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14 三月 2016 17:46

鶯歌鎮志:【卷一 地理篇】第二章 人文地理

第二章 人文地理

 

第一節 地名緣起與聚落發展

 

壹、地名源起

一、鎮名由來

 鶯歌鎮之鎮名源自於鶯歌石,鶯歌石位於今日北鶯里內,乃山子腳山塊丘陵山腹上的一塊巨大岩石,因形狀似收翼之鷹,古代稱為鷹哥石,又因「鷹」與「鶯」同音,後來「鷹哥」被改為「鶯哥」,之後又因「哥」字為無意義的語助詞,再改為「歌」字,[1]戰後正式命名為鶯歌鎮。臺北縣鶯歌鎮志記載:「本鎮在清朝光緒年間名為鶯歌石莊,因北面山脈斜坡翠嵐屹立一大岩石,其形似鶯,古稱鶯哥石,清代改稱鶯歌石」。[2]亦有人認為鶯歌石形狀較近似於鸚鵡,閩式臺語稱為「鸚哥」[3],故「鶯歌」兩字應是「鸚哥」同音異字之轉用。

有仁在鶯歌石前打形意拳

 鶯歌石為鶯歌鎮最具傳說色彩之地標或名勝,據說鶯歌石乃一鳥精,常口吐霧瘴,蔽天迷人。當延平郡王鄭成功渡海來臺,擊退荷蘭人後,領軍北上經過此地時,被滿天之濃霧與瘴氣阻斷去路,諸多士兵被鶯歌石所吞食,於是鄭成功下令以巨砲轟斷鶯歌石的頸部,瘴氣方逐漸散去,部隊得以繼續前進,此傳說可見於清代《淡水廳志》卷13考3古蹟考中,其文如下:

 鶯歌山:在三角湧,與鳶山對峙。相傳吐霧成瘴,偽鄭進軍迷路,礮斷其頸。[4]

 類似之傳說另尚有云鄭成功率兵擊敗荷蘭人後,為了安撫各地歸順的原住民,遂四處巡訪視查,經過本鎮時聽聞有一隻巨鳥為害百姓,此巨鳥乃凱達格蘭族原住民的酋長所飼養,為了替百姓除害,鄭成功便以弓箭射之,射出之箭刺穿巨鳥的咽喉,巨鳥中箭後,長鳴一聲掉落丘陵上,眾人四處找尋,只見山坡上有一個像鸚鵡的巨石,且咽喉處有一空洞。[5]然根據史實,鄭成功於攻取臺灣的同年病逝於臺南,其在臺時活動範圍未出南部,有關鄭氏奇事異蹟的傳說,近來被認為可能是來自明鄭軍隊的刻意創造,俾於凝聚當時臺民的政治信仰,遂行號召。[6]

 日治時期,鶯歌已發展成為臺灣最重要的製陶業中心之一,當時陶窯眾多,煙囪林立,燒製活動絡繹不絕,以致晴天時因窯廠燃煤而煙灰四散,雨天時空氣中大量懸浮微粒和著雨水成了泥漿,落至地面後則四處泥濘,故當時有「好天落坱,雨天落膏」之俗諺,[7]「坱」和「膏」在閩式臺語中其意分別為灰塵和泥漿,兩字恰各與「鶯」和「歌」同音,傳神地符應了鎮名。

二、鎮內重要地名

本鎮重要之地名和其地理位置(圖1-2.1)、起源梗概略述於後:

 資料來源:1. 內政部地政司,〈桃園〉(經建4版)、〈樹林〉(經建4版),《臺灣地區二

   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

(一)二甲九

 二甲九約位在今鳶山攔河堰北岸,屬二甲里,里名即由來於此。二甲九係因墾地二甲九分而有其稱,同治10年(1871)之《淡水廳志》卷3建置志中,有關二甲九之記載被認為是此地名出現於史書之濫觴:

福安陂,在海山堡,距廳北一百里,圳長八里許。業戶張必榮、吳濟盛合佃所置,其水自二甲九分接溪源,至樹頭陂引入。[8]

 

 對於當地最早之入墾者,據傳乃清康熙24年(1685)泉州人陳瑜,其先墾殖鶯歌鎮內臨近大漢溪的南靖一帶,後擴及至二甲地區,在該地開得二甲九分地,[9]亦有一說係為林姓之移民。[10]

 乾隆16年(1751),原在中部拓墾有成之張方大、吳洛和馬詔文組「張吳文」墾號,入墾海山庄,乾隆22年馬詔文退股,乾隆26年吳洛與張方大拆股,另立墾號「吳濟盛」,張方大則以「張必榮」為號。[11]乾隆31年「張必榮」、「吳濟盛」合其佃戶開鑿福安陂,此圳即自二甲九引大漢溪(舊稱擺接溪)水,以灌溉海山堡內上自石頭溪,下至三角埔之3百餘甲田地。[12]

 在鐵、公路尚不發達的時代,水運是鶯歌對外重要交通方式,而二甲九因位於大漢溪旁,所以早年岸邊設有碼頭,為清代艋舺、大嵙崁間的重要中途港之一,乃當時鶯歌鎮內最繁榮之處。日治時期,雖然建有鐵、公路及輕便車道,但二甲九渡船仍是二甲九、橋子頭和八德市居民前往三峽的主要交通工具。[13]

(二)土牛溝

 「土牛溝」是在平地上挖鑿深溝,溝旁再築以土壘的防禦設施,由於土壘狀似牛背,遂名為「土牛」。乾隆17年,清廷於各番界查定土地,建築土牛溝,作為漢人和平埔族的分界。在漢人尚未進入鶯歌拓墾之前,鶯歌地區多數的土地乃平埔族龜崙社原住民之生活場域,漢人入墾後,與平埔族原住民間時有衝突,故有「土牛溝」之興築,鎮內土牛溝主要位於尖山西側與八德市之間,一直延伸到八德市和大溪鎮交界一帶,寬度約為2公尺、深度則約3公尺。[14]乾隆、嘉慶年間漳、泉械鬥,此處亦是攻防要地。[15]

 日治時期,鶯歌鎮內之土牛溝已成為排水溝。戰後,國民政府將原來土牛溝的大部分範圍規劃為今日桃園縣八德市空軍預備機場,預備機場規劃區域屬軍事管制地區,一般人無法進入,現今只在預備機場南側與八德市大安公墓接壤處留有少許遺跡,其餘已不復見。

(三)尖山堆

 尖山堆又稱尖山,位於今尖山里境內,尖山堆海拔高度130公尺,為一形狀近似尖筍的獨立小山,故稱「尖山」,[16]尖山里之里名也因其而來。

 傳說此地原是一處平地,明鄭時期鄭氏勢力漸漸北移,部隊由南部搭船北上,在南崁登陸上岸後,沿路屯墾,沿途所經之地沼澤遍佈,軍士所著之草鞋上沾滿泥土,部隊行至尖山時紮營住停宿,軍士將沾泥的草鞋脫下拍打,因為軍士人數眾多,拍落之泥土堆積因此形成一座小丘,即為尖山堆。[17]此外,亦有云尖山堆在日治時期每逢雨後,山丘坡腳處便會從流出水銀,據傳尖山堆原住有兩匹白馬,時常外出竊食鄰近農民種植之稻米,某次食竊之際恰巧被農民發現,農民遂聚眾圍捕,兩匹白馬逃至尖山堆後消失無蹤,眾人只見地上有水銀流出,而白馬從此不再出現。[18]兩說均為鄉野異譚,無關事實。

