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08 三月 2016 02:22

鶯歌鎮志:【卷首 史略】第二章 各里之沿革

第二章 各里之沿革

 

 鶯歌鎮現行行政區下轄20個里並未分區,里別包括東鶯、西鶯、南鶯、北鶯、建國、中鶯、南靖、尖山、建德、二橋、二甲、同慶、永昌、鳳鳴、永吉、鳳福、鳳祥、大湖、中湖和東湖等。

 本章為敘述方便,將鎮上20個里依其地理位置,由上而下分為4大區域,即北部地區4里:建德里、東湖里、中湖里、大湖里;西北部地區4里:鳳福、鳳鳴、鳳祥、永吉;中部地區8里:北鶯里、東鶯里、西鶯里、南鶯里、中鶯里、建國里、永昌里、同慶里;南部地區4里:南靖里、尖山里、二橋里、二甲里。茲引鶯歌鎮戶政事務所所列之行政區對照表如下,以明白各里之變革,並就各里之沿革簡述於下各節。

 

 史略表2-1  日治時期住所番地與現行行政區域表

日治時期住所番地

現行行政區域

州(廳)

郡(堡)

庄(街)

字(町)

土名

番地起迄

鄉鎮市區

村里

備註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鶯歌

鶯歌

2-310

鶯歌鎮

東鶯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鶯歌

鶯歌

2-310

鶯歌鎮

西鶯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鶯歌

鶯歌

2-310

鶯歌鎮

南鶯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鶯歌

鶯歌

2-310

鶯歌鎮

北鶯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鶯歌

鶯歌

2-310

鶯歌鎮

中鶯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鶯歌

鶯歌

2-310

鶯歌鎮

建國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鶯歌

牛灶坑

1-180

鶯歌鎮

建德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阿南坑

阿南坑

23-102

鶯歌鎮

建德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阿南坑

阿四坑

13-63

鶯歌鎮

建德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阿南坑

茶山

3-11之1

鶯歌鎮

建德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南靖厝

 

3-343

鶯歌鎮

南靖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尖山

尖山埔

6-130

鶯歌鎮

南靖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尖山

尖山埔

6-130

鶯歌鎮

永昌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尖山

尖山埔

6-130

鶯歌鎮

同慶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尖山里

尖山

11-184

鶯歌鎮

尖山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尖山里

尖山

11-184

鶯歌鎮

永昌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橋仔頭

 

24-1056

鶯歌鎮

二橋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二甲九

 

4-327

鶯歌鎮

二甲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圳子頭坑

5-339

鶯歌鎮

東湖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圳子頭坑

5-339

鶯歌鎮

中湖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三界公坑

22-60

鶯歌鎮

東湖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中坑

6-259

鶯歌鎮

東湖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樟普坑

19-213

鶯歌鎮

東湖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大湖

11-467

鶯歌鎮

鳳鳴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大湖

11-467

鶯歌鎮

鳳祥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大湖

11-467

鶯歌鎮

鳳福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大湖

11-467

鶯歌鎮

永吉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大湖

11-467

鶯歌鎮

中湖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大湖

11-467

鶯歌鎮

大湖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崁腳

5-473

鶯歌鎮

中湖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崁腳

5-473

鶯歌鎮

永昌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崁腳

5-473

鶯歌鎮

永吉里

 

臺北州

海山郡

鶯歌庄

大湖

大竹圍

1-268

鶯歌鎮

中湖里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http://www.ris.gov.tw/ch6/6-3.doc,2010.01.31。


第一節 北部地區

 北部地區由東而西橫列,包括建德里、東湖里、中湖里、大湖里等4里。建德里係由日治時期的阿南坑改名而成,東湖、中湖、大湖等3里,日治時期屬於大湖庄或大湖(大正9年(1920)以後),民國35年(1946)才改為今名稱。

壹、建德里

建德里位於鎮境東北側,臨大漢溪,鎮境極東點落於該里里界,東北、東南與樹林市接壤,西北西南與東湖里、北鶯里相鄰,面積1.7892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8.47%,為鎮內第3大里。該里西北方為丘陵地帶,計有阿南坑、茶山、阿四坑、牛灶坑、互益二坑等丘陵區塊,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至大漢溪。

光緒20年(1894),本鎮改由臺灣省南雅廳海山堡管轄,時建德里屬南雅廳阿四坑莊。[1]明治30年(1897),阿四坑莊改稱為阿南坑庄,屬臺北縣三角湧辨務署中第6區所轄。明治32年,改由三角湧辨務署海山堡第7區管轄。[2]明治34年,阿南坑庄改劃歸桃仔園廳三角湧支廳第30區。大正9年臺灣行政區域重新調整,該里隸屬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改稱阿南坑。[3]戰後,鶯歌鎮設立,阿南坑改為建德里沿用至今。[4]

建德里之開發,最早見於康熙年間,客籍人士至此開墾植茶,成為本鎮最早開發之處,加上地處牛灶坑山,因此出現過茶山、牛灶坑、阿南坑、阿四坑等土名。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建德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然由於位於丘陵地帶交通相對不便,故全里總人口數不多,民國86-98年間維持在599-695人之間,變動率不大。

茲就民國86-98年建德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1.1  建德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建德里

1997

8

144

354

276

630

1998

8

157

374

309

683

1999

8

159

378

317

695

2000

8

155

363

284

647

2001

8

154

345

282

627

2002

8

153

336

269

605

2003

8

157

340

268

608

2004

8

159

337

262

599

2005

8

164

352

272

624

2006

8

170

352

279

631

2007

8

172

352

267

619

2008

8

172

364

262

626

2009

8

169

346

262

608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建德里之交通主要幹道有中正一路(114號縣道)及中正一路(東西向橫列於南部),另有中正一路分支巷道、建德巷、建德二巷、碧龍巷等為其他重要幹道。[5]

