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30 三月 2016 01:11

鶯歌鎮志:【卷四 經濟篇】第一章 陶瓷產業

第一章 陶瓷產業

 

 陶瓷產業為本鎮最具特色的產業。其肇始於清治時期,歷經日治到戰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本鎮之陶瓷產業更躍上國際舞臺,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以下,將逐一敘述本鎮陶瓷產業之發展歷程。

 

第一節    清治時期陶瓷業之發展

 

 本鎮陶瓷產業之起源,目前已知有幾種說法。其一為明治39年(1906)出版之《桃園廳志》,稱尖山埔陶器為嘉慶年間由吳姓人士所創;[1]其二是昭和10年(1935)服部武彥提出鶯歌陶業,起源於嘉慶9年(1804),由泉州人吳鞍首先在大湖地區開場燒窯,[2]昭和17年《民俗臺灣》刊出之〈鶯歌の陶業聚落〉,亦持相同之說法;[3]其三為戰後出版之《臺北縣志》,指出嘉慶年間有福建泉州人吳岸、吳糖、吳曾者來臺,見鶯歌尖山附近所產粘土適於陶瓷,乃開窯製造。[4]目前嘉慶9年為鶯歌陶瓷業的起源,已為不少人接受,如臺北縣政府即於民國93年(2004)主辦「鶯歌製陶兩百年國際研討會」。

 清代鶯歌的陶瓷業發展與吳姓族人息息相關,吳姓族人原於大湖的兔子坑開場燒窯,後因漳、泉械鬥而遷移至大湖崁腳地方(今中湖里、大湖里一帶),咸豐3年(1853)又因分類械鬥,再遷至尖山地區。[5]

 由於吳姓族人的製陶技術和經營方式都採家族經營模式,且技術傳子不傳女,亦不收徒外傳,使鶯歌窯業長期為吳姓家族所壟斷,這樣的情形直到日治時期才打破。[6]




第二節          日治時期陶瓷業之發展

 日治初期,由於交通便利,銷路擴大,製陶技術改良之聲四起,異姓比較有學習製陶的機會,而逐漸有非吳姓製陶業者的產生。[7]不過根據明治39年(1906)出版之《桃園廳志》資料,當時尖山埔的窯場僅有2座,年燒50回,[8]似乎仍具有一定之壟斷性。

 壟斷的情形,直到大正10年(1921)因產業組合法實施,鶯歌成立「尖山陶器生產販賣組合」成立後,才有所突破,有不少中國福州籍的職工與助手在此學習製陶技術,鶯歌窯業有了較明顯的發展。[9]大正11年,鶯歌的陶瓷工廠原來只有2家,到大正14年,快速成長到15家,此後大致維持在十幾家的規模。1930年代以後,由於日本積極在臺灣進行工業化,鶯歌的陶瓷也逐漸引進資本化、專業化與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使得窯業生產由傳統走向現代化,[10]而陶瓷工廠的數量亦有增加的趨勢,到昭和16年陶瓷工廠達到28家,相關之職工人數有165人,共創造162,240日圓的產值,皆為歷年之最(參見表4-1.1)。

 不過由於鶯歌並非日人投資的地點,而總督府的窯業補助亦主要集中在苗栗、南投、北投等地,因而在發展上似乎不如苗栗等地耀眼。儘管如此,鶯歌業者仍致力於技術上與產品上的突破,反而開創出新的局面。如從原先以牛隻的腳踏練土,轉為逐漸引進新式練土機,使原土品質大為提升;在產品種類的研發上,雖然主要仍以一般日用品為主,但種類逐漸增多。昭和14年,本地協和製陶廠中的和成製陶部(和成欣業公司前身),已開始製作日式非水洗式便器,次年,益成記陶器製造工廠與王泉記陶器工廠,也開始製作蹲式便器與便器壺。因鶯歌擁有製作蹲式便器的技術,昭和16年開始,和成欣業甚至得以接受日本軍方製作蹲式便器的訂單。[11]除了衛生陶瓷之外,日治後期鶯歌也生產不少工業用陶瓷,如整經器、電氣碍子、磁夾、開關等。[12]可看出鶯歌陶瓷業的發展在日治時期已經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三節          戰後前期陶瓷業之發展(民國30至80年代)