 尖山堆在日人接收臺灣時,曾是地方民眾抵抗日軍入侵的古戰場(主戰場在今二甲里一帶),當時駐紮在二甲九的日軍,遭到三峽、大溪及鶯歌的抗日義軍包圍,突圍後逃到今尖山堆附近,再次被抗日義軍圍困,又突圍往桃園方向潛逃。日治後,尖山堆成為亂葬崗,今日為鶯歌鎮第二公墓所在地。[19]

(四)尖山埔

 位於尖山堆之東北、山子腳山塊丘陵東南側斜坡地,大致涵蓋尖山、同慶、南靖、永昌等里之部分,因鄰近尖山堆而得名。[20]

 尖山土質呈黑褐色,山腹有白色沙,富黏性,適合製陶,[21]福建泉州府惠安縣人吳鞍於嘉慶9年(1804)來至今桃園縣龜山鄉兔子坑一帶,見桃園台地邊緣山麓的黏土適合做陶,因此設窯燒陶,後漳、泉械鬥,歷經幾番輾轉,咸豐3年(1853)吳鞍移至尖山埔建屋安居,散居臺灣與大陸的族人逐漸來聚,尖山埔發展成為鶯歌最早的陶瓷老街。[22]

(五)阿南坑

 位於今建德里內,地處大漢溪北岸,東北方鄰樹林鎮,為山子腳山塊丘陵東翼的坑谷地。康熙23年,呂阿南與呂阿四兩兄弟至鶯歌地區開墾,兩人後被視為是呂姓開臺祖,呂阿南以番銀86元向原來居於此地的平埔族龜崙社原住民購地,再招徠墾戶入墾,因此稱「阿南坑」,呂阿四則購得阿南坑西南方谷地拓墾,目前阿南坑只剩少數幾戶人家與工廠,原先住民已外移。[23]

(六)阿四坑

 位於今建德里內,地處大漢溪北岸,為山子腳山塊丘陵東翼的坑谷地,康熙23年,呂阿四入墾,以番銀46元從平埔族龜崙社原住民手中購得土地,再陸續招徠其他墾戶,因而名為「阿四坑」。今日的阿四坑已成為瀝青工廠的集中區,原先之住民皆已外移。[24]

(七)茶山

 位於114號縣道旁之山子腳山塊丘陵山麓處,東北方距阿南坑口大約5百公尺,屬今日之建德里。康熙23年,客籍人士來此開墾山地種茶為生,故名「茶山」。然歷經乾隆年間多次的閩、客械鬥,客家移民因人數較少而居弱勢,遂被迫逐漸遷移至桃園、中壢、楊梅、平鎮一帶,嗣後泉州府安西人士許丁再度入墾,仍以種茶為生,但今日茶山已不見往日滿山茶樹的景象。[25]

(八)十一間仔

 位於同慶里內,指沿今尖山埔路,鶯歌國中大門對面的一排低矮舊閩南式建築。清代較晚入墾之移民有鑑於大漢溪畔人煙稠密,遂轉往尖山埔附近墾殖,最早住在此地的居民共有11戶,而每戶都有獨自的立面,故有十一間仔之名。[26]

(九)南靖厝

 即今南靖里之一部分,位於鶯歌鎮中心之南,隔縱貫線鐵路相望。康熙24年,泉州人士陳瑜從臺灣南部招佃北上,在此定居,因所招佃工漳州多屬南靖人,故稱此地南靖厝。後陳氏因閩粵械鬥而離開南靖厝墾區。[27]

(十)大湖

 「湖」具有低窪地或小型盆地之意,此地乃介於山子腳山塊丘陵和林口台地、桃園台地間的鶯歌溪谷地,中央低窪而平坦,周圍山岳環繞,地勢宛如大湖一般,故稱「大湖」。早期大湖聚落係指稱今大湖里南陲近西部縱貫線鐵路一帶。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制度改正前之大湖庄包括大湖、三界公坑、中坑、樟普坑、大竹圍和圳子頭坑等6處聚落,制度改正時,再納併原屬鶯歌石庄的崁腳,範圍涵蓋今日之大湖、中湖、鳳鳴等3里和永昌里的一部份。[28]

(十一)橋頭

 橋頭亦稱「橋子頭」,位於二橋里內,地名意指位於橋端處的聚落,可能早期創建於橋邊之渡津[29],而該橋或為碼頭橋[30]。乾隆初年,泉州人在樹林開墾潭底莊後,轉往桃園方向延伸拓墾範圍時,於鶯歌鎮境內建立了橋頭聚落。[31]

(十二)二橋

 位於今二橋里之內,範圍約在尖山南側之中正三路一帶,鄰近二橋里與尖山里交界,二橋之名來源說法有二,一為自鎮內之尖山至桃園縣大溪鎮中庄間有道路貫通二橋地區,此路應即今中正二路、中正三路,其在二橋與尖山、中庄的交界處附近均有架橋,故稱為二橋。[32]另一說由今中正二路至橋子頭間早年有可供雙向通行的木板橋,因是「兩板橋」,遂有「二橋」之名。[33]

(十三)金包珠

 金包珠位於今之中湖里內,地處湖山派出所西南西方的鶯歌溪西岸,取此地名具有吉祥之意。該地為鶯歌溪曲流之堆積坡處,在蜿蜒之河段,堆積坡側洪患較少,聚落建立於此安全性較高,且堆積坡處平面形狀圓凸,三面為河水所圍繞,形勢有如金帶環珠。

(十四)第一渡船頭

 舊時二甲九渡口之一,位在今二甲里鳶山堰水壩附近,當年渡口岸邊之河灘地形落差較小,載貨的牛車得以緩步地越過沙洲和淺水水域,到達船隻停靠處上下貨物,故第一渡船頭可以提供貨運與客運服務,昔日之沙洲、淺灘現皆沒於大漢溪底。

(十五)牛車溝

 第一渡船頭附近岸邊,今二甲路近環河路之路段以前稱為「牛車溝」,即百年前牛車所走過的道路。[34]

(十六)第二渡船頭

 位於今二橋里境內,二橋社區活動中心南方之大漢溪岸附近,東距第一渡船頭近1公里,為舊時二甲九渡口之一,因此地地形落差較大,牛車不能順利上下,故多供客運服務,現碼頭已為大漢溪所沒。據河岸住戶形容,百年前第二渡船頭的生意繁忙,八塊厝(今八德市)居民多仰賴此一水運交通進出,因此岸邊不遠處曾有熱鬧的市集。[35]

(十七)芭樂埔

 即今火車站附近,早年當地小斜坡上種滿芭樂,因所以此稱芭樂埔。

(十八)三界公坑

 位於東湖里境內,為山子腳山塊丘陵西北翼的西向坑谷,因坑谷內有前清時代之三界公神明會(今三湖宮),供奉三官大帝迄今2百年有餘,因而名為「三界公坑」。

(十九)崁腳

 崁腳大致位於今中湖里南端,「崁」在閩式臺語中用以指稱地勢具有明顯落差、邊坡較為陡峭之處,此地鄰近山子腳山塊丘陵山麓或桃園台地之台地崖下,或因此得名。

(二十)車埕埔

 位於今中湖里一帶,此地為桃園、龜山、鶯歌三地交通往來之地,早年載運貨品的牛車多會在此休息,形成一處牛車之停車場,遂有「車埕埔」之名。

(二十一)烘爐口

 位於今建德里內,中正一路建德巷巷口附近地區之舊稱,因此地過去曾是製造烘爐之地,故名「烘爐口」。[36]

