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26 四月 2016 00:23

鶯歌鎮志:【卷七 生活篇】第一章 宗教與禮俗

卷七  生活篇                 

 

第一章  宗教與禮俗

 

第一節  宗教信仰

 

壹、信仰的發展與變遷

 臺灣的宗教信仰與早期漢人的開發史息息相關,漢人來臺開墾而逐漸形成的聚落,通常會供奉祖籍地的神祇,因此祭祀圈具有地緣或血緣的性質。而隨著地方的發展與時代變遷,會不斷產生新的信仰以及傳入新的宗教,最後呈現多元並陳的現象。以下依時代的順序,探討鶯歌鎮宗教信仰的發展與變遷。

一、清代

 鶯歌地區的民間信仰起源於清代的漢人移民,康熙24年(1685),泉州人陳瑜到南靖厝莊一帶開墾,至乾隆26年(1761)時移民越來越多,逐漸佔領原住民的土地,進而開拓了尖山、大湖、潭底、三角埔、彭厝、山子腳等地。[1]

 乾隆32年,三角湧、石頭溪、海山口、鶯歌石、二甲九、橋仔頭、中庄等安溪人商議建廟,奉祀祖籍神明清水祖師,祭祀圈橫跨今三峽、鶯歌、樹林及大溪。[2]

 安溪人除了信仰清水祖師外,還有「尪公」信仰,尪公是指保儀大夫和保儀尊王,傳說尪公具有驅除蟲害、保護禾苗、除寇禦亂的能力,使得早期的開墾者紛紛加入奉祀,包括現在的景美、木柵、大安、古亭、北投、淡水、深坑、石碇、鶯歌等地的人民從清代起,都非常重視尪公的遶境出巡。[3]

 觀音佛祖也是早期移民的重要信仰,鶯歌東南部信奉由八股輪祀的神明會-「八股媽」,由北市龍山寺分香而來,信徒多是泉州晉江、南安、惠安3縣移民。[4]而鶯歌西北部的大湖地區則信仰龜山壽山巖觀音寺的「嶺頂觀音媽」以及林口竹林山寺的「十八手觀音媽」,也是輪祀組織。[5]這些早期移民社會所自然形成的祭祀圈,往往能通過後來行政區劃分割的考驗,經過世代的傳承仍自成一格。

 

二、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臺灣的宗教活動,除了到末期推展皇民化運動以外,基本上是採取順應臺灣舊慣信仰的原則,不但未加干涉,官員甚至還親自參與廟宇的建醮活動以籠絡地方仕紳,達到穩固統治的作用。所以在官方的報紙《臺灣日日新報》上,可以看到臺灣各地很多迎神賽會的盛況報導,如大正13年(1924),鶯歌福德祠舉行慶成醮,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海山郡鶯歌庄鶯歌。自大正十年募捐建築福德祠。業經告竣已久。今乃定

      于舊曆十二月六日。欲舉慶成醮事。謀唱者乃陳裴然陳綿春陳清波陳義方

      林加自等。現經著手募捐。屆期定有一番熱鬧也。[6]

 

    又如昭和3年(1928),鶯歌舉行祈安建醮,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鶯歌庄鶯歌地方有志倡起自去四日起。三日間。建設祈安清醮。即四日子

      時起鼓發表。五日夜放水燈丑時祀上天。六日夜普施孤魂。[7]

 

 昭和9年,鶯歌庄長今澤正秋纂修《鶯歌鄉土誌》將本地的信仰做較完整的記錄,這份資料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可以用來探討早期的信仰,也可以對照今日的現況,以了解本地宗教信仰的發展與變遷。《鶯歌鄉土誌》將當時「鶯歌庄」的信仰分為寺廟、齋堂、宗教團體3個部分。當時鶯歌庄的行政區包括現在的鶯歌鎮和樹林市,其內容如下:

(一)寺廟

 由上表得知,現今鶯歌鎮行政區內,當時寺廟的主祀神有觀音佛祖、三官大帝、福德正神,尤其以三官大帝與福德正神最多。對照同一年增田福太郎調查臺北州11個市郡,共524個寺廟的主神中,三官大帝總共有15個,海山郡就有7個,其中5個在鶯歌庄;福德正神總共有131個,海山郡只有11個,但鶯歌庄有7個。[8]對照今日的現況,兩者卻形成相反的發展,福德正神變成鶯歌最普遍的信仰,三官大帝卻有式微的情況。[9]

 

(二)齋堂

 齋堂是指在家人所建的佛堂,分為先天派、金幢派、龍華派,日治初期稱為「持齋宗」,後統稱為「齋教」。齋教因為在家修行的特色,與正統佛教不同,因此可以歸類為民間佛教的範圍。[10]

(三)宗教團體

 宗教團體是指,依臺灣舊慣所成立的信仰組織,包括神明會、祖公會、父母會、孝子會等。神明會是由讀書人、同業者、同鄉、同姓等身分相同者,以祭祀同一神佛的組織,其主祭者輪流選出,俗稱「爐主」。[11]茲將日治時期鶯歌庄宗教團體相關資料列表於下:

 當時,鶯歌庄民亦參與三峽清水祖師廟祭祀圈的字姓輪值,大正10年,輪到鶯歌各庄當值:

 

