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週四, 21 四月 2016 00:53

鶯歌鎮志:【卷六 文教篇】第三章 古蹟與歷史建築

第三章 古蹟與歷史建築

 

第一節 古蹟

 

壹、鶯歌石

 鶯石位於鶯歌鎮中山段56-1地號,民國95年(2006)8月28日被指定為臺北縣文化景觀。[1] 從地質學而言,鶯歌石位於山子腳斷層線上,本身為玄武岩,約5萬年前,因地殼變動,從海中隆起,因此附近可找到貝類的化石。[2]

 鶯歌石形狀像一隻垂著雙翼的鸚鵡,因臺灣人稱鸚鵡叫做「鶯哥」,所以早期稱這裡的地名為「鶯哥石」。[3]日治時期將「哥」改為「歌」字。[4]鶯歌石有古老的傳說,鄭成功軍隊北上經過這裡時,巨石吐出煙霧遮蔽了去路,軍隊因而迷失方向,失蹤不少士兵,鄭成功大怒,遂以砲轟擊,煙霧隨即散去。[5] 事後,士兵爬到上山查看,看見這座酷似鸚鵡的大石,身上有洞穴,認為是被國姓爺的大砲擊中的傷痕。[6]二次大戰後更被傳為日本人藏金之所。[7]現在鶯歌石的側面岩洞被民眾放置神像。

 日治時期,昭和2年(1927),鶯歌庄長黃純青立一「鸚哥石」的石碑於此,原文如下:

 

     鸚哥鳥名石狀如鳥故稱

     鸚哥石鸚哥與鶯歌同音

     今稱鶯歌誤也

       昭和二年十月一日
         鶯歌庄長黃純青記
         海山郡守李讚生書

 

 其中「昭和二」3字,在戰後被磨掉重刻成「民國十六」。此碑一度被任意棄置一旁,今放置洞內。

       

貳、尖山堆

 尖山位於本鎮西端,海拔約130公尺,形如扇子倒懸。從山頂上可遠眺大溪的青山以及大嵙崁溪的流水,視野極佳。民間傳說鄭成功軍隊在此屯營的時候,士兵清理草鞋上的泥土,因而堆積成山,故又稱為「尖山堆」。[8]

 尖山堆是一孤立的火山岩體,屬玄武岩類的脫累岩,本岩呈黑色,風化後變成暗灰色、黃棕色,所產的尖山黑土和附近的永昌赤土,和鶯歌的陶瓷業發展息息相關。[9]

 尖山堆也是乙未年(1895)抗日時,二甲九之役的古戰場,當時日軍原本計畫從二甲九往大溪方面前進,在二甲九被來自鶯歌、樹林、三峽、大溪等地的抗日義軍包圍,日軍沿著土牛溝退守尖山堆,並趁著夜間能見度低時突圍,逃往桃園市方向,義軍緊追在後,一共殺了7名日軍而返。[10]

 

第二節 歷史建築

壹、民宅

 鶯歌鎮的歷史民宅包括傳統單伸手、一條龍、一落二護、一落三護、一落四護、二落一護、二落二護、二落三護、二落四護及街屋等格局共43處。其中文化路的汪洋居被指定為臺北縣古蹟,成發居被指定為臺北縣歷史建築。

 汪洋居位於文化路275、277、279號,於民國95年(2006)7月17日被指定為臺北縣古蹟。[11]日治時期中湖余厝的余海惷從事稻米加工致富,於大正5年(1916),擔任鶯歌庄協議會議員時,興建鶯歌第1棟兩層樓式街屋-汪洋居。建築以紅磚原色為主體,立面受巴洛克風格影響,屋簷前加上泥塑的假山牌樓,中式瓜蔓和西洋藤交織成東西合併的獨特風格。[12]

 成發居位於文化路235號,建於大正8年,是鶯歌望族陳發舊居,建築名稱取其名字諧音而成。成發居是一棟具有閩南風格的四合院,格局由5間連式建築,以及清水磚砌成的拱門和亭仔腳組成,2樓女兒牆頗具特色。[13]民國95年7月17日被指定為臺北縣歷史建築。[14]文化局決定將成發居以拆遷重組的方式移至陶瓷博物館後方的陶瓷公園。[15]

   本鎮另有歷史民宅若干,茲表列於下:

 


貳、老街與商行

一、陶瓷老街

 陶瓷老街位於尖山埔路和重慶街一帶,是鶯歌製陶的發源地,清代吳家來此開啟產業,根據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臺北海山郡下鶯歌庄尖山吳姓。自前清時代移住以來。多以製造陶器為
生。領臺後獲交通之利便。其製品暢銷。斯業前途之有望。[16]

 

 鶯歌陶瓷業的興起,吸引更多人投入此業,產業規模的擴大,形成煙囪林立、窯場遍佈的繁榮景象,並形成了這條陶瓷老街。[17]尖山埔路由鶯歌國小對面的「十一間仔」慢慢發展而成,隔著鐵路的中正二路上則有和成企業的發跡地-和成一廠,舊稱「九公司」。[18]

 民國84年,尖山埔路因街道狹窄及建築老舊,陳文溪等人成立「陶瓷藝術發展協會」,與官方研究的結果,達成保存陶瓷老街的共識,縣政府將之規劃成商店街,從景觀上做整體的重建,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19]

