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09 三月 2016 00:14

鶯歌鎮志:【卷首 史略】第四章 經濟之發展

第四章  經濟之發展   

第一節  農牧礦業    

壹、農業

 在漢人大量入臺之前,臺灣早期原住民,已有簡單的農業技術。清初漢人大量入墾後,也帶來農業技術,其中水利開發尤其重要,使本區逐漸水田化。

 清代本區興建的水利設施有隆恩陂、二甲九圳及南靖厝圳。其中,二甲九圳灌溉本鎮之二甲九、橋仔頭、尖山、南靖厝部分地區,以及大溪之崁頂地區。

 本區在日治中期,始有較詳盡的農業統計資料。農作物則包括稻米、茶、斗柚、蘿蔔、甘藷、花生等,耕地以種植稻米及甘藷為主,另有茶及花生,以大湖庄為茶葉產區。在水果種植方面,以斗柚最多,產量高居全桃園廳之冠。在蔬菜種植方面,以蘿蔔種植面積最大。

 日治時期,出現與農民有關的農業組織,包括大正6年(1917)成立「鶯歌石信用組合」及大正15年設立「鶯歌庄業佃會」。

 日治時期,本區灌溉設施仍以清代建造的石頭溪圳(隆恩陂)與二甲九圳為主。二者均在明治時,被認定為公共埤圳,而二甲九圳至大正12年改為「二甲九圳水利組合」。昭和年間,上述兩水利組合合併,改組為海山水利組合,由鶯歌街長擔任組合長。

 戰後初期,稻米和甘藷仍是本鎮最重要的農作物,惟種植面積有逐漸減少的趨勢。本鎮種植之特用作物,戰後初期以茶最為重要,民國40年代中期達到最高峰,此後逐漸減少,至民國90年代以後,已不再有種植紀錄。

 本鎮之水果種植,以桶柑、椪柑種植面積較大,產量也最多,桶柑的種植在民國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達到高峰。民國60年代後期以後,水果種植的面積和種類快速減少,到民國96年僅有番石榴和檳榔種植。

 本鎮的蔬菜種植,戰後初期以蘿蔔種植面積最大,產量也最多,民國60年代以後,蘿蔔種植量衰退,甘藍菜變為本鎮種植面積最大的蔬菜作物。到了民國80年代後期,蘿蔔再度成為本鎮種植面積最廣的作物。民國96年,竹筍異軍突起,成為產量最多的蔬菜作物。

 本鎮農會前身為大正6年成立之「鶯歌石信用組合」,民國35年7月14日,改組為鶯歌鎮合作社,民國38年11月19日,再改稱為鶯歌鎮農會至今。

 目前本鎮之水利系統,分屬桃園農田水利會與石門農田水利會管轄。民國53年石門水庫完成後,其中分渠流至桃園八德與本鎮交界附近,並引進大漢溪水源,設置河水堰,目前本鎮共設有4個河水堰,隸屬八德工作站管轄。

貳、畜牧業

 日治時期本鎮的家禽、家畜飼養都居臺北州之冠,飼養的家畜有豬、牛、羊,以豬最多,主要以大湖庄為生產中心,可能與屠宰場設在大湖有關。在家禽的飼養方面,本區以養雞最多,其次是鴨,再次是鵝的飼養。為提升本區畜產的質與量,在昭和7年設立「鶯歌庄畜產組合」,以提升畜產品質。

 戰後初期,延續日治時期畜產狀況,共有牛、豬、羊、雞、鴨、鵝、火雞等動物飼養紀錄,其中在家畜方面,仍以豬最多;家禽方面亦轉為以鴨飼養最多。

參、礦業

 礦業方面,本鎮曾經擁有煤礦和石油礦。煤礦主要位於鎮北方大湖、阿南坑地區,屬於山子腳煤田。最遲在日治初期,已有開採紀錄。日治後期,本區的煤礦有較大規模的開發。

    戰後初期,本鎮有37區煤礦開採及2區石油礦,民國60年代晚期,本鎮石油礦停止開採,而煤礦則於民國74年8月爆發勞資爭議後,也走入歷史。

 

第二節  工商金融服務業

 壹、工業

 臺灣早期的原住民,已有初步的手工業發展,本鎮在清代,至少已有陶瓷業發展。

 日治以後,引進較多的近代機械化工業,也使工業的類型更多樣化。昭和15年(1940),共有45間工廠,多數為精米業和窯業。窯業包括陶磁器與磚瓦製造,本鎮共有7間陶磁器製造工廠,佔全臺北州13間的半數以上,10間磚瓦製造廠,也位居臺北州第3位。