 該里以鶯歌鎮第一公墓、碧龍宮、福安宮、建德宮、廣明寺、紫玄宮等為主要地標,尤以位於鶯歌山上之碧龍宮(龜公廟)最聞名。沿著碧龍宮,有一登山步道連接鶯歌石及孫臏廟等旅遊景點,目前「宏德宮-鶯歌石-碧龍宮-農林禪寺-牛灶坑山」一線,沿途林蔭蔽天,鳥語花香,空氣清新與純淨,已成為臺北縣著名旅遊風景路線。

  

貳、東湖里

東湖里是本鎮位置最北的里,里面積1.5399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7.29%,東北鄰桃園縣桃園縣龜山鄉與臺北縣樹林市,東南及南部分別鄰接建德、北鶯、西鶯、中湖等里,地勢主要為丘陵地帶,里內有圳子頭坑、中坑、樟普坑、三界公坑等。 

光緒20年,大嵙崁設南雅廳,東湖里里域此時隸屬南雅廳大湖莊管轄。[6]日治時期,該里屬於大湖庄一部分,明治30年5月,全臺規劃為6縣3廳,臺北縣下設13個辨務署,此時該里隸屬臺北縣三角湧辨務署中第13區。明治32年,改由三角湧辨務署海山堡第6區管轄。明治34年,大湖庄劃歸桃仔園廳三角湧支廳第30區管轄。大正9年,大湖庄隸屬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改稱大湖。[7]戰後鶯歌鎮設立,原來的大湖劃分為中湖里、鳳鳴里及東湖里。[8]

東湖里由於地勢較高,為本鎮人口最少之里,民國86-98年多介在295-350人之間,變動率不大,平均每戶人口數亦少,約僅有3-4人。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1.2  東湖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東湖里

 

1997

10

94

190

154

344

1998

10

91

184

137

321

1999

10

96

188

144

332

2000

10

92

168

134

302

2001

10

100

183

148

331

2002

10

99

176

137

313

2003

10

97

172

123

295

2004

10

95

164

132

296

2005

10

107

184

154

338

2006

10

104

181

147

328

2007

10

107

193

155

348

2008

10

107

181

160

341

2009

10

107

186

164

350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東湖里以東湖路為主要幹道。較著名之名勝古蹟有202年歷史的吳鞍古窯廠及鶯歌登山步道,由於該里擁有8棵百年老榕樹,且有完整的登山步道,可提供民眾登山休憩之用。[9]

參、中湖里

中湖里位於鎮境北側,鶯歌溪縱向貫穿中南部,北側接桃園縣龜山鄉,並與鎮內東湖、西鶯、永昌、永吉、鳳鳴、大湖等里相鄰,里面積2.9003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13.73%,是鎮內面積第2大里。

中湖里在戰前,里域屬於大湖的一部分,故行政區化及變革與前東湖里同(詳參本章第一節「貳、東湖里」)。戰後鶯歌鎮設立,大湖分為中湖里、鳳鳴里及東湖里,[10]民國49年,中湖里再析分為永昌里與中湖里,現行中湖里行政區乃告確立。[11]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中湖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限於現有戶政資料,民國86-98年間,戶數由1,526戶增加至1,817戶,期間人口數維持在6,193-6,406人之間,民國93達到最高峰。中湖里在北區各里中人口最多也最密集。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1.3    中湖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中湖里

 

1997

27

1,526

3,188

3,005

6,193

1998

27

1,544

3,210

2,999

6,209

1999

27

1,571

3,200

3,010

6,210

2000

27

1,673

3,291

3,080

6,371

2001

27

1,667

3,297

3,084

6,381

2002

27

1,677

3,273

3,076

6,349

2003

27

1,686

3,267

3,036

6,303

2004

27

1,719

3,312

3,094

6,406

2005

27

1,730

3,282

3,042

6,324

2006

27

1,741

3,290

3,038

6,328

2007

27

1,754

3,291

3,009

6,300

2008

27

1,803

3,253

3,005

6,258

2009

27

1,817

3,238

3,019

6,257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中湖里在交通上主要幹道包括大湖路(北82號道路)、西湖街(北116號道路),呈交叉狀,另有中湖街環於該里西邊,及其他較小之街道。該里重要的機關與聚落有游厝、余厝、曾厝、鶯歌鎮立托兒所、中湖國小、湖山派出所、湖山社區活動中心等。

肆、大湖里

 大湖里位於鎮境西北部,北側接桃園縣龜山鄉,西南側以西部縱貫鐵路為界,鄰接中湖、鳳鳴、鳳福等,里面積0.921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4.36%。

 大湖里在戰前,里域屬於大湖的一部分,故行政區化及變革同前東湖里(詳參本章第一節「貳、東湖里」)。[12]戰後鶯歌鎮設立,時大湖里里域歸鶯歌鎮鳳鳴里管轄,民國72年月1日,因行政區劃修正,將鳳鳴里分成大湖、鳳鳴及鳳福里,現行大湖里行政區域及名稱乃確定,並沿用至今。[13]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該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限於現有戶政資料,民國86-98年,戶數已由1,671戶增加到1,867戶,人口則介於5,768-5,952人,除了顯示小家庭化之外,該里人口自民國87起呈現遞減趨勢,至民國98年降至13年來最低人數。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

史略表2-1.4   大湖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大湖里

 

1997

24

1,671

3,002

2,812

5,814

1998

24

1,716

3,075

2,877

5,952

1999

24

1,759

3,036

2,889

5,925

2000

24

1,768

3,055

2,864

5,919

2001

24

1,767

3,026

2,861

5,887

2002

24

1,761

3,000

2,835

5,835

2003

24

1,766

2,956

2,819

5,775

2004

24

1,782

2,978

2,826

5,804

2005

24

1,808

2,992

2,834

5,826

2006

24

1,833

3,000

2,830

5,830

2007

24

1,833

2,991

2,827

5,818

2008

24

1,847

2,980

2,824

5,804

2009

24

1,867

2,958

2,810

5,768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大湖里中街道密集,主要幹道有大湖路(北116省道),另有縱貫鐵路經過,此外,其他重要道路包括湖山路、國際一路、國際二路、晨曦街、朝陽街、明園街、香檳街、欣欣街等。