      海山郡三角湧街。有祖師公廟。原由該地各庄輪祭。本年為中庄橋仔頭二

      甲九尖山鶯歌各庄雜姓當值。故去六日由上各庄。備祭於廟前之大豚。共

      二百餘頭且有演劇其他餘興。殊呈盛況。[12]

 

    而每年的農曆2月1日,鶯歌庄會迎請北港媽祖與清水祖師遶境,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海山郡鶯歌。例年于來舊曆二月一日。恭迎請北港媽祖及清水祖師遶境。

      自數年前該地人士。極力鼓舞陣頭。以是近年來。極呈熱鬧。而本年該地

諸信士。尤為熱心奮發。踵事增華。屆期務以新奇制勝。現正赴三峽。桃

園。頂埔。各處。聘請音樂團南北管什音獅陣其他。以助屆期之盛會。是

日行列。全部定午前八時。到該地福德祠取齊。然後赴三峽長福岩迎請。

      聞其日有三峽及頂埔之子弟。欲在該地福德祠前開演。屆日必有一番之熱

鬧也。[13]

 

還有另一個字姓輪值的祭祀圈是「八股觀音」,昭和8年輪到鶯歌當值,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原海山堡八股觀音年祭。本年輪值鶯歌。月二日。在福德廟前。演唱梨園。

並屠殺牲豚百餘頭。重者六百餘斤。為一等賞沈昆山。二等賞王坪。三等

賞張石頭。是日觀客甚多。極呈盛況。[14]

 

    到了日治末期,因為戰爭的動員,當局推行「皇民化運動」,經由保甲組織提倡「生活改善」,開始介入民間信仰的行事,例如每年的農曆8月27日起到9月底,三峽與鶯歌民眾會迎請景美的保儀大夫遶境,到了昭和10年,當局認為過於鋪張浪費,決定召開祭典統一磋商會:

 

      海山郡下三峽及鶯歌住民素信仰景尾保儀大夫。歷年於舊曆八月二十七日

      起至九月末止。各部落輪流恭迎神像繞境。盛舉祭典冗費不少。故由生活

      改善實行主唱。月五日午後二時。集關係者一同。假鶯歌驛前鶯歌庄出張

      所內開祭典統一磋商會。聞方針乃欲定以警察官吏派出所為單位。順次輪

      流舉行云。[15]

 

三、戰後

 戰後鶯歌鎮的宗教信仰,除了延續清代與日治時期的傳統外,也新增了許多信仰,包括本地新發展的特殊信仰以及由外地傳來的一貫道、基督教等。綜合今天的現況,鶯歌的宗教信仰有3個特色:

(一)福德正神成為最普及的信仰

 鶯歌的土地公廟隨著時代持續增加,今日福德正神已是鶯歌鎮的最普遍的信仰。根據謝詩凌的調查,鶯歌68個民間信仰中,土地公廟就有53個,[16]百分比高達78%,顯示靠「泥土」發展產業的鶯歌,與土地關係之深厚,亦表現在精神文化的層面。

 (二)移民時期的信仰仍維持

清代移民時期的輪祀信仰,包括東南部的八股媽、三峽清水祖師、景美集應廟的尪公,西北部的龜山壽山巖觀音寺的嶺頂觀音、林口竹林山寺的十八手觀音。因此,要探討臺灣的宗教信仰,除了目前行政區內的信仰外,還必須注意雖然臺灣政治變遷快速,行政區經過多次的改革,但跨鄉鎮的祭祀圈仍通過時代的考驗存在於現代社會。

(三)戰後發展出的新信仰

臺灣的民間信仰會隨著各地的風土民情與傳說產生獨特的信仰,鶯歌鎮在戰後亦持續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信仰如碧龍宮與宏德宮。

碧龍宮俗稱「龜公廟」,其建廟緣起於民國34年(1945),鎮民曾明紅在建德山上工作,發現一塊背部有八卦圖形的龜形石,虔誠膜拜後,諸多靈驗。因此,初建小廟時,香客即絡繹不絕,常有外地信徒坐火車前來朝拜。因廟地過於狹小,地方仕紳遂有改建之議,推舉邱和成、林丕顯、黃月、曾火炎為籌建委員。因山勢陡峭,建材運送困難,一磚一瓦,皆由信眾一人一塊搬運上山,廟成命名為碧龍宮,主祀八卦祖師,即伏羲大帝。民國80年間,因建築老朽,再度重建,歷時5年餘完成,分為前後殿,前殿奉祀觀音佛祖、關聖帝君、天上聖母,後殿奉祀八卦祖師,於民國84年農曆9月28日,恭迎神駕昇龕晉座。[17]

宏德宮位於中正一路301巷入口處,為全臺第1座「孫臏廟」,民國59年由黃文端創建,屬私人廟宇。黃文端出身高雄縣,曾遇老先生授以五行,18歲北上開設道壇,一身技藝逐漸傳開。在孫臏祖師托夢指示下來到陌生的鶯歌,買下雜草叢生的煤礦場建廟,即今佔地兩千坪宏偉的宏德宮,該宮不收緣金,而以點燈、拜斗、安太歲的方式籌得經費。[18]

貳、信仰類別與設施

 臺灣的宗教信仰非常複雜,除了傳統認知的東方宗教如道教、佛教以外,還有民間信仰、新興宗教以及西方傳來的基督教各派教會。根據增田福太郎的分類,臺灣人原有的宗教是:道教、儒教和佛教。而佛教又分「出家佛教」與「在家佛教」(又名齋教)。基督教則有舊教的天主公教會(RomanCatholicChurch)和新教的長老教會(Preshyterianchurch)兩派,前者來自西班牙多明各派,後者來自蘇格蘭教會及加拿大教會。[19]