 戰後初期,一方面由於戰爭期間的轟炸,使鶯歌陶瓷工廠百廢待舉,生產暫時萎縮;另方面由於與中國大陸的交通順暢,引進了廣東的潮州瓷與福建的德化瓷,致使鶯歌的陶瓷面臨強有力的競爭者而銷路不振。民國38年以後中央政府播遷來臺,切斷與中國大陸間的交通往來,鶯歌陶瓷業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也使鶯歌從以農業為主的產業機能社會邁向以窯業為中心的專業機能聚落。[13]

 從工廠設立數量的統計資料來看,民國40年代以後,鶯歌的陶瓷工廠即呈現快速成長的趨勢。民國50年代以後,由於北投地區限制陶瓷場設立,加上復興崗政工幹校成立後,北投陶瓷場紛紛外移,鶯歌佔有地利之便,成為許多北投外移工廠的地點,[14]另一方面,政府拓展外銷,國外訂單源源不絕,[15]使民國51年以後,工廠數量突破100家,並節節上升。民國54至56年間,受到政府公布「空氣污染防治條例」,禁止燃燒生煤的影響,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的工廠停工,使工廠成長數字略為停滯。[16]但不久於民國60年,在臺灣區陶瓷工業同業公會及士紳許自然的爭取下,鶯歌鋪設天然氣管線,[17]不但解決燃料問題,且費用更為低廉,再使鶯歌陶瓷工廠的數量迅速增加。民國67年,工廠數突破300家,民國70年代中期,工廠增加速度更加明顯(參見表4-1.2)。

 若將鶯歌陶瓷工廠放在全鎮整體工廠的位置,以每10年來做觀察:民國40年,鶯歌共有37家窯業工廠,約佔全鎮工廠總數之72.5%;民國50年,鶯歌以陶瓷工廠為主的非金屬類工廠共有98家,為全鎮工廠總數的61.2%;民國60年,鶯歌的非金屬類工廠共有206家,佔全鎮工廠總數的63.2%;民國70年,鶯歌之非金屬類工廠共有377家,為全鎮工廠之59.6%;民國7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陶瓷工廠大幅增加,使該類工廠佔全體工廠的比重亦有所上升,到民國77年,鶯歌陶瓷工廠已增加到700家左右,佔鎮內工廠總數之68%。從以上的數據來看,戰後初期由於鶯歌的工廠種類並不多,使窯業工廠呈現一支獨秀之趨勢,佔全鎮工廠7成以上,但之後隨著越多不同類型的工廠進駐鶯歌,陶瓷工廠的比重也隨之下降,但仍居全體工廠的6成左右,民國70年代中期以後,陶瓷工廠比例又上升到6成5以上,陶瓷業在本鎮工業發展的地位可見一般(參見表4-1.2)。

 

 再將鶯歌的陶瓷產業放在全縣同類產業來作觀察,鶯歌的工廠向居全縣之冠,但比例有所不同。民國40年,鶯歌37家窯業工廠,佔全縣同類工廠之41.6%;民國50年,鶯歌98家非金屬類製品工廠,佔全縣同類工廠之46.0%;民國60年,鶯歌非金屬類製品工廠,佔全縣同類工廠之比重更突破5成,上升到52.2%;民國77年,鶯歌非金屬類製品工廠佔全縣同類工廠之比重,再增加到64.3%。由此可看出本鎮的陶瓷產業,在全縣具有獨占之地位。[18]

 在空間分布上,根據吳威徳於民國74年所做的調查,鶯歌的陶瓷工廠分布大致可分為3個區位:[19]

 A帶:以民國56年前設廠的陶瓷業者為主,其區位大致與本鎮的舊市區(同慶里)為主。此區也為鶯歌陶瓷業興起的地方,同時也是陶瓷工廠密度最高的區域。此外另有兩個副帶,一個位於西北側靠近桃園方向,另一個則為於南側靠大溪附近。