(二十二)牛灶坑

 位於今建德里內,地處大漢溪北岸,為山子腳山塊丘陵東翼的坑谷地,其東距阿四坑約5百公尺。農業社會,淘汰的耕牛多會遭到宰殺,推斷牛灶之名,可能此地是早年宰殺牛隻之地。

(二十三)頂橋頭

 屬二橋里,位於橋子頭東北方,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南側之中正三路一帶,相對於橋子頭,頂橋頭位置上較近鶯歌鎮中心,故名「頂橋頭」。

(二十四)大竹圍

 位於中湖里內,地處里境北陲之中湖街兩側,「大竹圍」意為外圍環植高大竹林以防禦之用的聚落。

(二十五)彰普坑

 位於今東湖里中的山子腳山塊丘陵西北翼,係「樟普坑」之同音異字,日治時期又名「樟樹窟」,屬鶯歌溪流域,據傳昔日此地有一大水池,周圍樟樹繁茂,故名「樟普坑」,「坑」、「窟」均是水池之意。[37]樟普坑另被疑為是中國大陸漳浦之諧音字,因移民而帶入。[38]

(二十六)圳仔頭坑

 位於今東湖里內,為山子腳山塊丘陵西北翼之坑谷,近東湖里與桃園縣龜山鄉交界處,屬鶯歌溪流域,其名意為水圳源頭之坑谷。[39]

(二十七)中坑

 位於今東湖里內,為山子腳山塊丘陵西北翼之坑谷,屬鶯歌溪流域,因位置上介於圳子頭坑和樟普坑之間,故名「中坑」。

(二十八)黃厝

 位於今尖山里內,地處尖山之東,尖山國中之東北側,為黃姓氏族聚居之地。[40]鶯歌黃姓先祖原籍福建泉州安溪參內鄉,於清康熙年間來到臺灣。今有黃氏古厝一座,由黃家第8代所建。尖山黃厝為二龍二進之閩南式三合院。因清代漳泉械鬥頻繁,黃厝乃規畫成可自給自足的建築物,內部通道縱橫交錯、出口眾多,另設有飲水、排水暗管等,傳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徵用作為日本隊飛行員宿舍。[41]

(二十九)秦厝

 位於今二橋里內,地處尖山之南,橋子頭之東北,二橋國小之東南,因秦姓氏族聚居而得名。秦姓在閩南姓氏中較少,全臺閩人秦姓者約有70%左右居住於二橋、二甲一帶。[42]

(三十)卓厝

 位於今尖山里內,地處尖山之東,黃厝之西北西方之尖山路旁,為早年卓姓氏族聚落。

(三十一)邱厝巷

 位於今二橋里內,地處橋子頭西北,鶯歌系統交流道西側,鄰近鶯歌鎮與桃園縣八德市、大溪鎮交界處,為早期邱姓同姓聚落。[43]

(三十二)曾厝

 位於中湖里內,地處中山高架橋西北方之西湖街東側,因為曾姓族人聚居之地而得名。

(三十三)鄭厝

 位於今二橋里內,地處大漢溪北岸,橋子頭東南方約4百公尺處,為鄭姓族人聚居之地而得名。

(三十四)余厝

 位於今中湖里內,地處鶯歌溪東畔,隔鶯歌溪與曾厝相望,為余姓族人聚居之地而得名。

(三十五)詹厝

 位於今永昌里內,地處西部縱貫線鐵路之東,中山陸橋之南,為早期詹姓同姓聚落。

(三十六)蕭厝

 位於今二橋里內,地處邱厝巷東北方,鶯歌系統交流道西側,為蕭姓族人聚居之地。[44]

(三十七)番仔柯

 位於尖山里八德路一帶,早期此處曾是凱達格蘭族龜崙社部落所在,故有此名。[45]其中「柯」字或意涵當時部落附近種植柯樹,尚待加以查證。

 

貳、聚落發展歷程

一、清領時期

 早期鶯歌鎮境內大部分地區為平埔族之擺接社、武朥灣社、龜崙社和霄里社的生活場域。[46]清康熙23年粵人呂阿南與呂阿四兩兄弟進入今日阿南坑至阿四坑一帶之丘陵地開墾,乃鎮內漢人最早的土地墾殖活動。[47]康熙24年泉州人陳瑜自南部北上拓墾今南靖里,當地由於地勢低,相傳開闢期間,時有水災,房舍興建頗為艱辛。又,斯時常遇原住民侵擾之事,有鑑於此,考量南靖里東南側臨大嵙崁溪,可成天然屏障,故陳瑜募集丁勇,由南靖厝向北拓闢今東鶯、西鶯、南鶯、北鶯、中鶯等5里一帶,其主要目的在於建立防禦工事,防備原住民來犯,保衛南靖厝。尖山因地勢較高,陳瑜亦派人前往監守,作為制高警戒處,此後漸有人跡,而陳瑜在鶯歌鎮內的拓墾範圍更延伸至今二橋里之橋子頭、二甲里之二甲九一帶。此時,鶯歌鎮內聚落的建立,主要集中於大漢溪沿岸一帶。

 自乾隆至道光年間,大量的閩籍泉州人移民臺灣,鶯歌的土地拓墾與聚落發展逐漸加速與擴張(表1-2.1)。乾隆年間,土地的拓墾範圍除大漢溪沿岸外,尚擴及鶯歌溪流域,大湖、崁腳、圳子頭坑、大竹圍、中坑、樟普坑和三界公坑等地陸續被開發,奠立了聚落發展之基礎。乾隆26年之《臺灣府志》記載,淡水堡開闢50餘庄,在今鶯歌鎮境內者有南靖厝庄、尖山庄和大湖庄,顯見此些地區的聚落已在某種規模之上。咸豐年間,吳鞍定居尖山埔製陶,產業的進入促成了尖山地區聚落的快速發展。 

 清領末期,鶯歌鎮和三峽、樹林、大溪等地成為茶葉和樟腦的集散地,商業機能發達,行旅輻輳。當時鶯歌鎮境內主要的聚落群位於鶯歌石、二甲九、橋子頭、尖山莊、南靖厝、大湖等地區。其中二甲九和橋子頭地區因有河運之便,加上其所在的河岸平原地形平坦,幅員寬闊而完整,故而聚落分布較為密集,構成鶯歌鎮內規模較大之聚落群。

  

圖像1-2.2  臺北縣鶯歌鎮河岸平原地形與聚落
資料來源:鶯歌鎮公所提供
 

二、日治時期

 明治年間,二甲九、橋子頭、南靖厝、鶯歌石、大湖與尖山為鶯歌鎮內規模較大的聚居地,其餘地區住居較為稀疏。昭和年間,上述地區仍為鎮內較具規模之聚居地,故當時鎮境共劃分為鶯歌、尖山、大湖、南靖厝、橋子頭、二甲九以及阿南坑等區。惟,歷年來鐵路、公路和輕便軌道等陸運設施的增築,以及煤礦開採、陶瓦燒製等產業的活絡,吸引了諸多外地移民至鎮內定居,不僅使得當時原有的聚落更加發展,且聚落的空間分布範圍大致上也以既存的聚居區為核心,沿著交通線向外擴大。

 此外,鐵路車站所在的鶯歌鎮中心地區和地處鎮內道路與輕便軌道網絡輻合中心的尖山埔地區,在陸運成為本鎮主要對外交通系統後,區內經濟活動繁盛。昭和6年(1931)日殖民政府推行工業化運動,嗣後鶯歌的窯業逐步資本化、機械化和專業化,窯業分布密集的尖山埔及其鄰近地區發展愈發快速。相對之下,早期倚水運而起的二甲九和橋子頭地區因河運衰微,又居鎮內陸運網絡之末段,發展速度呈現趨緩之態。