 這樣的分類雖然看似清楚,但實際的情況有其模糊地帶,原因在於扎根基層的民間信仰往往融合儒、釋、道的元素,呈現多元並陳的特性。而且隨著地方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又會不斷發展出新的信仰,具有地域的差異性。

 以本鎮為例,從清代移民開始,民間信仰的寺廟和神明會多是地緣或血緣形成祭祀圈,除了宗教信仰的功能外,還有社會組織的性質,有如非官方的「地方自治系統」,因此不能用單一宗教的概念去定義。尤其以道教與民間信仰的界線最為模糊。

 在佛教方面,戰後由大陸傳入中國佛教,中國佛教是指戰後隨著國民政府來臺,由中國佛教會建立傳戒制度的出家佛教。[20]而原本臺灣從清代傳承下來的民間佛教-齋教,主張在家人可以講經說法、可以傳戒皈依,並不被中國佛教會所接受,否定其為佛教的一支。[21]

 因此,齋教在戰後逐漸式微所留下的空缺,正好由另一個由性質相近的一貫道所取代,進而發展壯大。[22]一貫道曾歷經長期不被政府認可的階段,甚至被認為是「邪教」,直到民國76年才解除禁令,成為合法宗教。[23]本鎮一貫道有妙善堂,成立於民國65年,屬陳大姑組線發一崇德下臺北道場的公共佛堂。[24]

 在西方宗教方面,基督教於清末開港後傳入臺灣,主要是長老教會系統,臺灣長老教會有兩個源流,一是同治4年(1865)5月,英國長老教會派馬雅各醫生到南部傳教;二是同治11年加拿大長老教會派馬偕到淡水傳教。[25]同治12年,馬偕來到三峽傳教,[26]因此鶯歌的會友都到三峽聚會,但因每次聚會均要過大漢溪到三峽聚會,交通非常不便,民國40年由陳炳郁弟兄及楊致祥長老發起,於陳炳郁弟兄府上開始聚會。並請蕭安居、袁新枝、陳旺3位牧師義輪流主理禮拜。民國41年8月臺北中會派盧文獻傳道師前來牧會,並派李雅各牧師為首屆小會議長,成立鶯歌教會。由陳炳郁弟兄獻地,推黃賢為建堂主任委員,聘請蕭安居牧師為顧問到處募捐,民國42年7月禮拜堂建竣,民國51年10月組織董事會創設鶯光幼稚園。

 本鎮基督教還有真耶穌教會、貴格會、召會聚會所等派別。

 下表將信仰設施分成東方宗教與西方宗教兩大類,其中道教與民間信仰因為分別不易,所以放在同一表格,祭典日期以農曆表示。

一、東方宗教

(一)道教與民間信仰

(二)佛教與一貫道

 

二、西方宗教

 

 

第二節  歲時節慶

 

壹、年中行事

 臺灣民間社會的年中行事與寺廟祭典息息相關,而且時間的觀念仍以農曆為依歸,雖從日治時期即開始實行西方曆法的作息,但傳統社會傳承的曆法仍然留存現代社會,形成二元時間並存的社會,以下將整年鶯歌寺廟祭典從正月依序排列。

貳、重要慶典

一、福德正神祭典

 位於東鶯里文化路的鶯歌福德宮,是鶯歌鎮歷史最久,也是祭祀圈唯一跨里信仰的土地公廟,鎮內有許多土地公廟由此分香出去。建廟年代目前不可考,只知日治時期大正11年(1922)曾重建過。[27]

 戰後因年久失修,結構日漸損壞,民國97年(2008)3月20日再度動土整建。主祀神除了正殿有福德正神、中壇元帥外,還有右殿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天真聖祖;左殿清水祖師、關聖帝君、八卦祖師、保儀大夫、保儀夫人。

 該廟每年有兩次遶境活動,分別是上元節和中秋節。遶境範圍包含東鶯里、南鶯里、西鶯里、北鶯里、中鶯里及建國里。另農曆2月2日,土地公生日,有演戲酬神以及乞龜的活動。[28]

 另外一座位於同慶里中正二路的福興宮,也是歷史較早的土地公廟,日治時期昭和3年(1928)曾重建過。戰後,民國49年再度重修。每年有兩次祭典,也是上元節和中秋節,都有遶境活動。[29]遶境的神明除了福德正神外,還有三官大帝、觀音佛祖、天上聖母、田都元帥、清水祖師。

 該宮還有一個特殊之處是,供奉一尊鶯歌的特殊信仰-陶神。陶神相傳是轆轤拉坏法的創始者-羅明先師,早期鶯歌的製陶者多用轆轤拉坏成形,業者會在窯廠用紅紙寫著「羅明先師」神位,加以祭祀。到了戰後初期,大家共同出資為祖師安裝一尊木雕金身,作為共同崇拜的對象,成為全臺特例。羅明的誕辰是農曆9月9日重陽節,地方會舉行慶典,將神像從爐主家中請到中正二路的福興宮廣場祭拜,並卜筊選出下一年的爐主,爐主可將羅明神像請回家裡供奉。[30]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製陶法被機械取代,陶神信仰式微,目前神像已非隨著爐主輪值,而是供奉在福興宮內。