第二節 西北部地區

 西北區共有鳳福、鳳鳴、鳳祥、永吉等4里,自北而南縱列,屬本鎮之西北部地帶。

壹、鳳福里

 鳳福里位於本鎮西北角,鎮境域之極北點在里界上,與桃園縣龜山鄉、桃園縣八德市及桃園市為界,並與鎮內大湖里、鳳鳴里相鄰,里面積為0.4885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2.31%。

鳳福里在戰前,里域屬於大湖的一部分,故行政區化及變革同前東湖里(詳參本章第一節「貳、東湖里」)。戰後鶯歌鎮設立,將原來日治時期的大湖分為中湖里、鳳鳴里及東湖里。時鳳福里里域由鶯歌鎮鳳鳴里管轄,民國72年月1日,行政區劃修正,再將鳳鳴里分成大湖、鳳鳴及鳳福里。[14]民國82年1月1日,又將鳳福里一分為鳳福與鳳祥兩里,現行鳳福里行政區域乃告確立。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該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鄰數、戶數均呈現增加情形。民國89人口數達到最高峰4,827人,其後呈緩降情形,至民國98年為4,481人。依現有戶政資料,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2.1   鳳福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鳳福里

 

1997

18

1,294

2,319

2,382

4,701

1998

29

1,331

2,369

2,437

4,806

1999

29

1,340

2,371

2,414

4,785

2000

29

1,367

2,382

2,445

4,827

2001

29

1,382

2,385

2,427

4,812

2002

29

1,403

2,405

2,381

4,786

2003

29

1,424

2,412

2,385

4,797

2004

29

1,442

2,401

2,363

4,764

2005

29

1,443

2,364

2,335

4,699

2006

29

1,456

2,327

2,304

4,631

2007

29

1,460

2,312

2,294

4,606

2008

29

1,473

2,272

2,272

4,544

2009

29

1,456

2,238

2,243

4,481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鳳福里主要交通幹道有鶯桃路(省道110)貫穿西北角,東有大湖路(北82號道路),另有福隆一街、福隆二街、鳳吉一街 ~ 鳳吉五街等其他重要道路幹線。里中較重要之建物及地標包括鳳吉宮、鳳吉橋、鳳福里活動中心、鳳福里老人會館、鳳福郵局等。

貳、鳳鳴里

鳳鳴里東沿縱貫鐵路,分別以西湖街與中湖里為界,東北以大湖路與大湖里為界,北邊以桃鶯路鄰鳳福里,西以桃鶯路(省道110)與鳳祥里為界,鳳鳴里面積0.6708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3.18%。

鳳鳴里在戰前,里域屬於大湖的一部分,故行政區化及變革同前東湖里(詳參本章第一節「貳、東湖里」)。戰後鶯歌鎮設立,原來的大湖分為中湖里、鳳鳴里及東湖里。民國72年7月1日,行政區劃修正,再將鳳鳴里分成大湖、鳳鳴及鳳福里,現行鳳鳴里行政區域乃告確立,並沿用至今。[15]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鳳鳴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民國92年人口數達到最高峰5,103人,其後呈緩降情形,及至民國98年為5千人。依現有戶政資料,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2.2  鳳鳴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鳳鳴里

 

 

1997

29

1,141

2,322

2,267

4,589

1998

29

1,187

2,394

2,304

4,698

1999

29

1,237

2,422

2,352

4,774

2000

29

1,313

2,532

2,466

4,998

2001

29

1,324

2,560

2,471

5,031

2002

29

1,341

2,603

2,491

5,094

2003

29

1,352

2,600

2,503

5,103

2004

29

1,377

2,610

2,493

5,103

2005

29

1,376

2,601

2,449

5,050

2006

29

1,379

2,567

2,433

5,000

2007

29

1,391

2,549

2,435

4,984

2008

29

1,414

2,552

2,422

4,974

2009

29

1,448

2,584

2,477

5,061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該里主要幹道包括鶯桃路(110號縣道)、大湖路(北82號道路),其他重要道路包括鳳鳴街、永明街、永和街、永福街、莒光街、福安街等。該里里域內重要的名勝古蹟有國立台灣工藝所及鳳鳴公園,另有鳳鳴國小、鳳鳴國中、鶯歌鎮第三公墓、鳳鳴派出所、鶯歌鎮農會等重要機關。[16]

參、鳳祥里

鳳祥里位於鳳鳴里西南,西鄰桃園縣桃園縣八德市,東接鳳鳴里,南鄰永吉里,面積平方公里0.3355,佔全鎮面積比率1.59%,面積僅大於中鶯里。

鳳祥里在戰前,里域屬於大湖的一部分,故行政區化及變革同前東湖里(詳參本章第一節「貳、東湖里」)。戰後鶯歌鎮設立,日治時期的大湖分為中湖里、鳳鳴里及東湖里。該里由鶯歌鎮鳳鳴里管轄,民國72年月1日,再將鳳鳴里分成大湖、鳳鳴及鳳福里。[17]民國82年時,復將鳳福里一分為二,即鳳福與鳳祥兩里,鳳祥里之行政區域乃確立並沿用至今。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該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其最高峰人數出現在民國88年5,037人,民國86-98年間人口數介於4,768-5,037人之間。依現有戶政資料,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2.3   鳳祥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鳳祥里

 

1997

33

1,359

2,585

2,443

5,028

1998

33

1,372

2,571

2,466

5,037

1999

33

1,374

2,531

2,430

4,961

2000

33

1,377

2,528

2,422

4,950

2001

33

1,380

2,505

2,405

4,910

2002

33

1,401

2,503

2,389

4,892

2003

33

1,418

2,494

2,363

4,857

2004

33

1,446

2,501

2,348

4,849

2005

33

1,451

2,444

2,324

4,768

2006

33

1,464

2,445

2,337

4,782

2007

33

1,476

2,470

2,357

4,827

2008

33

1,504

2,489

2,382

4,871

2009

33

1,574

2,510

2,424

4,934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鳳祥里主要幹道有鶯桃路(110號縣道)、福德一街(110號縣道乙線),其他重要道路包括德昌街、福德二街、福德三街、福德四街、福德五街等。里境內重要的美食有日秀水餃及炸香香。[18]