三、戰後

 戰後,在日治時期的聚落發展基礎上,鶯歌鎮中心與尖山地區、二橋地區,約涵蓋今之同慶里、建國里、中鶯里、南鶯里、永昌里、西鶯里和北鶯里南部、尖山里中部和東北部、二橋里東側之一小部分,形成鎮內最主要的核心聚居區。民國50至70年代本鎮陶瓷業發展的極盛期,此區亦是鎮內陶瓷工廠分布最為密集之處,產業與聚落發展緊密地相互關連。核心聚居區於民國59年公告實施鶯歌都市計畫,歷經民國71年和民國86年兩次通盤檢討,目前規劃以陶瓷生產製造和文化觀光休閒為日後的發展主軸。

 核心聚居區往西北延伸,即永吉、鳳祥、鳳鳴、鳳福等4里沿鶯桃路兩側地帶,在民國70年代後工廠和人口成長快速,雖然發展時間較晚,但建成地的面積擴張顯著且範圍完整,近期已具相當程度的聚居規模。鶯桃路兩側地帶屬鳳鳴地區都市計畫範圍,於民國74年公告實施,民國82年進行通盤檢討,其發展角色定位為工業型居住都市。

 早期發展的橋頭、二甲地區、南靖地區和大湖、中湖地區,其聚落區範圍迄今雖亦有擴大,但聚居地在空間上仍多呈不連續的區塊分布,故未劃入都市計畫範圍。


第二節 交通

壹、河運

一、清領時期

 清領時期,大漢溪(舊稱大嵙崁川)可行舟楫之河段上達今桃園縣大溪鎮,與本鎮隔溪相望之三峽是河運中繼站、臺北盆地西南邊緣山麓地帶的物資集散中心。同治年間,自大溪經三峽、樹林、土城、板橋、新莊、臺北市之艋舺與大稻埕、淡水等地間的河運已有發展,船隻往返可謂頻繁。[48]本鎮生產之物資,如茶葉、陶器等,亦由渡船運送至三峽市集,部分在此地藉大漢溪河運向外輸出。

二、日治時期

 據《臺北廳志》記載,日治初期大漢溪自新溪洲庄(今日石門水庫溢洪道一帶之沙洲地)與大稻埕(今臺北市大同區)間,約40公里之河段可通行載重10石至20石之紅頭船,新溪洲庄以上約20公里的河段則能通行小舟。昔日紅頭船以貨運為主,自上游載運木材、木炭、樟腦、茶葉河運等山產下至臺北,船隻回航時因逆水行舟,必須利用風及用人力拖拉、推送,若再遇逆風,回航更加費時困難。

 明治32年(1899),西部縱貫鐵路進行臺北至桃園間的改線工程,改線之鐵路通過本鎮。明治42年改線工程完工後,本鎮陸運條件益顯便利,物資運輸對於河運之依賴程度無可避免地與日俱降,也使得爾後三峽地區之客、貨逐漸轉由鶯歌進出。大正8年(1919)時桃園大圳興建,大正14年竣工通水,大溪上游之大漢溪水大量被引取用以灌溉,致使下游河道水量大幅減少,大漢溪河運之環境條件不復往日,但小型溪船仍可通行,大正年間本鎮境內有渡船口三處(圖1-2.2),一處位於南靖厝,與三角湧渡船口對渡,另兩處位於二甲九地區,與鳶山地區對渡,及第一渡船頭與第二渡船頭。昭和年間,隨著陸運路線的普遍開闢,大漢溪水運日趨衰微,一般貨運多數未利用河運。鶯歌、樹林地區的船隻數量萎縮,且以採取砂石或渡船之用為主,其時有鳶山渡船往返於二甲九與三峽間,本鎮境內僅存二甲九渡船口(第一渡船頭)一處。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船隻數量更減。

三、戰後

戰後大漢溪因取水增加,導致溪水量竭,河道淤積日甚,加上公路大量修築,陸運發達,民國40年代時,除渡船、竹筏外,已無舟楫通行之利。位於今鳶山堰壩址下游附近的二甲九渡口當時為本鎮境內的唯一渡船口(表1-2.2),仍是三角湧往二甲九、橋子頭、中庄、缺仔、大嵙崁方面必經之渡口。由於二甲九附近之大漢溪河床較為寬闊,築橋時間最遲,故船渡功能得以持續較長。民國50年,三鶯橋(三鶯大橋前身)為洪水所沖毀,公路主管單位曾臨時搭建三鶯便橋替代,但為了避免便橋於颱風季時被洪水沖失而致災,故遇第1次颱風警報即拆除便橋,無橋可行期間則是靠二甲九的渡船維續交通。

 

貳、輕便軌道

 日治初期為運輸軍用物資,曾敷設軍用輕便軌道,以人力推動臺車行駛,又名輕便車,明治41年起,軍用輕便軌道逐漸撤廢。日治中期,大嵙崁溪河運條件不若往昔,道路網絡雖然已有發展,但汽車運輸尚未普及,私設之輕便軌道與輕便車便成為短程客、貨運輸的重要交通系統。

 大正3年底,鶯歌石至三角湧間的輕便軌道通車,為當時本鎮境內第1條輕便軌道路線,路線長2.2哩,最早為日人岡今吉經營,大正7年由臺灣人士李運進接手續營,本段輕便軌道之後成為三峽居民與物資至鶯歌轉運的主要交通線。

 大正8年,成福輕便軌道公司向李運進收購三角湧至鶯歌石間軌道、附屬設施與營業權,年底成福至大寮地間的軌道鋪設完竣,大正9年年初加入營運,成為全長6.9哩之三峽線,同年並增設鶯歌至中庄間的中庄線,路線長4.5哩。成福輕便軌道公司於大正5年8月成立,係為開發山區產業,興築三角湧與成福間輕便軌道而設,大正7年三角湧-成福段完工營運,與鶯歌石至三角湧線相接。

 大正10年,海山輕鐵株式會社收購成福輕便軌道公司,鶯歌至大寮間軌道繼續營運,名為成福線,且獲得尖山與中庄間之中庄線長3.2哩軌道的鋪設許可,大正11年中庄線軌道鋪設完成並開始營運,大正12年尖山至鶯歌驛之貨物線軌道0.5哩獲准鋪設,專用以運送貨物,主要應是為了運送尖山地區生產的尖山瓦和陶製品所設。

 昭和3年(1928),大寮至竹崙之延長段軌道獲准鋪設,成福線路長增為8.1哩。昭和9年,尖山至二甲九之二甲九線1.9公里與尖山至大湳的大湳線2.2公里加入營運,中庄線未見運駛。昭和13年,原海山輕鐵株式會社之二甲九線和大湳線,分別改列名為臺灣製糖株式會之二甲九線與尖山線。此外,昭和年間為運送兔仔坑的煤礦,由兔仔坑經蕭厝坑、中湖、大湖至鶯歌也有專用之輕便軌道(圖1-2.2)。

 上述各線中,以鶯歌至三峽間之路段最為繁忙,收入最多,其運送之貨物以煤炭、木材、米、茶等比率最高(附錄1-2.1、附錄1-2.2)。

 日治後期,由於汽車運輸漸起,其機動性與運時條件均較輕便軌道之臺車為佳,輕便軌道營運所受之衝擊日增。戰後本鎮的公路條件提升,汽車運輸愈趨發達,效益相對較低的輕便軌道因此逐步撤廢。民國40年,三峽軌道股份有限公司接辦成福線輕便軌道之營運(表1-2.3),但貨運量與日治中期相較已大幅衰減,至民國45年(1956),曾是客、貨交通往返最為頻繁之三峽至鶯歌段的輕便軌道遭到拆除後,本鎮輕便軌道的營運可謂終結,而其餘各線軌道也於民國50年代至70年代間陸續拆除。