 戰後初期許多工廠都遭破壞或停工,但隨著時代演進,本鎮工業亦有所變遷。民國40年(1951)工廠數有51間,已經超越日治時期的水準,民國84年達到1,132家的高峰,之後開始減少,到民國96年,本鎮共有工廠數679家。工業類別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工業(含窯業)、食品工業、基本金屬工業,分別居本鎮工業前3名。

貳、商業

    早期原住民即有物物交換的商業活動,清代商業活動更加多元與活絡。

    日治時期,由於縱貫鐵路行經本區,亦使本區商業活動日趨繁盛,依據昭和7年的調查,本區從事商業者,在鶯歌地區有120戶,大湖地區有5戶。如將本區的商業與整個臺北州作比較,可發現本鎮之石材店和陶漆玻璃器具店最為突出,但數量都高居全臺北州同種類商店之冠,這兩類商店的突出表現,正與本區陶瓷工業和煉瓦工業發展息息相關。

    戰後初期,本鎮的商店種類仍是以陶瓷石材店最具特色。民國85年,本鎮商店數居全臺北縣第13位。其中,在批發業方面,建材批發店居首位,又以磁磚、貼面石材批發店最多。五金及家庭日用品批發店則以陶瓷器皿批發最多,高居全縣之冠,同時也佔全縣同類批發商店的52.54%,因此本鎮商業活動仍與陶瓷發展息息相關。

    本鎮之公有市場係在戰後初期設立,屬於零售市場。民國69年於中正一路62巷7號現址興建市場大樓,民國97年8月間,為解決建築老舊問題,爭取改建,目前已經完工。現有攤販數145家,營業項目涵蓋雞鴨、水果、蔬菜、魚類、肉類、南北什貨、日常生活用品等。

參、金融

 在金融方面,清代民間有私人經營的融資店舖,外商經營部分稱為媽振館;本地則有當舖、展當店、錢莊等機構。日治時期,本鎮唯一具有金融機構性質的是大正6年(1917)成立的鶯歌信用組合,區長傅徳令擔任首任組合長。昭和19年(1944)1月4日,改組為鶯歌街農業會。

 戰後,本鎮之金融機構以農會、銀行、郵局及當鋪為主:農會方面,本鎮農會設有信用部,提供存款、匯兌、貸款、放款等業務,為本鎮較早設立之金融機構。銀行方面,本鎮有永豐、第一、華南、合作金庫等4家銀行,共設有5處據點。郵政方面,中華郵政公司除一般郵務之外,亦兼辦儲匯、壽險等金融業務,可視為廣義的金融機構。目前本鎮共有4個郵局,而位於中正一路的鶯歌郵局,成立於日治時期,年代最久遠。當舖方面,戰後初期政府禁止錢莊設立,使當舖成為一般金融機構外,民間唯一合法可以融資的管道,目前本鎮共有6間當舖。

肆、服務業

 在服務業方面,民國75年本鎮在「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業」項目中表現突出,居全縣第10位,其中又以汽車腳踏車修理業最多。民國97年底,本鎮不含金融業的服務業單位數有335個,居全縣第14位,如依據新的服務業分類方法,本鎮以公共行政、國防及強制性社會安全業最多,有137家;其次是住宿及餐飲業,58家;再次為運輸倉儲及通信業,有55家。

 

第三節  建設陶瓷與觀光  

 

壹、公共建設

 清代本鎮有幾條地方士紳捐建的道路,如乾隆年間張敦仁開鑿橋仔頭到鶯歌石的道路,寬3尺長15里。

 日治時期,本區的公共建設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一為公共建築:以鶯歌石區役場、鶯歌派出所及大湖派出所等官署建設為主。其二為交通建設:包括鐵公路、橋樑等。橋樑建設則包括鶯歌、南靖厝、尖山、大湖、大湖2號及大竹圍等。鐵路建設方面,明治34年(1901)8月間興建完成鷹哥石站,後因大正8年(1919)的交通意外,促使臺灣總督府決定重新鋪設鶯歌到桃園段鐵道,更名為鶯歌車站,隨之移到現址。透過公路建設,從鶯歌可以到達大溪、桃園、三峽、樹林、八德及龜山等地。以鶯歌桃園間道路為例,乃大正2年拓寬清代原有道路,為州指定道路,可在桃園接上縱貫道路,為重要交通幹道。

 戰後鶯歌鎮主要建設,包括公共建築、交通建設及水利設施等。在公共建設方面,戰後鶯歌、樹林分治,鶯歌以日治時期集會所(位置約在今東鶯里活動中心)作為鎮公所辦公之地。民國54年(1965),在原址改建為2層樓水泥建築。,而於民國88年,由於原辦公大樓因老舊狹窄,在仁愛路55號現址興建新的行政大樓。