 其他還有50幾座的土地公廟的祭祀圈,都是等於1里或小於1里的範圍。[31]由於鶯歌的土地公廟已變成眾神的寄居地,除了農曆2月2日福德正神誕辰外,許多神明的慶典也在土地公廟舉行。[32]


二、迎尪公 

 鶯歌東南部各里,每年正月時,各里的土地公廟舉辦慶典,輪值演「祖師公戲」時,同時會請尪公前來看戲、遶境,8月15中秋節演的平安戲,就是為慶祝尪公生日而演的戲。尪公遶境的範圍為傳統泉州人居住的地區,並不包括大湖地區。過去,迎尪公都要去景美迎請,後來也有去三峽祖師廟迎分香的情形,顯示有簡化的趨勢。[33]

三、八股媽祭典

 鶯歌人俗稱的八股媽,奉祀觀音佛祖,共分為8股,其順序分別為鶯歌、同慶、二橋、二甲(包括三峽茅埔)、南靖、永昌、大溪中庄、尖山等。每年農曆2月19日是例祭日,正月初八則殺豬公做法會,並擲筊選出下一年度值年的正副爐主。[34]

四、碧龍宮祭典

 碧龍宮的祭典在農曆3月14日至16日計3天,過去由7里輪流舉辦,民國80年重修蓋大廟後,改由管理委員會舉辦其遶境的陣頭順序為:甲、炮仔車,乙、總領隊(鎮長),丙、開路車鼓,丁、哨角,戊、風帆,己、友宮神轎,包括鶯歌福德宮、福興宮、順德宮(法主公)、宏德宮(孫臏)、創建宮(荷葉先師)、聖鶯宮(天上聖母)、北聖院(五府千歲)、威哲宮(廣澤尊王)。庚、碧龍宮。碧龍宮祭典遶境的範圍遍及全鎮,顯示在地人本土意識加強,相對於三峽祖師廟,鶯歌人要形塑自己的大廟,碧龍宮逐漸提升為鶯歌鎮公廟的地位。[35]

五、大墓公祭典

 鶯歌共有4個「大墓公」,最早於日治初期明治32年(1899),舊鐵道路線建築時,為收納無主孤墳祭祀所建的萬善同歸所,即今天鳳鳴里的福安大墓公,祭典在農曆7月22日。[36]

 而舊鐵道鶯歌往桃園的鐵道坡度太大,經常發生事故。大正8年6月10日晚間一輛南下列車,因超重而車鈎斷裂,致使火車逆行往鶯歌火車站衝撞,造成13人死亡,60多人受傷的空前大事故,當局決定將鐵道路線改築,以緩和坡度。[37]而新規畫的路線經過許多墳墓,必須遷葬,當時的《臺灣日日新報》刊登呼籲當地人盡速遷葬的訊息:

 

      海山郡鶯歌庄鶯歌停車場附近鐵道改築。近已興工。因線路從塚埔經過。     

要遷葬之墳墓不少。即鶯歌四二番地五五番地五七番地尖山三七八番地三     

九二番地大湖三八五番地三四八番地。凡有墳墓在該處者。宜速遷徙。若

稍延遲。必被處理為萬善同歸云。[38]

 

 此處即今天中正二路的萬善堂,到戰後民國58年到74年間,在同慶里里長王亦然和南靖里里長廖亮的統籌規劃下,由中鶯、東鶯、南鶯、西鶯、北鶯、同慶及建國等7里輪流主辦慶典,於民國88年正式改為管理委員會的組織形態運作,祭典在農曆7月28日。[39]

 第3個大墓公在二橋里,建於民國54年,由黃坤地捐地,搜集道路拓寬時的無主孤墳合葬。第4個大墓公在二橋變電所後側,建於民國76年,原因是民國73年發生「六三水災」,尖山第二公墓的部分墳墓被洪水捲出,指認困難,當時的尖山里長卓弟水與二橋里長秦泉倡議覓地同葬,祭典在農曆7月29日。[40]

六、鶯歌陶瓷嘉年華會

 鶯歌陶瓷嘉年華會是因地方文化產業所興起的現代新節慶,起源於民國75年,在當時的鎮長詹清火的支持下,借用鶯歌國中數間教室舉辦第1屆「鶯歌陶瓷展」,但參展廠商不多,加上缺乏經費支持與廣告宣傳,知道的人不多。第2屆由鶯歌獅子會承辦,規模仍然不大。第3屆起由青商會主辦,獲臺北縣政府、鶯歌鎮公所經費補助,逐漸擴大規模。到了民國83年,陶瓷展定名為陶瓷嘉年華會,參觀人潮已達數萬人。[41]

 民國84年起,交通部觀光局開始補助,由鶯歌鎮公所主辦,和成文教基金會、中國時報協辦,並委託專業展覽公司企劃執行。民國87年,改由鶯歌陶瓷文化觀光發展協會主辦,仍獲臺北縣政府、交通部觀光局、文建會、經建會等單位補助。民國89年起,配合陶瓷博物館正式營運,企劃策展、承辦均由陶博館負責,場地包括本館、館後陶瓷公園預定地(主場地)、館前高灘地(商展)及陶瓷老街。經過多年的發展,鶯歌陶瓷嘉年華會已成為全國12大節慶之一。[42]