 

參、道路與公路運輸

一、清領時期

 清領前期之道路大多因拓墾而形成,由墾戶或地方士紳集資募工進行開闢、拓寬和修護。當時道路規模不大,主要供行人、挑夫和牛車所行,以便利其在聚落間之往來。[49]康熙晚期,本鎮所在之海山地區已有道路可向西南通新竹,向東北通往臺北盆地內。乾隆年間,至海山地區開墾之移民日多,道路也漸次興築。

本鎮內最早出現的道路,應以乾隆12年(1747)墾首張敦仁召集墾丁、庄民修闢三角湧(今三峽)經鶯歌石(本鎮)至桃仔園(今桃園)一線為是,路寬3尺、路長20清里(約等於10公里)。乾隆17年,張敦仁開闢橋子頭至鶯歌間的道路,路寬3尺、路長15清里;乾隆18年,蕭朝定等召聚佃民開築大嵙崁(今大溪)經缺仔庄、中庄至橋子頭之道路;乾隆20年,墾首張必榮、吳濟盛、馬紹文等人自南靖厝開闢經柑園、樹林至枋橋(今板橋)之道路,路寬3尺或1丈5尺、路長18清里;乾隆24年由陳金定、廖張江等人繼續開闢經二甲九、循鳶山麓至三角湧道路,路寬3尺,道路延長21清里。[50]至此,本鎮聯絡三峽、樹林、桃園、大溪等鄰近鄉鎮之對外道路已粗具雛形,也成為日後本鎮道路網絡發展之基圖。

二、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本鎮往桃園、大溪、三峽、樹林道路皆已連通,主要道路網絡發展已臻成形,大致以尖山埔地區為中心向外輻散,當時鎮內主要之道路包括4條州指定道路和5條庄道路(圖1-2.3)。

(一)州指定道路

 州指定道路是本鎮通往他州的重要幹線,包括大溪-鶯歌間道路、鶯歌-桃園間道路、鶯歌-三峽間道路和樹林-鶯歌間道路。

 大溪-鶯歌道路:大致為今日中正二路、中正三路一線。此路為大溪、中庄、橋子頭、二甲九、尖山等聚落之居民通往臺北的重要道路,亦是日用品和糧米運輸必經之路,交通量大。明治39年鶯歌至中庄間之路段進行修改工程,後有輕便鐵路之鋪設和汽車通行。歌與大溪兩地間的公共汽車運輸,大正13年由大鶯自動車株式會社經營,昭和3年讓渡予桃園軌道株式會社。

 鶯歌-桃園道路:大致沿今鎮內之鶯桃路與桃園之桃鶯路。本路提供本鎮大湖與桃園市大湳兩地居民之日用品與產米輸出之用,桃園端可與縱貫道路相接,大正2年拓寬工程完竣後,交通量增大。

 鶯歌-三峽道路:大致沿行今國慶街、文化路、三鶯大橋接三峽鎮之中山路,本路為鶯歌和三峽間之重要道路,本鎮經三峽進出物資藉此運輸。明治38年,以乾隆12年張敦仁所開舊路為基礎進行修築拓寬工程,並進行局部改線、取直,等級達3等路線,大正10年再修築拓寬,昔日每年用路人數計有20餘萬人,惟因跨越大漢溪,遇河川氾濫時常毀損中斷,迨海山輕鐵公司鋪設輕便鐵道,此線之交通功能方更便利。

 樹林-鶯歌道路:約是今日鎮內之中正一路與樹林市之中山路。本道路興築前,樹林山子腳至鶯歌間無可供人行之道路,為解決此一交通阻礙,利於庄治和地方產業發展,遂有本道路之開闢。樹林-鶯歌間道路北通樹林、新莊,延至臺北,西與鶯歌石-枋橋道路、鶯歌-桃園道路和鶯歌-大溪道路相匯,是通往他州的重要道路。道路工程分鶯歌至牛灶坑、牛灶坑至山子腳和山子腳至樹林3段進行,總工程於昭和8年完工。[51]

(二)庄道路

 庄道路為當時本鎮庄內的主要聯繫線,包括南靖厝-石頭溪道路、橋子頭-二甲九道路、鶯歌-大湖道路、大湖-桃園道路和大湖-龜山道路。

 南靖厝-石頭溪道路:大致沿今三鶯路、樹林市柑園街一線。本道路係鶯歌石-枋橋道路之一部分,以乾隆20年張必榮等人所闢路線為基礎,是當時鶯歌地區之要道,亦是柑園地區物資集散的路線之一。

 橋子頭-二甲九道路:沿今日之中正三路335巷、二甲路、環河路而行。此線為二甲九地區物資出入必經之路,路寬5米,路長近4公里,路端接二甲九渡船口。

 鶯歌-大湖道路:約是今日鎮內的中山路、大湖路。本道路中大湖至崁腳路段係為紀念大正12年日皇太子到臨而大幅改善原有舊路所成,工程於大正13年完竣,後屢經修護。

 大湖-桃園道路:大致沿行今日鎮內之大湖路、國際一路、國際二路一帶,本線為大湖地區居民至桃園必經之路,亦是大湖地區物資集散之要道。

大湖-龜山道路:大致為今日鎮內之中湖街與龜山鄉之湖山街,此路曲折彎行,聯絡本鎮大湖地區與桃園縣龜山鄉,並與改線前通過龜山的縱貫鐵路連接。[52]

三、戰後

 戰後本鎮之道路在日治時期既有之基礎上賡續發展,除原有道路條件之提升外,道路客運系統也日益發達,而近年通過本鎮之國道3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與國道2號桃園內環線的完成,則使本鎮區域性的對外交通更為便利。

(一)主要幹道

1.地區性聯絡道路與鎮內主要道路

 目前本鎮對外之地區性聯絡道路及鎮內之主要道路包括鶯桃路、尖山埔路、國慶街、文化路、福德一街、中正一路、中正二路、中正三路、八德路、中山路、大湖路、西湖路、中湖路、東湖路等(圖1-2.4)。

 鶯桃路、尖山埔路、國慶街之南段、文化路之南段:屬110號縣道之部分,其往東南經三鶯大橋越大漢溪通三峽鎮(尖山埔路以南之國慶街路段、國慶街以南之文化路路段),可接福爾摩沙高速公路三鶯交流道,往西北經鳳鳴地區通桃園縣桃園市(尖山埔路、鶯桃路)。110號縣道係中山高速公路完成後,為充分發揮高速公路運輸效能,臺灣省公路局配合新建及拓寬連絡公路,於民國71年起辦理110號縣道之路幅拓寬工程,嗣後成為聯絡桃園縣大園、桃園、臺北縣鶯歌、三峽、新店的主要幹道。文化路上之三鶯大橋橋長540公尺,橋寬7.5公尺,其前身為三鶯橋。民國50年時三鶯橋被洪水所沖毀,後公路主管單位先行搭設三鶯便橋作為替代之用,此橋於民國57年2月開工重建,民國58年10月完工。民國73年,三鶯橋被洪水沖毀部分橋段,方修復,翌年秋季又因洪水而損壞,民國75年重建竣工,但旋即再因石門水庫洩洪而沖毀,重修至8月通車。民國79年基於承載北部第二高速公路車流量的考量,增建與原橋平行之同寬鋼筋混凝土橋,次年通車。尖山埔路早期陶瓷窯場密布,民國70年代工廠移出後,逐步轉型成為商店街。