肆、永吉里

永吉里北以德昌街與鳳祥里為鄰,西鄰桃園縣桃園縣八德市,縱貫鐵路沿東、東南縱向而行,與西湖街、中湖里、永昌里為界,南以八德路與尖山埔為界,桃鶯路貫穿東北角,里面積0.4689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2.22%。

永吉里在戰前,里域屬於大湖的一部分,故行政區化及變革同前東湖里(詳參本章第一節「貳、東湖里」)。戰後鶯歌鎮設立,原來大湖分為中湖里、鳳鳴里及東湖里。[19]民國49年,復將鳳鳴、中湖、尖山各里,劃分出部分區域,設立永昌里。[20]民國72年7月1日,又將永昌里劃分為永昌里與永吉里,永吉里行政區域乃告確立並沿用至今。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該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民國88年永吉里鄰數由16增為32鄰,除了戶數持續增加之外,人口數也在民國94年達到最高峰5,171人。依現有戶政資料,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2.4  永吉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永吉里

 

1997

16

1,197

2,543

2,494

5,037

1998

16

1,195

2,519

2,430

4,949

1999

32

1,228

2,527

2,430

4,957

2000

32

1,242

2,543

2,427

4,970

2001

32

1,286

2,602

2,466

5,068

2002

32

1,322

2,599

2,525

5,124

2003

32

1,354

2,609

2,539

5,148

2004

32

1,344

2,570

2,560

5,130

2005

32

1,370

2,597

2,574

5,171

2006

32

1,386

2,594

2,576

5,170

2007

32

1,389

2,588

2,583

5,171

2008

32

1,427

2,567

2,545

5,112

2009

32

1,473

2,572

2,581

5,153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永吉里主要幹道有西湖街(北116號道路)、八德路(114號縣道)、鶯桃路(110號縣道),其他重要道路有德昌街、德昌二街、永吉街等。里域內設有永吉國小,此外廟宇林立計有永興宮、永福宮、吉德、福德、南天宮、北聖院代天府等。

 

 第三節  中部地區

 本章歸類為中部地區的里別,部分是由日治時期的鶯歌石庄析分而成,包括東鶯、西鶯、南鶯、建國、北鶯及中鶯等里,另有戰後由其他里陸續析分出來的永昌里和同慶里。中部地區各里地處鎮境的中心地帶,各里未與其他鄉、鎮、市為鄰。

壹、北鶯里

 北鶯里位於中部地區東北角位置,里面積0.8809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4.17%。該里緊鄰中鶯里、東鶯里、西鶯里、建德里、東湖里等,是鎮內最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本鎮重要之機關多位於本區。

 北鶯里在同治年間,隸屬淡水廳海山堡鶯歌石莊,光緒20年(1894)時隸屬南雅廳,稱鶯歌石莊及牛灶坑莊。明治30年(1897),鶯歌石庄隸屬臺北縣三角湧辨務署中第12區。明治32年,改由三角湧辨務署海山堡第6區管轄。大正9年(1920)7月,臺灣之行政區域重新調整,時鶯歌石庄隸屬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改稱鶯歌。戰後鶯歌鎮設立,將日治時期的鶯歌分成東鶯、西鶯、南鶯、北鶯與中鶯等里,北鶯里仍隸屬鶯歌鎮管轄,為鎮內行政里區。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北鶯里的鄰數、戶數及人口數均呈增加態勢,從無減少情形,至民國98年人口數達到最高紀錄,計有3,904人,與其他各里在近幾年呈現人口緩降趨勢不同。依現有戶政資料,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3.1  北鶯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北鶯里

 

1997

17

492

978

899

1,877

1998

17

480

952

860

1,812

1999

20

495

971

868

1,839

2000

20

507

955

870

1,825

2001

20

533

956

892

1,848

2002

20

588

1,016

938

1,954

2003

20

610

1,034

920

1,954

2004

20

635

1,062

922

1,984

2005

20

1,027

1,459

1,330

2,789

2006

20

1,057

1,500

1,396

2,896

2007

20

1,208

1,635

1,543

3,178

2008

20

1,428

1,840

1,798

3,638

2009

20

1,568

1,994

1,910

3,904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北鶯里以中正一路(114號縣道)為主要幹道,其他重要道路包括仁愛路、建國路、忠孝街等。由於該里是本鎮最重要之政治經濟中心,因此鶯歌火車站、鶯歌鎮公所、鶯歌戶政事務所、鶯歌鎮農會、鶯歌鎮民代表會等重要機關均位於該里域,也是鎮內人潮匯聚之處。此外,另有遠近馳名的名勝古蹟鶯歌石、孫臏廟。

 

貳、東鶯里

東鶯里東面及南面濱臨大漢溪,里域與北鶯、中鶯、南鶯、南靖等里相鄰接,里面積0.4204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僅1.99%。

東鶯里之行政區沿革在戰前同上北鶯里(詳參本節前文「壹、北鶯里」),戰後鶯歌鎮設立,將日治時期鶯歌分成東鶯、西鶯、南鶯、北鶯與中鶯等里,東鶯里為鶯歌鎮轄下之行政里區並沿用至今。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東鶯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但變動幅度不大。民國86-98年間,鄰數不變,戶數稍増,人口數變動也不大,介於1,183-1255人之間,增減少於百人,是人口變動最小的區。依現有戶政資料,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3.2  東鶯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東鶯里

 

1997

14

352

625

561

1,186

1998

14

352

625

566

1,191

1999

14

354

635

572

1,207

2000

14

353

624

574

1,198

2001

14

367

648

597

1,245

2002

14

374

649

606

1,255

2003

14

377

649

600

1,249

2004

14

378

654

601

1,255

2005

14

385

644

595

1,239

2006

14

369

623

588

1,211

2007

14

373

613

570

1,183

2008

14

376

619

574

1,193

2009

14

373

595

561

1,156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東鶯里在交通上以文化路主要幹道。由於該里離鶯歌火車站不遠,又緊鄰本鎮政治經濟中心之中鶯、北鶯兩里,因此東鶯里地位亦相對重要。東鶯里主要的名勝古蹟有謙記商行及成發居等。謙記商行今已拆除,成發居為閩南風味之紅磚建築,但因屋齡久已傾頹近半,令人惋惜。[21]