 

第三節  生命禮俗

 

 臺灣民俗中有諸多生命禮俗,從生育、婚禮、壽誕到喪葬,人們藉由各種儀式、禁忌來趨吉避凶,通過人生各個關口,祈求平安順利。

壹、生育

 母親懷胎十月的過程裡,除了注意身體外,還要遵守諸多禁忌,以確保胎兒的健康成長。過去嬰兒臨盆時會請產婆來接生,本鎮在日治時期開始有產婆開業,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海山郡鶯歌庄鶯歌驛前。許豬氏女。許氏等女士。因其父謂鶯歌庄方面。

雖有開業醫師。而村庄僻處。人家婦女生產之時。欲招授產婦不便。爰于

大正八年令女士入學于臺北醫院產婆講習所肆業。至本年五得卒業。于去

一日在自宅開業當地人士甚為歡迎云。[43]

 

    除了私人開業的產婆外,鶯歌庄當局還以公費設置產婆,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據大正十二年臺北州統計出生二萬七千四十二名。死產千五百四十九名。

乳兒死亡三千八百八十九名。又本島人失明兒極多。因出生時不知消毒所

致。要之元來本島人婦人出產之時。無安全之助產婦。可以助產。以致如

此。真可憐也。鶯歌庄當局。有見及此。為欲保護產婦產兒安全。此回用

庄費。採用產婆一名。該庄民若欲請其助產者。非常歡迎。且免謝禮。目

今正極力宣傳欲期庄民周知云。[44]

 

 產婆接生的方式一直延續到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許多村莊的小孩都是同一個產婆所接生,因此產婆很受到地方尊敬。現在則從產檢到生產都是在醫院進行。

 產婦從嬰兒出生後1個月內必須「做月內」,吃麻油、酒煮的豬肉、雞肉、豬腰子、豬肝等來滋補身體。[45]

 出生3天後要為嬰兒洗澡,之後由祖母抱至廳堂拜神佛及祖先,稱為「三朝禮」,並分送油飯、雞酒給親友,稱為「報酒」。滿月時,準備油飯、雞酒、紅龜粿、酒、水果等祭拜神明與祖先。滿4個月時,要為嬰兒「收涎」,以紅線串著餅乾12或24個,掛其胸前,由長輩剝餅抹去唾液。滿週歲稱為「做度晬」,此日親族故舊亦送禮來祝賀,嬰兒的父母則以紅龜粿回贈。[46]

貳、婚禮

 舉行正婚禮之前須先「送定」,男方請媒人攜帶12抬禮物,如禮餅、豬蹄、麵線、桂圓、米酒、罐頭、糖果等前往女家。女方會將禮餅分贈親友,以表示自家女兒業已訂婚,此即所謂的「分餅」。[47]

 新娘出嫁前有「食姊妹桌」之俗,新娘與姊妹們團圓會餐,以示依依不捨之情。而所吃的菜餚都有祝賀之意,如食雞能起家、食福元(龍眼)中狀元、食魷魚子孫好養飼、食紅棗年年好、食豬肚有肚量、食肉丸萬事圓等。[48]

 而結婚當天男方宴請親朋好友,過去農業社會,喜宴的會場多在自家門前搭帳篷,請總舖師來辦桌。工商業社會受限於場地,許多人選擇在里民活動中心或餐廳舉辦。喜宴的桌數通常數十桌,多則上百桌,可說是生命禮俗中最大型的飲食活動。喜宴的主桌,會請舅舅坐大位,俗語說:「天頂天公,地下母舅公」,代表臺灣社會,外親的影響力很大。

 現在的婚禮為配合週休二日,多選在週末宴客,並請綜藝團來表演增添熱鬧,綜藝團通常會附設卡拉OK器材,供來賓親友上台歡唱。

 等待宴席結束後,男方還有吃甜茶的習俗,男方家族長輩在正廳滿座,新娘端茶向長輩一一獻茶,長輩須以紅包贈予新娘,此所謂「壓茶甌」,此時長輩會說一些吉祥話或向新人開玩笑使氣氛融洽。[49]

 

參、壽誕

 過去50歲以上,每10年會做1次大壽,家族會在家聚餐、演戲來慶祝。日治時期,陳綿春的母親80大壽時,演戲數天來慶祝,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海山郡鶯歌庄樟樹窟陳綿春陳長九兄弟兩氏之母陳廖氏□來三十日。八十

榮壽。諸親友於同日起。在氏宅前。演戲數天祝之。[50]

 

 傳統上壽誕要吃豬腳麵線,麵線代表長壽之意,現在則流行買生日蛋糕或是到餐廳聚餐。

 

肆、喪葬

 當親人過世後,要將他移至廳堂,在死者腳邊供上1碗插上筷子的「腳尾飯」,使往生者不致於挨餓。棺木封棺大斂後,家屬要為死者準備「孝飯」,又稱「捧飯」,即對待死者的餐飲如生前之意。死後每7天1次的做旬,要準備3牲拜土地公,拜死者用12碗菜。[51]

 出殯當日舉行告別式,通常靈堂設在自家門前,也有人設在公用場所,如日治時期鶯歌庄協余海惷的母親過世在鶯歌公會堂舉行告別式,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鶯歌庄協余海惷氏之令堂陳孺人。去二十七日朝。以老病去世。享壽七十。