福德一街:屬110號縣道乙線之部分路段,於鳳鳴國中西南側與110號縣道相接,其往西南通桃園縣八德市,可接國道2號大湳交流道。

中正一路、文化路鶯哥橋附近路段、中正二路之東段、八德路、中山路之東段、國慶街之中、北段:屬114號縣道之部分,其往東沿山子腳山塊丘陵南麓通樹林市(中正一路與中正二路間、鶯哥橋附近之文化路路段、中正一路),往西經尖山一帶通桃園縣八德市(八德路以東之中正二路路段、八德路)。114號縣道為聯絡桃園縣新屋、中壢、八德以及臺北縣鶯歌、樹林、板橋之主要幹道。

中山路、大湖路、西湖路:鎮中心與大湖、中湖、鳳鳴地區間的重要聯繫道路,大湖路向西北續行出本鎮後可至桃園縣桃園市。

中正二路之西段、中正三路:鎮中心與尖山、二橋地區間主要聯繫道路,往西可通桃園縣大溪鎮。

中湖路、東湖路:中湖與東湖地區之聯外道路,中湖路西與大湖路相接。

文化路之東北段:聯絡北鶯、中鶯和南鶯三里,鶯歌鎮公所與鶯歌車站位於本路段上。本路段係鶯歌鎮較早形成的商業市街,史蹟分布密集。

2.國道

 中山高速公路(國道1號)於民國67年通車後,交通流量日增,晚近負載已現飽和之象,民國72年交通部提出北部第二高速公路興建構想,民國73年進行可行性研究和臺北-鶯歌段之規劃,全線之計畫路線北起汐止,南迄新竹,包含主線、桃園內環線(國道2號)和臺北聯絡線,其中主線自三峽鎮進入本鎮二甲里,經二橋里往西至桃園縣大溪鎮,桃園內環線由二橋里北側進入本鎮,往南與主線匯接於鶯歌系統交流道。

 民國76年北部第二高速公路動工興築,民國82年中和至新竹路段分次通車,民國85年北部第二高速公路主線通車,提升了本鎮與北部區域內其他地區間的交通聯繫機能,民國86年桃園內環線通車,藉由其與中山高速公路的連接,本鎮對外之中、長程交通便利性增加。北部第二高速公路動工翌年,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亦開始推動,民國93年第二高速公路主線全線通車,命名為福爾摩沙高速公路,本鎮亦成為全島之中、長程公路幹線上的重要節點之一。

圖像1-2.3  臺北縣鶯歌鎮內之鶯歌交流道 資料來源:鶯歌鎮公所提供

 (二)公路客運系統

1.營運公車

 日治時期的汽車客運會社,於戰後先改組為公、商合營公司,民國36年臺灣省公路局接收臺北近郊的汽車客運公司進行營運,嗣後增闢行經本鎮的三峽─桃園線。民國58年至民國63年間,公路局依循政府交通政策,將局部路線以借道或共營方式,交由民營客運公司經營,部份縣鄉道支線則給予專營。原臺灣省公路局的三峽─桃園線由桃園客運公司續營,途經本鎮。另三峽汽車運輸合作社尚營運三峽─鶯歌與鶯歌─樹林兩線。民國63年三峽汽車運輸合作社讓售予臺北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並更名為三峽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6年再更名為海山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當年營運之路線中三峽-樹林線與臺北-竹東線行經本鎮。

 發展至今,目前行經本鎮境內之營運公路客運線包括大溪-鶯歌線、桃園-中湖-三峽線、三峽-尖山-桃園線、702線、917線與833線三鶯假日文化巴士。國道客運雖有往來福爾摩沙高速公路鶯歌路段與桃園內環線者,但並未在本鎮境內設停靠站。

 大溪-鶯歌線:由桃園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所營運,行駛桃園縣大溪鎮與本鎮間,鎮內停靠站主要沿中正三路、尖山路、文化路設置(附錄1-2.3),平日每天往、返程各11個班次,假日每天往、返程各10個班次。

桃園-中湖-三峽線:由桃園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所營運,行駛桃園縣桃園市與三峽鎮間,經本鎮之中湖、鎮中心地區,鎮內停靠站主要沿大湖路、中山路、中正一路、文化路設置(附錄1-2.4),每天往、返程各11個班次。

 三峽-尖山-桃園線:由桃園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所營運,行駛桃園縣桃園市與三峽鎮間,經本鎮之尖山、鎮中心地區,鎮內停靠站主要沿鶯桃路、建國路、國慶街、文化路設置(附錄1-2.5),每天營運時間約16小時,間隔10分鐘至25分鐘一個班次。

702線:由臺北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所營運之聯營公車線,行駛三峽鎮至臺北市區間,沿途經鶯歌鎮、樹林市和板橋市,本鎮境內停靠站主要沿文化路、國慶街、中正一路設置(附錄1-2.6),平日每天46個班次,假日每天28個班次。

 917線:由臺北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所營運之聯營公車線,行駛於本鎮與土城市捷運永寧站間,本鎮境內停靠站主要沿文化路、中正一路、建國路、光明街、育英街、國慶街設置(附錄1-2.7),平日每天16個班次,假日每天13個班次。

 833線三鶯假日文化巴士:由臺北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所營運,僅假日行駛,以服務遊客為主要目的,分鶯歌線與三峽線,每日13個班次,兩線均以陶瓷博物館為起、迄站,前者繞行鎮境之內,後者則往來本鎮與三峽鎮間,其中三峽線於本鎮境內之停靠站亦即起、迄站,鶯歌線停靠站主要沿文化路、中正一路、建國路、永新街、尖山埔路設置(附錄1-2.8)。

2.免費鎮民公車

 為提升本鎮交通之便利性與服務機能,除既有之營運公車外,本鎮於民國93年3月1日起另開辦「免費鎮民公車」,[53]陸續闢設長庚醫療線、恩主公醫療線、國際新城線、鳳吉理想線與二橋建德線等5條鎮民免費公車路線。前3條路線部分路段行經鎮外地區並設有停靠站,具對外聯繫之功能,後兩條路線則為鎮境內之交通聯繫。

 長庚醫療線:長庚醫療線聯繫本鎮與長庚醫院之林口總院、桃園分院(附錄1-2.9),每日往、返程各4個班次。

 恩主公醫療線:恩主公醫療線聯繫本鎮與三峽鎮恩主公醫院、土城永寧捷運站,每日往、返程各8個班次,其中以三峽鎮恩主公醫院為起、迄點者各5班,以土城永寧捷運站為起、迄點者各3班,鎮內停靠站主要沿文化路設置(附錄1-2.10)。

 國際新城線:國際新城線以提供鶯歌車站與中湖、大湖、鳳鳴地區間往來的交通服務為主,然可對外聯繫桃園縣龜山鄉臺北監獄附近地區,本線採對開之甲、乙兩線運行,每日共計24班次,甲線15班,乙線9班,停靠站主要沿文化路、中山路、大湖路、中湖路、東湖路、湖山路、國際二路、西湖路、光明街設置(附錄1-2.11)。

 鳳吉理想線:鳳吉理想線採循環方式繞行鶯歌車站至鳳鳴地區間,每日共計24個班次,停靠站主要沿文化路、國慶街、尖山埔路、鶯桃路、永明街、鳳鳴路、永和街、鳳吉一街設置(附錄1-2.12)。

二橋建德線:二橋建德線採循環方式繞行鶯歌車站至二橋地區間,每日共計24個班次,停靠站主要沿文化路、中正一路、尖山路、中正三路、二甲路、國中街設置(附錄1-2.13)。