 

參、西鶯里

西鶯里位於中部地區西北位置,面積0.8597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4.07%,分別與建國、南鶯、中鶯、北鶯、中湖等里相鄰。

西鶯里之行政區沿革,在戰前同北鶯里、東鶯里(詳參本節前文「壹、北鶯里」)。戰後鶯歌鎮設立,將日治時期的鶯歌,分成東鶯、西鶯、南鶯、北鶯與中鶯等里,西鶯里為鶯歌鎮轄下之行政里區並沿用至今。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西鶯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鄰數在民國88年增加1鄰,戶數及總人口數亦呈累增情形,民國86-98年間,人口數介於2,411-2,590人之間。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3.3   西鶯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西鶯里

 

1997

17

632

1,206

1,205

2,411

1998

17

665

1,222

1,217

2,439

1999

18

681

1,220

1,213

2,433

2000

18

740

1,260

1,261

2,521

2001

18

754

1,289

1,316

2,605

2002

18

763

1,274

1,299

2,573

2003

18

776

1,269

1,266

2,535

2004

18

790

1,272

1,280

2,552

2005

18

810

1,297

1,291

2,588

2006

18

806

1,308

1,282

2,590

2007

18

821

1,318

1,279

2,597

2008

18

823

1,301

1,257

2,558

2009

18

841

1,300

1,275

2,575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西鶯里主要幹道有中正一路(114號縣道)、中山路(北116號道路)。而里域內重要之機關或景點,包括西鶯公園、西鶯活動中心、鶯歌分駐所、鶯歌消防隊、鶯歌鎮立圖書館等,以及中國砂輪、市拿陶藝等百年企業,地方美食以阿婆壽司、彰鶯肉圓、垃圾麵等聞名。[22]

 

肆、南鶯里

依地理上位置,南鶯里與建國里均位於本鎮中心位置上,南鶯里面積0.3786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1.79%,西面沿鶯歌溪與永昌里為界,南與同慶里為界。

南鶯里之行政區沿革,在戰前同上北鶯、東鶯、西鶯等里,(詳參本節前文「壹、北鶯里」)。戰後鶯歌鎮設立,將日治時期的鶯歌,分成東鶯、西鶯、南鶯、北鶯與中鶯等里,南鶯里為鶯歌鎮轄下之行政里區並沿用至今。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南鶯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據資料顯示,該里鄰數、戶數、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民國86-98年間,人口數介於5,310-6,609人之間。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3.4  南鶯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南鶯里

 

1997

25

1,366

2,692

2,618

5,310

1998

31

1,432

2,732

2,648

5,380

1999

31

1,472

2,771

2,642

5,413

2000

31

1,584

2,898

2,828

5,726

2001

31

1,685

3,045

2,944

5,989

2002

34

1,742

3,080

3,045

6,125

2003

34

1,790

3,094

3,125

6,219

2004

34

1,835

3,111

3,152

6,263

2005

34

1,872

3,129

3,231

6,360

2006

34

1,951

3,200

3,319

6,519

2007

34

2,016

3,245

3,364

6,609

2008

34

2,048

3,238

3,316

6,554

2009

34

2,079

3,201

3,337

6,538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南鶯里主要幹道有中正一路(114號縣道)、國慶街、育英街,其他重要道路包括光明街、南雅路、育才街、南昌街、文昌街等。建國國小校區位於本里,其他主要的景點有南雅夜市,地方美食則有淳香豆花、滋味嘉羊肉、香香水餃、李氏冰品等。[23]

伍、中鶯里

中鶯里約位於本鎮中心位置,加上緊鄰北鶯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地位相形重要,里面積0.3105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1.47%,是鎮內面積最小的轄里。中正一路環繞於該里西方,南以文化路與東鶯里為界,北以行政路與北鶯里為界。

中鶯里之行政區沿革,在戰前同上北鶯、東鶯、西鶯、南鶯等里,(詳參本節前文「壹、北鶯里」),戰後鶯歌鎮設立,將日治時期的鶯歌,分成東鶯、西鶯、南鶯、北鶯與中鶯等里,南鶯里為鶯歌鎮轄下之行政里區並沿用至今。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南鶯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據下表資料顯示,該里鄰數16,戶數、人口數呈增加態勢,民國86-98年間,人口數介於1,097-1,260人之間。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3.5  中鶯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中鶯里

 

1997

16

289

564

533

1,097

1998

16

305

587

564

1,151

1999

16

308

581

549

1,130

2000

16

313

590

543

1,133

2001

16

325

603

560

1,163

2002

16

327

598

552

1,150

2003

16

332

614

562

1,176

2004

16

355

639

595

1,234

2005

16

358

650

589

1,239

2006

16

368

655

601

1,256

2007

16

369

639

604

1,243

2008

16

379

638

622

1,260

2009

16

388

623

626

1,249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中鶯里主要幹道有中正一路(114號縣道)、文化路,其他重要道路包括行政路、建國路、和平街、信義街、仁愛路等。

陸、建國里

建國里約位於鎮境中心位置,北以中山路與西鶯里、中湖里分界,此外並與南鶯、永昌相鄰,面積0.4514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2.14%。

建國里原為南鶯里一部分,在民國82年1月1日前,都隸屬於南鶯里,故期行政區劃沿革與前南鶯里同。及至民國82年1月1日,鑑於南鶯里的人口逐日增加,才又劃分出建國里,行政區沿用至今。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建國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據下表資料顯示,該里鄰數由18增加到34,戶數、人口數增加速度快,從民國86年至民國98年,13年間人口數增加達1,297人。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3.6  建國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建國里

 