 B帶:此帶大約是以民國57年至68年間設廠的陶瓷業者為主,其區位大多位於鎮內的主要幹道(如文化路、中山路、鶯桃路等)兩旁。位於此一區位的工廠大多是以日用藝術類及建築類的陶瓷工廠為主,其平均規模比其餘兩帶的陶瓷工廠為大,也是目前鶯歌鎮陶瓷業的工廠重心。

 C帶:此帶是以民國69年以後所設立的工廠為主,由於平均設廠的時間最晚,所以大多分布於鶯歌較為邊緣的地區,規模也較小。此帶工廠是以純作外銷的日用藝術類工廠居多,建材類的工廠則多為B帶工廠的關係廠。

 從吳威德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民國80年代之前,從日治延續到戰後初期,鶯歌的陶瓷重心主要位於舊市區之同慶里一帶,而自民國50年代後期以後,逐漸擴散到主要幹道四周,並取代同慶里,成為新的陶瓷中心,其在規模上亦較舊陶瓷中心來得大。

 此一時期,雖然鶯歌的陶瓷產業大致處於成長態勢,但到民國80年代初期,卻出現發展瓶頸,甚至衰退的現象。究其因,其外在因素包括政府對文化政策的忽視、勞工短缺、租金上漲、廠商往東南亞與中國大陸設廠等;內在因素則主要為大多數廠商仍處於中小企業階段,無法從事大量投資以開發與研究產品,而生產方式仍停留在勞力密集階段,加上抄襲模仿成風、削價競爭,以及進口商品的強烈競爭,使鶯歌的陶瓷發展遭遇困境,原先產銷合一的經營模式,逐漸轉變為分離,且銷售凌駕生產,必須要有新的理念和想法來力求轉型,渡過危機。[20]

 

第四節          轉型並走向國際(民國80年代以後)

 

 如前所述,鶯歌的陶瓷產業在民國80年代出現發展瓶頸,從工廠設立的數量來看,以陶瓷業為主的非金屬類製品工廠,在民國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初期達到701家的高峰之後,便開始節節下降,民國86年(1997),工廠數量稍減到662家,5年後,再減少至554家,到民國96年,更銳減到289家,幾乎僅為5年前的一半。

 再將之置於全鎮工廠來做觀察,民國82年的701家非金屬製品工廠,仍約佔全鎮工廠總數的63.3%的水準,民國86年,比例則略下降到60.2%,民國91年,再降至54.0%,民國96年,更減少到42.6%,已不再居半數以上(參見表4-1.2)。

 如進一步以民國98年初工廠校正調查資料來看,本鎮的陶瓷工廠共有178家,佔全鎮612家工廠的29.1%,在路段分布上,以鶯桃路最多,有33家,其次是大湖路,有29家,再次是中正三路,有25家,二甲路居第4,有14家,中正一路和永昌街各有10家,排第5,其餘工廠數在5家到9家的路段有西湖街、中正二路、八德路、中山路、文化路,工廠數在4家以下的有中湖街、信義街、忠孝街、永吉街、徳昌街、永智街、建國路、德昌二街、尖山埔路、陶瓷街、尖山路、東湖路、三鶯路、環河路、光明街、育樂街、育賢街、國華街、永和街、莒光街、福安街等。再以行政區域分布來看,本鎮以永昌里陶瓷工廠數最多,共有44家,中湖里次之,有27家,二橋里居第3,有24家,二甲里有14家,排名第4,同慶里、尖山里各有11家,居第5,其餘各里陶瓷工廠數量都在10家以下,而鳳福里、南鶯里則無陶瓷工廠設立。[21]