圖像1-2.4  臺北縣鶯歌鎮內之免費鎮民公車 資料來源:鶯歌鎮公所提供

 

肆、鐵路

一、日治時期

 清領時期臺灣鐵路總局敷設的縱貫鐵路線並未經過鶯歌地區。明治32年臺北設置臨時臺灣鐵道敷設部,同年4月研議臺北至桃園間的路線改良並進行測量,此線由臺北城經艋舺、越新店溪接板橋,跨大嵙崁溪至樹林庄、山子腳庄、茶山庄、鑿隧道通鶯歌石庄,再轉大湖庄至桃仔園車站與舊線連接,在鎮內路段大體沿今中正一路、中山路、西湖路、大湖路而行,車站站址設於今鶯歌派出所對面,為木造式站房,稱鷹哥石驛。明治42年改線工程竣工之後,本鎮始得以利用鐵路運輸系統與外地往來交通。

 縱貫鐵路線由鶯歌至桃園間的大湖路段坡度較大,故經常發生事故,大正6年一列南下列車因為超重而造成13名乘客死亡的重大車禍,是以路線也再次進行局部改線,沿今中正一路、文化路進入尖山埔,繞行尖山里與永昌里交界,於西湖路處於舊線相接,大正9年車站遷移至現址,改稱鶯歌石驛,大正11年改善工程完竣(圖1-2.5),改線後坡度由原來的1/60降為1/100。大正12年,原有2股道之鶯歌車站增設第3股道,翌年再設石碴線。大正15年,茶山隧道附近之改良工程完成,鶯歌車站又設貨物第1、2股道,並增設裝煤線1股。昭和4年鶯歌至桃園間雙向工程完成。昭和5年山子腳至鶯歌間的雙向工程完成,臺北至竹南段改為複線運轉,鶯歌車站再增設裝煤線1股。

 鐵路線的經過使得鶯歌地區的交通更趨便利,成為臺北盆地西南山麓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日治時期鶯歌站的貨物運輸量持續上升,曾一度位列全臺第2大運輸站,當時受鶯歌和三峽地區礦業發展的影響,輸出之物資以煤炭為大宗,而輸入物資則以米所佔的比率最高。

二、現代

 民國55年,原為木造建築的鶯歌車站,經久年之蟲蛀腐朽不堪繼續使用,遂改建為水泥站房,民國74年增設中興1號專用側線,民國89年為配合當地陶瓷觀光和運輸業務而改建新站,於民國92年1月24日落成啟用,為具兩座島式月臺的跨站式站房,主站體位於鐵路上方。

圖像1-2.5  臺北縣鶯歌車站

 在目前鶯歌鎮內尚無國道客運營運站的條件下,鐵路乃是本鎮對外中、長程公共運輸的重要幹線。鶯歌車站因屬2等站,停靠之最高列車等級為莒光號,一般期間每星期停靠的總車次計97班,其中下行車次每日5班或6班,上行車次每日8班或9班。以擔負中、短程運輸服務為主之復興號與區間車,乃本鎮通勤臺北與桃園間居民之重要交通工具,一般期間每星期於本鎮停靠的總車次計934班,上、下行車班數各半,上行線合計平日每天68班,假日每天63班或64班,下行線合計平日每天亦有68班,假日每天62班或65班(表1-2.4),堪稱便利。

 未來因應鳳鳴地區居民的通勤需求,提升運輸效能,並藉以帶動都市計畫區的發展,本鎮境內將新增鳳鳴簡易車站,其設置於大湖路、永和二街與西湖路路口,為一島式、一岸壁式月臺的3股道地下車站。

 


卷一  地理篇  參考及引用書目

 

一、漢文

(一)原始資料與官方出版品

 

  1. 內政部地政司編,《臺灣地區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桃園(經建四版)》,臺北:內政部地政司,2003年。
  2. 內政部地政司編,《臺灣地區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樹林(經建五版)》,臺北:內政部地政司,2003年。
  3.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編,《氣候資料年報-地面資料》,民國86至95年版,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1998-2006年。
  4.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編,《氣象報告彙編》,第4篇,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1982年。
  5.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編,《氣象報告彙編》,第5篇,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1992年。
  6.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編,《氣象報告彙編》,第6篇,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02年。
  7.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編,《中華民國空氣品質監測年報》,民國90至94年版,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2至2006年。
  8. 盛清沂,《臺北縣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年。
  9. 經濟部水利署,《中華民國九十四年臺灣水文年報第二部份-河川水位及流量》,臺北:經濟部水利署,2006年。
  10. 經濟部水利署編,《臺灣水文年報》,民國94年版,臺北:經濟部水利署,2005年。
  11.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編,《臺北縣鶯歌鎮「老寶貝搶答」文化資產參考資料》,臺北: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07年。
  12. 臺北縣政府,《臺北縣災害防救計畫》,臺北:臺北縣政府,2002年。
  13. 臺北縣政府,《臺北縣統計要覽》,臺北:臺北縣政府,1951~2007年。
  14.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臺灣堡圖(上冊)》,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

 

(二)專書(含論文集)

 

  1. 今澤正秋著,古舜仁、陳良存譯,〈鶯歌鄉土誌〉,《臺北州街庄志彙編》,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2. 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出版社,1996年。
  3. 何春蓀,《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86年。
  4. 林朝棨,《臺灣省通志稿》,卷1,土地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年。
  5. 林朝棨、周瑞燉,《臺灣地質》,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4年。
  6.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1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
  7. 范光龍、林國龍、張毓堯,〈臺灣聖嬰現象與降雨量的關係〉,《2004年海洋科學成果發表會摘要論文集》,2004年。
  8. 張挺立、賴守婉、劉政和,《鶯歌巡禮》,臺北:鶯歌鎮公所,1995年。
  9. 許雪姬主編,《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
  10.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11. 游以德、張慶源,《北部區域第二高速公路定線後環境影響評估-環境保育配合對策:附錄》,臺北: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1988年。
  12. 楊鵬飛,《臺灣區鐵道古今站名詞典》,臺北:中正書局,1999年。
  13.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14. 劉昭民,《臺灣的氣象與氣候》,臺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6年。

 

(三)論文(期刊、學位、研討會論文)

 

  1. 王昇文,〈鶯歌歷史散步〉,《北縣文化》,51期,1997年。
  2. 王執明、鄭穎敏、王源,〈臺北盆地之地質及沉積物研究〉,《臺灣礦業》,30卷4期,1978年。
  3. 朱錦江、柯文雄、許晃雄,〈臺灣降水變化研究回顧-氣候分區、降水與東亞大氣環流之關聯〉,《全球變遷通訊雜誌》,36期,2002年。
  4. 吳建民,〈臺北盤地地下水開發與地層下陷〉,《礦業技術》,27卷3期,1989年。
  5. 張伯宇,〈瑞芳鎮的自然環境〉,《北縣文化》,53期,1997年。
  6. 陳芳惠,〈桃園臺地的水利開發與空間組織的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5期,1979年。
  7. 蔡蕙如,〈與鄭成功有關的傳說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8. 鄧屬予、袁彼得、陳培源、彭志雄、賴典章、費立沅、劉桓吉,〈臺北盆地沉積層的岩性地層〉,《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11期,1999年。
  9. 鄧屬予、劉聰桂、陳于高、劉平妹、李錫堤、劉桓吉、彭志雄,〈大漢溪襲奪對臺北盆地的影響〉,《師大地理研究報告》,41期,2004年。
  10. 蕭政宗,〈聖嬰現象與臺灣地區降雨量之相關分析〉,《農業工程學報》(台北:中國農業工程學會),2000年。
  11. 賴慈華、陳瑞娥、陸挽中、林燕初、黃智昭,〈臺北盆地水文地質鑽探之沉積環境與地質對比〉,《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年報》(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93年度,2005年。