1997

18

1,564

2,909

2,874

5,783

1998

18

1,687

3,052

3,028

6,080

1999

34

1,751

3,150

3,124

6,274

2000

34

1,783

3,193

3,157

6,350

2001

34

1,839

3,309

3,274

6,583

2002

34

1,889

3,387

3,336

6,723

2003

34

1,937

3,428

3,366

6,794

2004

34

1,961

3,486

3,420

6,906

2005

34

1,996

3,500

3,441

6,941

2006

34

2,074

3,530

3,486

7,016

2007

34

2,082

3,523

3,507

7,030

2008

34

2,148

3,529

3,551

7,080

2009

34

2,174

3,496

3,548

7,044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建國里的主要幹線包括中山路(北116號道路)、育英街,其他重要道路則有光明街、南雅路、育智路、育智街、育德街、育賢街、慶生街、建國路、國華街、育樂街等。至於建國里的地方美食有順謚蛋糕、另有卡歐里餐廳,為鎮上較著名之西餐廳。

柒、永昌里

永昌里位於中部地區西方位置,面積0.7203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3.41%,鶯桃路呈西北東南方向貫穿,並與同慶、尖山、南鶯、建國、中湖、永吉等里相鄰。

永昌里行政區劃沿革,在戰前屬於大湖的一部分(詳參本章第一節「貳、東湖里」),戰後,鶯歌鎮設立,將原來日治時期的大湖,分為中湖里、鳳鳴里及東湖里3里。[24]民國49年時,復將鳳鳴、中湖、尖山等各里,劃分出部分區域,組成永昌里,該里行政區乃告確立並沿用至今。[25]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永昌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據下表資料顯示,該里戶數至民國98年,已高達2,829戶,人口數亦快速增加,民國97年人口數已高達10,004人,為人口密集之里別。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3.7  永昌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永昌里

 

1997

22

1,990

4,012

3,746

7,758

1998

22

2,156

4,302

4,032

8,334

1999

22

2,358

4,573

4,311

8,884

2000

22

2,454

4,687

4,504

9,191

2001

22

2,555

4,736

4,558

9,294

2002

22

2,620

4,825

4,628

9,453

2003

22

2,621

4,784

4,663

9,447

2004

22

2,683

4,850

4,784

9,634

2005

22

2,685

4,899

4,849

9,748

2006

22

2,731

4,914

4,861

9,775

2007

22

2,764

4,968

4,922

9,890

2008

22

2,825

5,026

4,978

10,004

2009

22

2,829

4,932

4,949

9,881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永昌里里境內主要幹道有鶯桃路(110號縣道)、尖山埔路二段(北83號道路),其他重要道路包括建國路、國光街、永智街、永安街、永利街、永昌街、永明街、永新巷等。而該里重要機關及景點包括昌福國小及地標公園。

捌、同慶里

同慶里位於中部地區之南緣,尖山埔路(省道110)環於南方,里區與建國、南鶯、南靖、尖山、永昌等里相鄰,面積0.6189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2.93%。

同慶里在清領時期屬尖山莊轄區,乾隆29年(1764),尖山莊地區已經形成聚落,隸屬淡水廳管轄。[26]光緒元年(1875)6月設臺北府,本鎮屬臺北府淡水縣海山堡管轄,光緒20年則隸屬南雅廳,稱尖山莊。[27]明治30年尖山莊更名為尖山庄,隸屬臺北縣三角湧辨務署中第13區。明治32年,改由三角湧辨務署海山堡第6區管轄。[28]大正9年7月,重新調整行政區域,時該里隸屬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仍稱尖山庄。[29]戰後鶯歌鎮設立,並將日治時期的尖山庄,分成同慶里與尖山里,同慶里之行政區劃乃確立並沿用至今。[30]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同慶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據下表資料顯示,該里鄰數、戶數逐漸增加,十幾年間總人口數介於1,608-2,119人之間,民國95年為2,119人為最高紀錄。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3.8  同慶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同慶里

 

1997

12

405

824

784

1,608

1998

12

427

834

801

1,635

1999

12

462

909

852

1,761

2000

12

478

913

855

1,768

2001

14

499

944

901

1,845

2002

14

551

1,021

974

1,995

2003

14

555

1,037

993

2,030

2004

14

571

1,070

1,008

2,078

2005

14

578

1,071

1,030

2,101

2006

14

597

1,076

1,043

2,119

2007

14

610

1,069

1,025

2,094

2008

14

610

1,053

1,005

2,058

2009

14

630

1,052

1,025

2,077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同慶里的主要幹道有尖山埔路(110號縣道)、中正二路(114號縣道)、育英街,其他重要道路則有重慶街、陶瓷街。同慶里為鶯歌陶瓷老街所在,是本鎮最重要的觀光區,該里主要機關及景點包括鶯歌國中、鶯歌國小、同慶里活動中心、西比亞溪公園、三號公園。 

 
第四節 南部地區

 

本鎮南靖、尖山、二橋、二甲4里大致涵蓋114號縣道以南之鎮境,屬南部地帶,該地帶在日治時期分別隸屬南靖厝、橋仔頭、二甲九及尖山庄等地區。

壹、南靖里

南靖里位於本鎮東南區,東南側以大漢溪為界,與臺北縣樹林市、三峽鎮相鄰,北、西兩面鄰接建德、北鶯、東鶯、南鶯、同慶、尖山等里,里面積為1.3097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6.20%。

南靖里,在清領時期稱南靖莊,乾隆29年(1764),隸屬淡水廳管轄。[31]光緒元年(1875)6月設臺北府,本鎮屬臺北府淡水縣海山堡管轄,光緒20年則隸屬南雅廳,稱南靖莊。[32]明治30年(1899)復更名為南靖厝庄,屬臺北縣三角湧辨務署中第13區。[33]明治32年,改由三角湧辨務署海山堡第7區管轄。[34]大正9年(1920)7月,行政區域重新調整,該里里域隸屬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35]戰後鶯歌鎮設立,民國35年該里定名為南靖里,仍隸屬鶯歌鎮管轄,里名沿用至今。[36]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南靖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據下表資料顯示,該里鄰數、戶數逐漸增加,但十幾年間總人口數介於3,597-3,769人之間,呈現穩定的狀態。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4.1   南靖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南靖里