 儘管在工廠的數量上,鶯歌陶瓷產業似乎面臨到瓶頸或是危機,卻也是這樣的危機,也讓相關人士思考到質的突破,而成為轉型的契機。在產銷結構上,先前產銷一元化,在此時期慢慢蛻變到產銷分離,甚至以銷售為導向的經營方式。並有一些長期在地的製陶業者,致力於融合鶯歌產業的特色,具體做法包括讓藝術創作者和設計者與生產者共同合作,使行銷管道暢通,以提升鶯歌陶瓷的藝術地位與產業競爭力;更新傳統商店街,將工業轉型為具現代機能而又兼具文化藝術氣質之空間特色,以及成立以陶藝家為主的小型化與專業化工作室;融合藝術園區與觀光休閒的特性,開創產業藝術化、生活化的契機,促使鶯歌的陶瓷產業轉型成為具有地方文化產業特色的城鎮。[22]

 除產銷方式上的轉型,民國77年開始由臺灣區陶瓷同業公會於鶯歌國中舉辦之鶯歌陶瓷展,亦漸漸拓展鶯歌陶瓷產業的能見度,規模越見擴大,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民國84年,改稱為鶯歌陶瓷嘉年華,民國90年開始,固定於10月舉行,民國94年開始,再更名為鶯歌國際陶瓷嘉年華,目前活動不但成為本鎮每年固定的大事,也使鶯歌從臺灣陶瓷城走向國際陶瓷城。

 鶯歌陶瓷產業的轉型,除來自民間與地方人士的努力外,官方的關注,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民國84年,行政院觀光局研擬出鶯歌國際陶瓷城規劃綱要計畫,以5年為單位,分短、中、長等3期分期發展,期能使鶯歌成為結合陶瓷產業與休閒文化之陶瓷城,並將產品推向國際舞臺,使本鎮的陶瓷產業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23]

 接著,經濟部商業司於民國86年選定尖山埔路為商店街之輔導對象,推動行人徒步區方案。民國89年,耗資1億2千萬的陶瓷老街美化工程,於4月2日正式啟用。[24]

 在縣政府方面,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也在此一時期落成啟用。該館早在民國75年,即有縣議員蘇有仁結合地方人士向縣政府爭取籌設,民國77年縣政府編列1千萬元,鎮公所編列2千5百萬元,委由鎮公所籌建,後因鎮公所經費籌措困難,一度停擺。民國81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縣政府1億元經費,籌建工作改由臺北縣立文化中心負責,民國83年開始動工,88年完工,同年11月5日,陶瓷博物館組織規程送臺北縣法規委員會審議通過,89年1月3日,博物館正式成立,由吳進風出任首任館長,同年11月26日,籌備達12年的鶯歌陶瓷博物館正式開館營運。[25]陶瓷博物館,在民國91年即吸引到376,157人參觀,近年來,亦至少有將近30萬人,對地方的觀光有頗大的助益。[26]

 配合陶瓷博物館的興建,位於博物館後方則尚有陶藝之森的設置。該土地原為10公頃閒置的河川地,民國87年先由縣議員蘇有仁提出闢建為陶瓷公園的構想,再經縣議員蘇有仁與鎮長許元和向縣政府大力爭取,於民國88年獲國有財產局撥地給縣政府,闢建為陶藝作品展示場地,[27]結合陶瓷博物館,使整個陶瓷園區的規劃更加完整。

 另一方面,在力求陶瓷產業轉型的同時,陶瓷製作技術人才的培養,也是重要的課題。因而在民國70年代中期,即有蘇有仁等地方人士提出在鶯歌設置陶瓷專業學校的構想,於80年代獲得縣政府的支持,民國82年開始籌備建校,以中正三路之力行營區作為設校用地,民國85年臺北縣立鶯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籌備處正式成立,次年9月1日正式招生。[28]學校目前設有6科,其中陶瓷工程科為全國高職中,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陶瓷教育專門科系。其經常辦理臺北縣國中陶瓷技藝競賽、協辦鶯歌陶瓷嘉年華活動,並於民國91年與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合辦「中南美洲友好國家陶瓷研習班」,對於陶瓷教育的發展,地方產業特色的發揚,以及國際交流視野的拓展貢獻良多。[29]