 

二、日文

 

(一)原始資料與官方出版品

 

  1. 《臺北州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重印。
  2. 《臺北州統計要覽》,臺北: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20-1943年。
  3. 今澤正秋編,《鶯歌鄉土誌》,臺北:編者,1934年。
  4. 桃園廳,《桃園廳志》,桃園:桃園廳,1906年。
  5.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觀光のしおり》,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40年。

(二)專書(含論文集)

 

  1. 花井重次,〈臺灣桃園臺地の活斷層〉,《地理學評論》,6卷7號,1929年。
  2. 市川雄一,〈臺灣桃園臺地の礫層に就いて〉,《地理雜誌》,41卷,1929年。
  3. 富田芳郎,〈臺北盆地附近の通谷河流の爭奪に就て〉,《臺灣地學記事》,4卷11、12號,1933年。

 

三、報紙、網站資料

 

  1.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http://www.cwb.gov.tw/V6/index.htm, 2009年4月。
  2. 行政院內政部,http://placesearch.moi.gov.tw/search/index.php(臺灣地區地名整合檢索系統),2009年6月。
  3.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yingge.ceramics.tpc.gov.tw/zh-tw/Content.aspx?Para=Culture&Control=Visit_4(鶯歌文化觀光網),2009年6月。
  4. 臺北縣政府,http://www.dsc.tpc.gov.tw/diamap/(防災資訊網),2009年6月。
  5. 臺北縣政府主計處統計速報,http://www.bas.tpc.gov.tw/_file/1528/SG/21860/37131.html, 2009年4月。
  6. 鶯歌鎮公所,http://www.yingge.tpc.gov.tw/map02/98ahtm,2009年5-8月。

 

[1] 鶯歌鎮公所,http://www.yingge.tpc.gov.tw/html/AboutYingge-01.htm, 2009.05.30。

[2] 鶯歌鎮公所編,《鶯歌鎮誌》(臺北:鶯歌鎮公所,1979),頁1。

[3] 陳世榮,〈鶯哥石〉,收於許雪姬主編,《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頁1363。

[4]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頁340。

[5] 鶯歌鎮公所,http://www.yingge.tpc.gov.tw/html/Travel-02.htm, 2009.05.30。

[6] 蔡蕙如,《與鄭成功有關的傳說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頁32。

[7]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編,《臺北縣鶯歌鎮「老寶貝搶答」文化資產參考資料》(臺北: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07),頁6。

[8] 陳培桂著,《淡水廳志》,頁74。

[9]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頁87。

[10]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第1冊,頁289;張挺立、賴守婉、劉政和,《鶯歌巡禮》(臺北:鶯歌鎮公所,1995),頁38;王昇文,〈鶯歌歷史散步〉,《北縣文化》,51期(1997),頁16-24。

[11] 連橫著,《臺灣通史》,頁769、771;陳宗仁,〈吳洛〉,收於許雪姬主編,《臺灣歷史辭典》,頁342-343。

[12] 連橫著,《臺灣通史》,頁812。

[13] 張挺立、賴守婉、劉政和,《鶯歌巡禮》,頁38;王昇文,〈鶯歌歷史散步〉,頁16-24。

[14] 行政院內政部,http://placesearch.moi.gov.tw/search/index.php(2009/03/18更新), 2009.06.18。

[15]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編,《臺北縣鶯歌鎮「老寶貝搶答」文化資產參考資料》,頁21。

[16] 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出版社,1996),頁108;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頁288。

[1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1冊,頁288;行政院內政部,http://placesearch.moi.gov.tw/search/index.php(2009/03/18更新), 2009.06.18。

[18] 行政院內政部,http://placesearch.moi.gov.tw/search/index.php(2009/03/18更新), 2009.06.18。

[19] 鶯歌鎮公所,http://www.yingge.tpc.gov.tw/map02/98area07.htm,2009.05.30。

[20]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1冊,頁288。

[21]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編,《臺北縣鶯歌鎮「老寶貝搶答」文化資產參考資料》,頁3。

[22] 張挺立、賴守婉、劉政和,《鶯歌巡禮》,頁68。

[23]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259;王昇文,〈鶯歌歷史散步〉,頁16-24。

[24] 王昇文,〈鶯歌歷史散步〉,頁16-24。

[25] 王昇文,〈鶯歌歷史散步〉,頁16-24。

[26] 張挺立、賴守婉、劉政和,《鶯歌巡禮》,頁45;王昇文,〈鶯歌歷史散步〉,頁16-24。

[2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1冊,頁289;張挺立、賴守婉、劉政和,《鶯歌巡禮》,頁37。

[28]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259。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1 冊,頁288-289。

[29]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1冊,,頁289。

[30]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編,《臺北縣鶯歌鎮「老寶貝搶答」文化資產參考資料》,頁20。

[31] 行政院內政部,http://placesearch.moi.gov.tw/search/index.php(2009/03/18更新), 2009.06.18。

[32]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289;行政院內政部,http://placesearch.moi.gov.tw/search/index.php(2009/03/18更新), 2009.06.18。

[33]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編,《臺北縣鶯歌鎮「老寶貝搶答」文化資產參考資料》,頁3。

[34]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編,《臺北縣鶯歌鎮「老寶貝搶答」文化資產參考資料》,頁20;行政院內政部,http://placesearch.moi.gov.tw/search/index.php(2009/03/18更新),2009.06.18。

[35] 以上各地名參見行政院內政部,http://placesearch.moi.gov.tw/search/index.php(2009/03/18更新),2009.06.18。

[36] 以上各地名可參見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編,《臺北縣鶯歌鎮「老寶貝搶答」文化資產參考資料》,頁20-21。

[37]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259;張挺立、賴守婉、劉政和,《鶯歌巡禮》,頁42。

[38] 陳國章,《臺灣地名辭典(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7),頁168。

[39] 張挺立、賴守婉、劉政和,《鶯歌巡禮》,頁42。

[40] 張挺立、賴守婉、劉政和,《鶯歌巡禮》,頁41。

[41]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yingge.ceramics.tpc.gov.tw/zh-tw/Content.aspx?Para=Culture&Control=Visit_4(2009/06/10更新),2009.06.30

[42] 張挺立、賴守婉、劉政和,《鶯歌巡禮》,頁41。

[43] 以上地名參見行政院內政部,http://placesearch.moi.gov.tw/search/index.php(2009/03/18更新),2009.06.18。

[44]行政院內政部,http://placesearch.moi.gov.tw/search/index.php(臺灣地區地名整合檢索系統)(2009/03/18更新),2009.06.18。

[45]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編,《臺北縣鶯歌鎮「老寶貝搶答」文化資產參考資料》,頁20。

[46] 李幸芳,《鶯歌鎮陶瓷產業對都市空間發展型態變遷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頁30。

[47] 王昇文,〈鶯歌歷史散步〉,頁16-24。

[48]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303。

[49]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297。

[50]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297。

[51]以上道路名稱參見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297-302。

[52]以上道路名稱參見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300。

[53] 鶯歌鎮公所編,〈臺北縣鶯歌鎮民代表會第十七屆第四次定期大會施政總報告〉(臺北:鶯歌鎮公所,2004),頁27。

閱讀 : 17175
https://www.沃華科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