 

1997

17

893

1,913

1,771

3,684

1998

20

907

1,885

1,745

3,630

1999

20

933

1,876

1,721

3,597

2000

20

944

1,897

1,774

3,671

2001

20

957

1,890

1,757

3,647

2002

20

987

1,940

1,786

3,726

2003

20

1,001

1,964

1,782

3,746

2004

20

1,024

1,960

1,786

3,746

2005

20

1,046

1,955

1,769

3,724

2006

20

1,049

1,947

1,779

3,726

2007

20

1,078

1,970

1,783

3,753

2008

20

1,126

1,970

1,799

3,769

2009

20

1,162

1,959

1,806

3,765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南靖里主要幹道有文化路(110號縣道)、環河路,其他重要道路有三鶯路及其他較小街道。該里臨大漢溪,因此鶯歌堤防、三鶯大橋、環保公園等都成為整治重點,而古老聞名的渡船頭,今船塢已被淹沒變成水閘門。此外,另有鶯歌衛生所,而陶瓷博物館更是本鎮資訊、教育、遊憩等多元功能的地方代表機構,地方美食則有宜蘭土包子。[37]

 

貳、尖山里

尖山里位於本鎮西南方位,地型呈東南西北走向,地處南靖里之西,西北接桃園縣桃園縣八德市,東南毗臺北縣臺北縣三峽鎮,北側與同慶、永昌和永吉3里為鄰,東、南兩方則與南靖、二甲、二橋各里為鄰。該里面積3.8403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18.18%,為鎮內佔地面積最大之里。

尖山里在清領時期屬尖山莊轄區,乾隆29年,尖山莊地區已經形成聚落,隸屬淡水廳管轄。[38]光緒元年6月設臺北府,該里歸臺北府淡水縣海山堡管轄,光緒20年隸屬南雅廳,稱尖山莊。[39]明治30年時更名為尖山庄,屬臺北縣三角湧辨務署中第13區。明治32年時,改由三角湧辨務署海山堡第6區管轄。[40]大正9年行政區域調整,該里隸屬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仍稱尖山庄。[41]戰後鶯歌鎮設立,並將日治時期的尖山庄,分成同慶里與尖山里,尖山里行政區域及名稱確立並沿用至今。[42]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尖山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據下表資料顯示,該里鄰數由12鄰增為16鄰,戶數十幾年間則快速增加,由1,344戶增至最高2,119戶,總人口數介於5,272-6,877人之間。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4.2   尖山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尖山里

 

1997

12

1,344

2,687

2,585

5,272

1998

16

1,493

2,909

2,819

5,728

1999

16

1,594

3,007

2,894

5,901

2000

16

1,683

3,103

2,981

6,084

2001

16

1,743

3,187

3,061

6,248

2002

16

1,804

3,228

3,120

6,348

2003

16

1,861

3,240

3,159

6,399

2004

16

1,944

3,302

3,229

6,531

2005

16

1,996

3,367

3,258

6,625

2006

16

2,071

3,444

3,334

6,778

2007

16

2,091

3,438

3,310

6,748

2008

16

2,119

3,449

3,323

6,772

2009

16

2,180

3,483

3,394

6,877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尖山里主要幹道有八德路(114號縣道)、中正二路(114號縣道)、尖山路、環河路等,另有國中街、黃厝街等重要道路。尖山里重要的機關聚落及景點,如尖山國中、鶯歌鎮第二公墓、黃厝、尖山堆、土牛溝等。

 

參、二橋里

二橋里為本鎮最南之里,臨大漢溪,位於尖山里之西南,西北、西南兩側分別與桃園縣桃園縣八德市、大溪鎮鄰接,里界上有鎮境之極西點和極南點,東北、東面分別與尖山、二甲兩里相鄰。里面積1.2209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5.78%。

二橋里在光緒20年隸屬南雅廳橋仔頭莊。明治30年二橋里仍屬橋仔頭庄,屬臺北縣三角湧辨務署中第12區。明治32年,改由三角湧辨務署海山堡第6區管轄。[43]明治34年,橋仔頭庄改劃歸桃仔園廳三角湧支廳第30區管轄。大正9年7月行政區域調整,該里隸屬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改稱橋仔頭。戰後鶯歌鎮設立,民國35年該里里名及區域確立,並沿用至今。

戰後,隨著鶯歌鎮人口的增加,二橋里人口數亦呈增加態勢,據下表資料顯示,該里十幾年間鄰數不變、戶數則快速增加,由1,284戶擴增至2,429戶,成長幾達一倍之多,而總人口數介於5,492-7,787人之間。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4.3   二橋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二橋里

1997

23

1,284

2,910

2,582

5,492

1998

23

1,401

3,061

2,735

5,796

1999

23

1,671

3,406

3,056

6,462

2000

23

1,861

3,614

3,268

6,882

2001

23

1,924

3,702

3,345

7,047

2002

23

1,956

3,711

3,369

7,080

2003

23

1,972

3,717

3,350

7,067

2004

23

2,049

3,803

3,444

7,247

2005

23

2,086

3,771

3,448

7,219

2006

23

2,158

3,810

3,518

7,328

2007

23

2,289

3,918

3,660

7,578

2008

23

2,376

3,996

3,726

7,722

2009

23

2,429

4,022

3,765

7,787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二橋里主要幹道有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3號)、中正三路,國道3號鶯歌系統交流道位於該里,向北銜接國道桃園內環線(國道2號)。其他重要道路則有公園街、光照街、二橋街、國中街、高職東街、高職西街、二甲路等。該里重要機關及聚落有鶯歌高職、二橋國小、鄭厝、秦厝、蕭厝、邱巷厝、二橋頭等。

肆、二甲里

二甲里位於本鎮東南邊緣,西北接二橋里,東北接尖山里,南側與東南側臨大漢溪,與桃園縣大溪鎮、臺北縣三峽鎮相鄰。里面積為0.9991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比率4.73%。

