子陳宏明為紀念其母守節撫孤、慈母兼嚴父,畢生獻身教育,因此於民國74年教師節成立陳雪青教師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同年,鶯歌國小興建了陳雪青老師紀念球場,來感懷陳雪青對鶯歌國小的付出與貢獻。民國96年11月,原陳雪青教師獎學金改變用途,為配合陶藝鄉土教學的推行,因此另行成立了陳雪青老師陶藝紀念館,希望能讓鶯歌的孩童們從小開始培養對陶藝的興趣,讓陶藝創作與鶯歌陶瓷發展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54](圖像由陳宏明先生提供,2009年7月19日)

 

高銘熾(1929—2006)


   高銘熾,昭和4年(1929)生,昭和18年畢業於鶯歌國民學校(今鶯歌國小),民國40年(1951)到民國47年間回母校擔任教師的工作,之後便奉派到鶯歌二橋國小擔任教務主任。考上校長後,除了民國58年5月首任奉派到三峽民義國小擔任校長外,其餘時間都奉獻於鶯歌。民國65年10月高銘熾接任鶯歌國小戰後的第4任校長,擔任鶯歌國小校長期間貢獻良多。到任後隔年,適逢鶯歌國小創校70週年,因此他擴大舉辦校慶慶祝活動。民國70年推行校園綠化美化及生態園的工作,加強學童們對大自然的認識。民國71年高銘熾向縣府申請經費,整建後操場、司令臺、跑道及看臺等,讓學童有安全方便的運動空間;同年,進行教室及辦公大樓改建工程,保障學童們上課安全。擔任職鶯歌國小校長的期間,他推行各項體育活動,例如成立棒球隊、興建網球場、舉辦全國少棒比賽等,讓鶯歌國小的學童都能重視運動、以強健體魄。[55]民國75年,鶯歌國小創校80週年,高銘熾除擴大舉辦校慶活動外,還出版了《八十年的回顧—鶯歌國小慶祝建校八十周年回顧專輯》,專輯中的有許多日治時期珍貴的學校照片和教職員、校友名單,為鶯歌國小的歷史詳細留下了見證。[56]民國78年8月他在鶯歌國小的任期屆滿,因此奉調至鶯歌鎮鳳鳴國小任職校長,在鳳鳴國小任內,他設立啟智班、完成校內電腦網路連線工作,並且實施電腦化的學生成績處理系統。此外,他也成立合唱團、節奏樂隊及成人補校,除了充實校園中的社團活動外,也讓社區失學的民眾有個進修的地方。民國83年2月高銘熾從鳳鳴國小退休。民國95年年初過世,享年77歲。[57](圖像取自高銘熾主編,《八十年的回顧:鶯歌國小慶祝建校八十周年回顧專輯》,頁35。)

 

[1] 臺北縣鶯歌鎮農會資料提供,〈鶯歌古厝【成發居】--地方人文產業發展的見證者〉,鶯歌鎮農

會網站,http://yingge.tpcgo.org.tw/web/Topic?mapID=10860,2009.6.27。

[2] 黃景發主編,《鶯歌鎮誌》(臺北:鶯歌鎮公所,1979),頁10-26。

[3] 陳添丁之子陳崇常先生資料提供、陳慶隆主編,《陳氏家譜》,頁92。

[4] 王明義總編纂,《三峽鎮志》(臺北:三峽鎮公所,1993),第22章,人物,頁1582。

[5] 下村宏,《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頁108。

[6] 楊國龍,《鶯歌社區報》(臺北:臺北縣鸚哥石文化夢想協會,2006),創刊號,第1版。

[7] 陳景猷主編,《鶯歌穎川家譜》(臺北:承興彩色印刷有限公司,1974),頁111。

[8]  林進發編著,《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昭和9年刊本影印版,頁94。

[9]  同風會是日治大正、昭和年間重要的社會教育機關之一,專以風俗的革新、陋習的矯正、迷

   信的打破和國語的普及為目的。

[10]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樹林‧鶯歌史話》(臺北:海山文教工作室,1997),頁77。

[11] 陳崇常先生提供、陳慶隆主編,《陳氏家譜》,頁99。

[12] 臺北縣鶯歌鎮農會資料提供,〈鶯歌汪洋居〉,鶯歌鎮農會網站,http://yingge.tpcgo.org.tw/web/

 TopicmapID=11014,2009.6.27。

[13] 黃景發主編,《鶯歌鎮誌》,頁10-26。

[14] 臺灣新民報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1937),頁248。

[15] 陳義方之孫陳宏明先生訪談及資料提供,民國98年月日。

[16]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1934),頁129。

[17]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昭和18年版》(東京:湘南堂書店,1986),頁219。

[18]陳仁宗先生資料提供,民國98年4月18日。

[19]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昭和18年版》,頁415。

 