      訂三月一日上午九時。在鶯歌公會堂。舉行告別式。[52]

 

 民國98年1月13日,東鶯里長陳陸賀的父親陳錫嘏的告別式,在東鶯里社區活動中心舉行家祭和公祭,典禮結束後隨即發引安葬於鶯歌鎮第三公墓。[53]

 本鎮共有3處公墓和靈骨塔,供鶯歌鎮和樹林市民申請使用,使用年限6年,期限屆滿後應掘起洗骨、曬乾、消毒,裝入統一規格的墓罈,並繳納靈骨塔使用費後,進塔安置。[54]

 鎮公所清明節於各公墓成立服務站,準備掃墓相關用具、飲食及流動廁所,供民眾使用。[55]

 

第四節  傳說典故

 

壹  傳說

一、鶯歌石

 鶯歌石位於鶯歌火車站對面的山上,形狀像一隻垂著雙翼的鸚鵡,因臺灣人稱鸚鵡叫做「鶯哥」,所以稱這裡為「鶯哥石」。[56]日治時期將「哥」改為「歌」字。[57]鶯歌石的傳說,大致有兩種說法,一是早期居民認為巨石不祥,會帶來災禍。[58]據《桃園廳誌》記載:

 

      若觸此石,災殃忽臻,六畜斃而瘟疫流行,地方感其祟,至今人民相戒,

      無敢近者。[59]

 

 另一個是,鄭成功軍隊北上經過這裡時,巨石吐出煙霧遮蔽了去路,軍隊因而迷失方向,失蹤不少士兵。鄭成功大怒,遂以砲轟擊,將牠的嘴打缺一角,煙霧隨即散去。[60]清代《淡水廳志》記載:

 

      鶯哥山在三角湧,與鳶山對峙,相傳吐霧成瘴,偽鄭進軍迷路,礮斷其頸。[61]

 

 事後,士兵爬到上山查看,看見一座酷似鸚鵡的大石,中間有一個大洞穴,認為一定是被國姓爺的大砲擊中的傷痕。[62]日治時期,鶯歌庄長黃純青立石碑於此,刻有:

 

鸚哥鳥名石狀如鳥故稱鸚哥石。

鸚哥與鶯歌同音今稱鶯歌誤也。

昭和二年十月一日。

鶯歌庄長黃純青記。

海山郡守李讚生書。

 

 其中「昭和二年」,戰後被磨平改刻成「民國十六年」,此碑一度被任意棄置一旁,今放置洞內。戰後曾流傳洞內藏有日本人的黃金、珠寶。[63]石碑是用來堵住密室的洞口,因此石碑曾被移開,但並無發現金、珠寶。[64]

 

二、尖山堆

 尖山位於本鎮西端,高海拔約130公尺,形如扇子倒懸。從山頂上可遠眺大溪的青山以及大嵙崁溪的流水,視野極佳。相傳本山的形成是,鄭成功軍隊在此屯營的時候,士兵清理草鞋上的泥土,因而堆積成山,故又稱為「尖山堆」。[65]

 此外,民間還盛傳尖山堆是一風水寶地,曾有人曾在夕陽西下或煙雨濛濛時,看見一匹白馬奔馳,因此,尖山堆是鶯歌的龍脈之說深植人心,民眾紛紛將祖先骨骸移葬於此,即今天的第二公墓所在。[66]

 

三、龜公廟

 約民國30年代,當北鶯里里長曾欽舜8歲時,有天中午到牛灶坑幫父親曾明紅送午餐,在路旁發現一顆背部有八卦的龜形的石塊,栩栩如生,遂拾起拿給父親。由於曾明紅多年為哮喘所苦,便向龜石祈求,發願若能痊癒,將建廟還願。沒想到,多年的痼疾竟不藥而癒,曾明紅發動鄰里募捐建廟,即今天碧龍宮的由來。[67]

 民國35年(1946)左右,民間還盛傳當時國共內戰為「龜蛇大戰」,因為雙方的領袖蔣介石與毛澤東,分別是龜精和蛇精,龜公即蔣介石的化身,因此很多人搭火車來鶯歌想要一探究竟。[68]

四、鶯歌福德宮

 有關鶯歌福德宮有兩則傳說,其一是民間盛傳嘉慶君遊臺灣的故事,說當嘉慶君來到鶯歌福德宮附近時,不巧碰到原住民「出草」,在情況危急下,嘉慶君趕緊躲進神桌下,由於蜘蛛絲的遮掩,讓他逃過一劫。事後嘉慶君冊封本廟土地公,並重刻金身。據說,全臺灣只有3尊受過皇帝冊封的土地公,分別在鶯歌、臺南、車城各一尊。[69]

 另一則發生在日治時期,大正11年(1922),因連續發生民眾病死的不幸事件,有人認為是廟東側的家屋壓迫到白虎,因而「迫虎傷人」,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如下:

 

      鶯歌庄鶯歌方面。此際病者續出。如某日計死三名。庄民有迷信者。謂該

      地福德廟東畔。乃白虎方向。為人蠶食。建築家屋太迫。迫虎傷人。真可

      謂無妄之理。[70]

 

五、陶神與荷葉先師

 相傳陶神是羅明與羅文兩兄弟,羅明是「手拉坏」技法的祖師爺,羅文則是「泥條盤築法」的開創者,鶯歌主要是祭祀羅明。[71]而陶神兩兄弟還與荷葉先師有一段傳說。

 荷葉先師相傳是春秋時代人,為中國建築業的先師,但鶯歌的民間傳說卻將他們在地化為本地先賢的故事,相當有趣:

 

      以前在鶯歌有一個人,他是做屋瓦的先祖,另外還有一對兄弟,是硘仔的

      先祖-羅文和羅明。有一天他們要比賽誰比較厲害,在街仔頭比劃起來,

      看看誰比較可以引起大家的敬佩。荷葉先師的做法是先合模型,然後刮起

      來的機械式方法,比較單調。不像羅文和羅明,有時用腳踢轆轤拉坯,拉

      出各式各樣的碗、盆、花瓶,有時又用土來走擠坯的方法,製出大件水缸,

      比較有變化,所以大家都跑去看羅文和羅明的表演,而沒有人看荷葉先師

      的技法,荷葉先師因此輸了,因為覺得丟臉,他便於是坐著荷葉隨著大嵙

      崁溪溪水離去,他的徒弟不知道他的名字,而因為他坐著荷葉離去,所以

      就叫他荷葉先師來紀念他。[72]

 

六、水聖宮

 從前中湖余厝到建國里水聖宮之間有4個大水埤,傳說建廟起源於有一天13隻牛在池邊喝水,竟一起被雷公打死,居民認為是個神蹟,於是建廟奉祀水德星君,即今天水聖宮的由來。[73]

貳、諺語

一、好天就坱,落雨就膏

        ho2 thinn1 to3 ing1

  lo3 hoo3 to3 ko1

 意思是鶯歌陶瓷業,在天氣好時,因燒窯而煤煙四散;下雨時則泥濘不堪的情景。閩南語,坱(ing1[74]與「鶯」同音,膏(ko1)與「歌」同音,從地名的諧音巧妙地道出地方產業的特色。[75]

 

二、鶯歌石對利鳶嘴,三角湧對尖山堆

        ing1 ko1 tsioh8 tui3 la3 hio3 tshui3  

sann1 kak4 ing2 tui3 tsiam1 suann1 tui1 

 描述鶯歌與三峽相對的山川地理形勢。[76]

 

三、鶯歌對座鳶山嘴,鳶山對面尖山堆

ing1 ko1 tui3 tsue3 la3 hio3 suann1 tsui3 

la3 hio3 suann1 tui3 bin3 tsiam1 suann1 tui1

   尖山堆下人燒硘,硘仔燒好歸大堆

       tsiam1 suann1 tui1 ha7 lang5 sio1 hui5

  hui5 a2 sio1 ho2 kui1 dua7 tui1

  尖山堆下人燒硘是指尖山埔路開啟鶯歌陶瓷業的吳家。[77]

 

四、三日好天就搬戲,三日壞天就借米

sann1 jit8 ho2 tin1 tio3 bua1 hi3  

sann1 jit8 phai2 tinn1 tio3 tsioh4 bi2

 製陶過程有一「曬胚」的階段,入窯燒陶前要先曬陶、陰乾,若遇雨天則無法進行,會影響到產量與生活。[78]

五、大樹林出大賊股,大湖山出水查某

tua7 tshiu3 na5 tshut4 tua7 tsat8 koo2  

       tua7 oo5 suann1 tshut4 sui2 tsa7 boo2

 這是鳳鳴地區流傳的七字對,「大樹林出大賊股」是指農業時代八德、龜山及桃園市一帶的股匪,乘夜來到鶯歌搶劫稻穀,並由內應帶離鳳鳴地區,到桃園坐地分贓。「大湖山出水查某」是指以前大湖地區有一些在礦坑工作兼職賣笑的女子。[79]

六、留一叢后宗叔公仔燒火炭

lau5 tsit4 tsang5 hoo3 tsong1 tsik4 kong1 a2 sio1 hue2 thuann3

 宗叔公即為鳳鳴游家的家族領袖,三界公祭祀公業的負責人,日治時期曾擔任保正的游朝宗。這句話的由來是,日治時期鐵道旁種了許多相思樹,每隔一段時間,鐵道部允許民眾砍伐當燃料,有一次陳、鄭兩家因此起了嚴重的衝突,地方人士請游朝宗來仲裁,游朝宗將樹枝公平區分後,最後剩下1綑仍僵持不下,令他十分頭痛。這時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喊「留一叢后宗叔公仔燒火炭」,大家欣然同意,這件事總算圓滿解決,而這句俗諺也因而流傳開來。[80]

 

 

[1]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臺北:盛文社,1934),頁10。

[2]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2),

頁33。

[3]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62-63。

[4]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臺北:張挺立,2001),頁43。

[5]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110-114。

[6] 〈福祠建醮〉,《臺灣日日新報》,1924.12.28,夕刊,第4版。

[7] 〈鶯歌祈安建醮〉,《臺灣日日新報》,1928.12.07,第8版。

[8] 參見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信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頁112-113。

[9]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90。

[10] 林美容,《臺灣的齋堂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臺北:臺灣書房,2008),頁11-12。