二甲里在清同治年間,屬淡水廳海山堡二甲九莊。[44]光緒20年,大嵙崁設南雅廳,本鎮鎮域由臺灣省南雅廳海山堡管轄。明治30年,二甲里稱二甲九庄,隸屬臺北縣三角湧辨務署中第12區。明治32年,改由三角湧辨務署海山堡第6區管轄。[45]明治34年,二甲九庄改劃歸桃仔園廳三角湧支廳第30區管轄。大正9年7月行政區域調整,二甲九庄隸屬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改稱二甲九。[46]戰後鶯歌鎮設立,民國35年二甲里里名及行政區確立並沿用至今。[47]

民國86-98年間,二甲里人口數大致呈現穩定之勢,而有些微成長。據下表資料顯示,該里鄰數不變、戶數逐漸增加,十幾年間總人口數介於1,047-1,124人之間。茲就民國86-98年該里總人口數、鄰戶數、男女人口數列如下表:

史略表2-4.4  二甲里人口一覽表            (1997-2009)  

里 名

年度(西元)

鄰數

戶數

總人口數

二甲里

1997

8

263

564

483

1,047

1998

8

289

600

513

1,113

1999

8

279

577

464

1,041

2000

8

279

589

475

1,064

2001

8

282

602

480

1,082

2002

8

293

616

502

1,118

2003

8

296

614

488

1,102

2004

8

299

612

475

1,087

2005

8

303

591

479

1,070

2006

8

309

590

497

1,087

2007

8

310

597

483

1,080

2008

8

312

614

506

1,120

2009

8

313

612

512

1,124

資料來源:鶯歌鎮戶政事務所,http://www.yingge.ris.tpc.gov.tw/,2010.01.31。本表經筆者整理而成。

 

 二甲里主要交通幹道為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3號),該道路行經二甲里但無設置交流道。其他重要道路則有二甲路、環河路。

 二甲里的名勝古蹟有自行車步道,鳶山堰(板新水廠)。自行車步道沿著大漢溪興建,可綜覽水庫集水區,亦可遠眺鳶山景致。鳶山堰位於大漢溪上,興築於民國70年代,供應三峽、鶯歌、土城、板橋、新莊等地民生用水,地位相當重要,鳶山堰夕照同時也是著名的勝景之一。[48]


 

[1]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編,《臺北縣年鑑》(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7),頁6。

[2]「街庄長管轄區域表」,《臺北縣報》,第78號(1897年9月4日)。

[3]《臺灣總督府府報》,第2177號(1920年8月10日),頁27。臺灣日日新報社編,《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年),頁25。

[4]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疆域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年),頁35。

[5] 本章四節各里之道路部份,經地理篇撰稿人張伯宇先生,以及蘇芳玉小姐協助得以完成。

[6]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編,《臺北縣年鑑》,頁6。

[7]《臺灣總督府府報》,第2177號,頁27。臺灣日日新報社編,《新舊對照管轄便覽》,頁25。

[8]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疆域志,頁35。

[9] 鶯歌鎮公所,http://www.yingge.tpc.gov.tw/,2010.01.30。

[10]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疆域志,頁35。

[11] 王世慶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卷7,政治志,建置沿革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9年),頁446。

[12]《臺灣總督府府報》,第2177號。臺灣日日新報社編,《新舊對照管轄便覽》,頁25。

[13]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疆域志,頁35。

[14]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疆域志,頁35。

[15]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疆域志,頁35。

[16] 鶯歌鎮公所,http://www.yingge.tpc.gov.tw/,2010.01.30。

[17]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疆域志,頁35。

[18] 鶯歌鎮公所,http://www.yingge.tpc.gov.tw/,2010.01.30。

[19]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疆域志,頁35。

[20] 王世慶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卷7,政治志,建置沿革篇,頁446。

[21] 鶯歌鎮公所,http://www.yingge.tpc.gov.tw/ ,2010.01.30。

[22] 鶯歌鎮公所,http://www.yingge.tpc.gov.tw/,2010.01.30。

[23]鶯歌鎮公所,http://www.yingge.tpc.gov.tw/,2010.01.30。

[24]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疆域志,頁35。

[25] 王世慶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卷7,政治志,建置沿革篇,頁446。

[26]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頁76。

[27]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編,《臺北縣年鑑》,頁6。

[28]「街庄長管轄區域表」,《臺北縣報》,第78號。

[29]《臺灣總督府府報》,第2177號。臺灣日日新報社編,《新舊對照管轄便覽》,頁25。

[30]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疆域志,頁35。

[31]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頁76。

[32]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編,《臺北縣年鑑》,頁6。

[33] 「街庄長管轄區域表」,《臺北縣報》,第78號。

[34] 桃園廳編,《桃園廳志》(桃園:桃園廳,1906),頁9-10。金澤正秋,〈鶯歌鄉土誌〉(臺北:鶯歌庄役場,1934),頁267。

[35]《臺灣總督府府報》,第2177號。臺灣日日新報社編,《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36]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疆域志,頁35。

[37] 鶯歌鎮公所,http://www.yingge.tpc.gov.tw/,2010.01.30。

[38]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頁76。

[39]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編,《臺北縣年鑑》,頁6。

[40] 「街庄長管轄區域表」,《臺北縣報》,第78號。

[41]《臺灣總督府府報》,第2177號。臺灣日日新報社編,《新舊對照管轄便覽》,頁25。

[42]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疆域志,頁35。

[43] 「街庄長管轄區域表」,《臺北縣報》,第78號。

[44] 陳培桂,《淡水廳志》,頁59-60。

[45] 「街庄長管轄區域表」,《臺北縣報》,第78號。

[46]《臺灣總督府府報》,第2177號。臺灣日日新報社編,《新舊對照管轄便覽》,頁25。

[47] 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卷2,疆域志,頁35。

[48] 鶯歌鎮公所,http://www.yingge.tpc.gov.tw/,2010.01.30。

閱讀 : 8803
https://www.沃華科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