 在地鶯歌鎮公所對陶瓷產業推展自也不遺餘力,民國93年,鎮公所成立陶瓷觀光課,為全國唯一的陶瓷相關課室。[30]其配合上級政府與地方社團舉辦陶瓷推廣相關活動,確立鶯歌以陶瓷為地方特色的形象。同時,配合鎮公所近年來以本鎮生產的陶瓷拼貼出的鶯歌意象營造,以及週邊停車場的大量增設(請參見本篇第三章第二節戰後之公共建設),使本鎮以陶瓷產業為中心的觀光事業蓬勃發展。

 綜言之,此一時期在民間和官方共同努力下,引領了鶯歌陶瓷產業從發展瓶頸中破蛹而出,轉型並且走向國際舞臺,鶯歌已逐漸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陶瓷城。

 

[1] 桃園廳,《桃園廳志》(桃園:編者,1906),頁149。

[2] 服部武彥著,蕭讚春、蕭富隆譯,〈臺灣的陶業〉,《臺灣文獻》,43卷1期(1992.03),頁10。

[3] 民俗臺灣編輯部,〈鶯歌の陶業聚落〉,《民俗臺灣》,2卷11號(1942.11),頁44-45。

[4]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卷22,工業志,頁62a。

[5] 盧泰康,〈清代鶯歌窯業〉,收於臺北縣政府,《鶯歌製陶兩百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編

 者,2004),頁152。

[6] 徐文琴、周義雄,《鶯歌陶瓷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頁9。

[7]  今澤正秋編,《鶯歌鄉土誌》(臺北:編者,1934),頁93。

[8]  桃園廳,《桃園廳志》,頁149。

[9]  民俗臺灣編輯部,〈鶯歌の陶業聚落〉,頁44-45。

[10] 黃富三,〈臺北縣鶯歌鎮陶瓷文化發展之研究(上)〉,《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第36期

 (1990.06),頁22。

[11] 馬有成,〈戰後鶯歌鎮的陶瓷業與社會變遷〉(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頁25-26。

[12] 黃富三,〈臺北縣鶯歌鎮陶瓷文化發展之研究(上)〉,頁18。

[13] 陳墀吉,〈鶯歌鎮窯業社會空間結構化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3),頁99。

[14] 馬有成,〈戰後鶯歌鎮的陶瓷業與社會變遷〉,頁32。

[15] 徐文琴、周義雄,《鶯歌陶瓷史》,頁50。

[16] 黄明耀,〈影響臺灣陶瓷工業區位因素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

  文,1973),頁66。

[17] 馬有成,〈戰後鶯歌鎮的陶瓷業與社會變遷〉,頁33。

[18] 臺北縣政府,《臺北縣統計要覽》(臺北:編者,各該年度),經筆者計算而得。

[19] 吳威德,〈鶯歌陶瓷工業空間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頁

  25。

[20] 徐文琴、周義雄,《鶯歌陶瓷史》,頁95-96。

[21]〈臺北縣工廠校正調查底冊〉,民國98年4月30日,鶯歌鎮公所提供。

[22] 〈製陶歷史〉,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23] 傅茹璋,〈打造鶯歌國際陶瓷城之進程〉,收於臺北縣政府,《鶯歌製陶兩百年國際研討會論

  文集》,頁213。

[24] 鶯歌鎮公所,《台北縣鶯歌鎮民代表會第十六屆第四次定期大會施政報告》(臺北:編者,無

  出版日期),頁2。

[25]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籌建記事〉,鶯歌鎮公所提供。

[26] 〈臺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遊客人次〉,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27] 〈鶯歌陶藝公園 中央撥地〉,《中國時報》,民國88年7月15日,第13版。

[28] 〈鶯歌高職設校重要記事〉,鶯歌鎮公所提供。

[29] 〈陶瓷工程科簡介〉,臺北縣立鶯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提供。

[30] 鶯歌鎮公所編,《西元2005年中華民國94年便民手冊‧施政成果》(臺北:編者,無出版日

期),頁3。

閱讀 : 10406
https://www.沃華科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