[11]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113-114。

[12] 〈三峽祭典〉,《臺灣日日新報》,1921.01.09,第6版。

[13] 〈鶯歌迎神遶境〉,《臺灣日日新報》,1926.03.15,夕刊,第4版。

[14] 〈鶯歌觀音祭〉,《臺灣日日新報》,1933.02.04,夕刊,第4版。

[15] 〈三峽鶯歌祭典統一磋商〉,《臺灣日日新報》,1935.09.06,第8版。

[16]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59-150。

[17] 參見〈碧龍宮簡介〉,碧龍宮提供。

[18]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72-73。

[19] 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信仰》,頁94-95。

[20] 江燦騰,〈政治權威陰影下的臺灣佛教〉,《當代》,110期(1995.6),頁122。

[21] 林美容,〈臺灣齋堂總表〉,《臺灣史料研究》,6期(1995.8),頁26。

[22] 宋光宇,《天道鈎沉:一貫道調查報告》(臺北:宋光宇,1983),頁22。

[23] 林本炫,《臺灣的政教衝突》(臺北:稻鄉出版社,1994),頁47-63。

[24] 宋光宇,《天道鈎沉:一貫道調查報告》,頁150。

[25] 賴永祥,《教會史話(一)》(臺南:人光出版社,1990),頁13。

[26] 賴永祥,《教會史話(三)》(臺南:人光出版社,1995),頁223。

[27]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64-65。

[28]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65。

[29]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70。

[30] 陳新上,〈文明的祖先-談鶯歌鎮陶神信仰〉,《傳統藝術》,24期(2002.11),頁52-53。

[31]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64。

[32]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頁48。

[33]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61-63。

[34]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頁43。

[35]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40-43。

[36]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116。

[37]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69。

[38]〈鶯歌石清塚〉,《臺灣日日新報》,1921.07.13,第6版。

[39]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59。

[40]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頁46。

[41] 張挺立、賴守婉、劉和政,《鶯歌巡禮-陶瓷藝術的家鄉》(臺北:鶯歌鎮公所,1995),頁178。

[42] 許元國,〈鶯歌陶瓷嘉年華會觀光行銷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5),頁22-25。

[43]〈教子有方〉,《臺灣日日新報》,1925.11.06,夕刊,第4版。

[44]〈以鶯歌庄費公置產婆〉,《臺灣日日新報》,1926.08.28,夕刊,第4版。

[45] 李秀娥,《臺灣傳統生命禮儀》(臺中:晨星出版公司,2003),頁75。

[46] 李秀娥,《臺灣傳統生命禮儀》,頁76-82。

[47]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卷七,民俗志,頁24。

[48] 林川夫主編,《民俗臺灣(七)》(臺北:武陵出版社,1998),頁62。

[49]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7,民俗志,頁25。

[50] 〈人事〉,《臺灣日日新報》,1932.12.30,夕刊,第4版。

[51] 李秀娥,《臺灣傳統生命禮儀》,頁130-159。

[52] 〈人事〉,《臺灣日日新報》,1936.02.29,夕刊,第4版。

[53] 根據陳錫嘏先生訃文,東鶯里長陳陸賀先生提供。

[54] 民政課,〈臺北縣鶯歌鎮公墓暨靈(納)骨堂(塔)使用管理辦法〉,《2009年鶯歌鎮公所為民

  服務手冊》(臺北:鶯歌鎮公所,2009),頁11-13。

[55] 沈淑敏,〈鶯歌鎮公所公墓除草掃墓服務是全國創舉〉,《鶯歌社區報》,7期(2007.4),第1

  版。

[56] 林藜,《臺灣民間傳奇(11)》(臺北:稻田出版公司,1995),頁203。

[57]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143。

[58] 林衡道口述、陳秀芳筆錄,《臺灣古蹟概覽》(臺北:幼獅出版社,1977),頁159。

[59] 桃園廳編纂,《桃園廳誌》(桃園:桃園廳,1906),頁247。

[60] 林衡道口述、陳秀芳筆錄,《臺灣古蹟概覽》,頁159。

[61] 陳培桂纂修,《淡水廳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司,2006),頁463。

[62] 林藜,《臺灣民間傳奇(11)》,頁207。

[63] 陳俊雄、陳庭宣、蘇世德,《臺北縣鶯歌陶瓷深度之旅》(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6),頁9。

[64] 廖梅英,〈鶯歌石的小秘密〉,《鶯歌社區報》,1期(2006.10),第4版。

[65]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144。

[66]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頁26。

[67] 張挺立、賴守婉、劉和政,《鶯歌巡禮-陶瓷藝術的家鄉》,頁47-48。

[68]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38。

[69]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65。

[70] 〈迫虎傷人〉,《臺灣日日新報》,1922.09.03,第6版。

[71]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頁78。

[72]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88-89。

[73] 謝詩凌,〈鶯歌鎮民間信仰廟群與地方發展〉,頁89。

[74] 臺語音標採用教育部於2006年10月14日公告之「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系統」。。

[75] 陳俊雄、陳庭宣、蘇世德,《臺北縣鶯歌陶瓷深度之旅》,頁9。

[76] 洪英聖,《臺北縣地名探索:情歸故鄉3》(臺北:時報出版社,2003),頁249。

[77] 王雲龍,《北臺映像:臺北縣民情人文與文學景緻尋遊》(臺北:愛書人雜誌,2004),頁207。

[78] 謝翠玉總編輯,《臺北縣鄉土DNA:人文歷史、產業文化》(臺北:文化總會,2006),頁388。

[79]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頁114-115。

[80]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頁115-116。

閱讀 : 14150
https://www.沃華科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