 戰後本鎮在交通方面主要建設包括:道路改善、橋樑建設、車站改建、高速公路及水利建設等。其中,以高速公路建設為主,民國82年1月19日,國道3號土城-鶯歌段通車。民國86年,政府又興建國道2號,且3號與2號之系統交流道位於本鎮境內,稱為鶯歌系統交流道,加上國道2號建有大湳交流道,位於本鎮鄰近之八德大湳地區,有助於本鎮通往國道1號及機場的交通。

 本鎮在民國91至92年間,共打通19條都市計畫道路,為配合本鎮陶瓷觀光發展,而改建鶯歌新站,並於民國92年1月24日落成啟用。為解決假日陶瓷老街周邊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鎮公所於老街附近闢建正義停車場,民國96年5月1日正式啟用。

 水利建設方面,以防洪建設及給水灌溉工程為要,為增進大漢溪沿岸地區給水功能,臺灣省自來水公司在本鎮與三峽交界的大漢溪上興建攔河堰,定名為鳶山堰。目前鳶山堰集水區每日可供應60萬立方公尺水給板新淨水廠。鎮公所於民國92至95年間,先後完成行政路及尖山路等13個路段之下水道系統,有助於當地居民免除水患之苦。

 另一方面,本鎮部分地區於民國59年開始實施「鶯歌都市計畫」,民國74年,再有「鶯歌(鳯鳴地區)都市計畫」實行(詳參卷四經濟篇第四章第一節)。

貳、陶瓷產業

 清代鶯歌的陶瓷業發展與吳姓族人息息相關,由於吳姓族人的製陶技術和經營方式都採家族經營模式,且技術傳子不傳女,亦不收徒外傳,使鶯歌窯業長期為吳姓家族所壟斷,這樣的情形直到日治時期才打破。

 日治初期,由於交通便利,銷路擴大,製陶技術改良之聲四起,異姓者比較有學習製陶的機會,而逐漸有非吳姓製陶業者的產生,壟斷的情形,直到大正10年成立「尖山陶器生產販賣組合」後,才有所突破。1930年代以後,由於日本積極在臺灣進行工業化,鶯歌的陶瓷業生產走向現代化,而陶瓷工廠的數量亦有增加的趨勢,到昭和16年,陶瓷工廠達到28家,鶯歌業者也致力於技術上與產品上的突破,使得鶯歌陶瓷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陶瓷產業方面,戰後初期由於鶯歌的工廠種類不多,使窯業工廠呈現一支獨秀之趨勢,佔全鎮工廠7成以上,在全縣具有獨占之地位。尤其是民國50年代以後,北投陶瓷場外移至鶯歌,加上政府拓展外銷,民國51年以後,工廠數量突破100家。民國60年,鶯歌鋪設天然氣管線,不但解決燃料問題,再使鶯歌陶瓷工廠的數量迅速增加,70年代中期,工廠增加速度更加明顯。雖然鶯歌的陶瓷產業長期處於成長態勢,但到民國80年代初期,卻出現發展瓶頸,甚至衰退的現象。

 另一方面,民國89年陶瓷老街美化工程啟用,同年11月,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正式啟用。民國93年,鶯歌鎮公所也成立陶瓷觀光課,另一方面,民國77年開始舉辦的陶瓷展,規模越來越擴大,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民國84年,改稱為鶯歌陶瓷嘉年華,民國94年開始,再更名為鶯歌國際陶瓷嘉年華,目前活動已經成為本鎮每年固定的大事。在政府與民間的努力下,鶯歌陶瓷產業已逐漸蛻變,一步步往國際陶瓷城的目標邁進。

 參、觀光業

 本鎮觀光產業以鶯歌陶瓷博物館、陶瓷老街、登山步道及綠地建設等為主。其中,陶瓷博物館開館營運後,鎮公所以原來鶯歌尖山埔路全330公尺店家為商圈改造、經營及輔導對象。民國 89年4月老街相關硬體設施完工,正式命名為陶瓷老街,並設行人徒步車輛管制區。民國87年,臺北縣環保局曾於大漢溪河濱興建環保公園。近年來,鎮公所更加緊興建公園綠地,包括有西比亞溪公園、尖山公園、孫龍登山步道花園、地標公園、文化路鐵橋前大花圃、國華路大花圃、西湖街大花圃、西鶯公園、建國路大花圃、文化路大花圃、鳳鳴公園等。
閱讀 : 7499
https://www.沃華科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