[20] 陳崇常先生提供、陳慶隆主編,《陳氏家譜》,頁102。

[2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臺北縣鄉土史料》上冊,(臺北:正中書局,1997),

  頁376、379;林生復整理,〈找尋鶯歌的故事~許元智、許元耀校友訪問記〉,

  http://100.ykes.tpc.edu.tw /modules/ tinyd3/content/storys/02.swf,2009.6.25。

[22] 鍾東榮主編,《重修臺北縣議會志》,頁593。

[23] 許俊森先生訪談,2009年7月22日。

[24] 日治時期以余德義為首的幾位鶯歌士紳,都會固定在每個月的25日聚會,所以他們被稱做是

  「二五會」。

[25]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昭和18年版》,頁429。

[26] 鍾東榮主編,《重修臺北縣議會志》,頁484。

[27] 高宏煙先生訪談,民國98年6月20日。

[28] 黃景發先生資料提供,民國98年5月20日。

[29] 王順義先生資料提供,民國98年4月18日。

[30] 曾華賜先生訪談及資料提供,民國98年5月20日。

[31] 鍾東榮主編,《重修臺北縣議會志》,頁613。

[32] 高宏煙先生資料提供,陳李豆之子陳瑋墀先生訪談,民國98年7月20日。

[33] 曾華賜、黃景發先生資料提供,陳國治之女兒陳碧娥女士訪談,民國98年5月22日。

[34] 鍾東榮主編,《重修臺北縣議會志》,頁546。

[35] 曾華賜先生資料提供,民國98年5月20日。

[36] 鍾東榮主編,《重修臺北縣議會志》,頁681。

[37] 陳文章先生提供,民國98年5月15日。

[38] 楊國龍,《鶯歌社區報》第17期,第3版,(臺北:臺北縣鸚哥石文化夢想協會, 2008)。

[39] 參閱方天龍,《淬煉-登上阿爾卑斯的和成欣業》,(臺北:商周文化,1994);鶯歌陶博館網

  站,〈和成創業七十三年〉,http://digital.ceramics.tpc.gov.tw/yingo200/family/hcg/paper1.htm,2009

  .6.12。

[40]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臺北縣鄉土史料》,上冊,頁375。

[41]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昭和18年版》,頁459。

[42] 白永傳著,鄭端容、林秀地翻譯,《感恩的一生:白永傳回憶錄中文版》(臺北:乘隆彩色印

   刷有限公司,2005),頁89。

[43] 參閱陳新上,〈陳龍淵與三興窯業〉,臺灣陶瓷數位典藏計畫,http://digital. ceramics.tpc. gov. tw/

  yingo200/family/3star/family.htm,2009.6.20。

[44] 臺灣新民報編,《臺灣人士鑑》,頁395。

[45] 灣省諮議會網站,http://www.tpa.gov.tw/big5/Councilor/Councilor_ view.asp?id=59&cid=3&ur

   lID=20,2009.7.3。

[46] 參閱陳新上,〈北投對鶯歌陶瓷發展的影響—以陳泉興為例〉,《鶯歌製陶兩百年國際研討會論

  文集》(臺北: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04),頁42-55;圖像取自鶯歌陶博館網站,

  〈陶瓷界的傳道士—陳泉興文〉,

  http://digital.ceramics.tpc.gov.tw/yingo200/family/chen/paper1.htm,2009.6.12。

[47] 許水來之子許元國先生訪談及資料提供,民國98年7月19日。

[48] 許自然次子許明星先生訪談及資料提供,民國98年5月10日。

[49] 參閱白永傳著,鄭端容、林秀地翻譯,《感恩的一生--白永傳回憶錄中文版》(臺北:乘隆彩色

  印刷有限公司,2005)。

[50] 參閱石婉舜著,《資深戲劇家叢書—林摶秋》(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03)。

[51] 陳卓牡丹之子陳崇常資料提供及訪談,民國98年5月9日。

[52] 陳雪青之子陳宏明訪談及資料提供,2009年7月19日;林生復總編輯,《鶯歌國小百週年校慶

   紀念特刊》(臺北:臺北縣立鶯歌國小,2007),頁311。

[53] 化雨同舟會,是指在鶯歌國小或鶯歌國小出身服務20年以上教師所組成的團體。

[54] 高銘熾主編,《八十年的回顧—鶯歌國小慶祝建校八十周年回顧專輯》(臺北:臺北縣立鶯歌

   國小,1986),頁35。

[55] 林生復總編輯,《鶯歌國小百週年校慶紀念特刊》,頁49。

[56] 參閱高銘熾主編,《八十年的回顧:鶯歌國小慶祝建校八十周年回顧專輯》。

[57] 高宏煙先生訪談,民國98年6月20日。

閱讀 : 18490
https://www.沃華科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