 

二、文化路

 文化路很早便是農墾大戶經商和開設精米所的大街,日治初期的明治33年(1900)左右精緻的「成發居」便已落成。大正3年(1914),陳家投資最早的輕便鐵,三角湧-鶯歌線,由三峽直通文化路。次年則出現最宏偉的洋樓「汪洋居」。當時名重一時的鄉紳陳裴然、余海惷、陳發等都聚集於此,是鶯歌的政經中心。[20]

 鶯歌現今保留最多紅磚建築的街道就是文化路,這條短短不到兩公里的路上,除了益成記、汪洋居、成發居之外,還有以及其他近百年的古老民宅建築群。例如,日治時期「鶯歌信用組合」的倉庫兼精米所。[21] 可惜,民國96年8月10日,農會將百年的穀倉拆除,如今只剩一堆殘磚剩瓦,鶯歌又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文化資產。[22]

 

三、謙記商行

 謙記商行建於日治時期1930年代,位於中正一路火車站旁,是當時林丕顯族人所經營的大豹碳鑛事務所。其建築採巴洛克式風格,座西朝東,主體結構約佔120坪。入口大門挑高,最上方有一圓形浮飾,裡面鑲嵌一大「林」字,其下即為「謙記商行」和「大豹炭鑛事務所」的字樣。內部配置包括大廳、內廳、辦公室、倉庫、宿舍、廚房及衛浴設備,側門出去15公尺處有一古井以及運煤的台車道。[23]

 過去搭火車經過鶯歌站時都可以看到這座雄偉華麗的建築,可惜在民國93年2月,整個建築突然被拆除殆盡,永遠失去了一個珍貴的文化資產。[24]

 

第三節 遺蹟與文物

 

壹、土牛溝

 土牛溝於清乾隆年間設置,是因當時的漢人為防原住民挖土為溝、積石為壘所形成的界線。這條全長約15公里的土牛溝僅留下少部分遺跡,尖山里仍留下「土牛溝」的地名。[25]鶯歌的土牛溝位尖山西側與八德市之間,一直延伸到大溪鎮的交界處,溝深約3公尺,寬2公尺。據耆老回憶,日治時期已成為排水溝,水流不斷,還能戲水捕魚。戰後,土牛溝被規劃為空軍預備機場,大部分被軍方隔離,外人難以進入。[26]

貳、二甲九碼頭

 康熙24年(1685)泉州人陳瑜墾殖鄰近大漢溪的南靖、二甲一帶,因二甲地區開墾二甲九分地而得名。乾隆年間設有碼頭擺渡,可航行大溪、三峽、板橋、艋舺、大稻埕等地。日治時期,日人在此興建糖廍,所以此地又稱「蔗廍」。

 昭和3年(1928),桃園大圳完工後,大漢溪溪水減少,不利航行,二甲九碼頭漸漸失去河運功能,僅剩鶯歌與三峽之間的交通,直到民國53年(1964)三鶯大橋興建後畫下句點。民國61年,自來水公司為了板新水廠取水興建鳶山堰,二甲九碼頭遺跡因而沒入水中。[27]


參、古窯

 鶯歌開始製陶以前,大湖地區即有燒製磚瓦的瓦窯出現,由於技術相近,後來大都轉型為陶瓷業。目前位於國慶街、光明街、中山路之間的瓦窯是許家所有,許家從許銀喜(1898-1949)經營瓦窯開始,後來轉向陶瓷,經歷粗陶、衛生陶瓷、餐具、瓷磚、精密陶瓷等,為鶯歌陶瓷發展的典型例子。[28]

 在陶瓷業方面,鶯歌是臺灣使用窯爐種類最多的地方,有早期的「包仔窯」、「蛇窯」,日治時期從日本引進的「登窯」、「四角窯」。包仔窯、蛇窯、登窯以木柴為主要燃料,四角窯則以煤炭、重油為燃料。後來還發展出使用液化煤氣的瓦斯梭窯,使用電熱的電窯,以及使用天然瓦斯的隧道窯和自動窯。[29]目前鶯歌鎮古窯情況如下:

 

肆、煤礦與輕便車

 日治時期大正年間,鶯歌大湖地區開始開採煤礦,當局為了經濟利益,將原本經過龜山桃園的鐵路改線經過鶯歌,並鋪設輕便鐵道運煤,當時鶯歌庄共有近10處礦坑在開採。[30]

 當時用人力推動的輕便車,到戰後一段時期,一直是三鶯地區運輸煤礦、甘蔗、陶器及人員的重要運輸工具,有三角湧線、八塊厝線、大湖線、互益煤礦線等。[31]

 昭和15年,位於鶯歌建德附近的「共榮炭礦」正式開採,戰後改為互益煤礦,礦主是賴森林。民國71年因開採成本過高,封坑結束營運。民國90年,因納莉颱風來襲,互益煤礦已被掩埋在土石堆中。[32]


 

[1] 李乾朗研究主持,《臺北縣文化景觀普查計畫》(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8),頁307。

[2]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頁20-21。

[3] 林藜,《臺灣民間傳奇(11)》(臺北:稻田出版公司,1995),頁203。

[4]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143。

[5] 林衡道口述、陳秀芳筆錄,《臺灣古蹟概覽》(臺北:幼獅出版社,1977),頁159。

[6] 林藜,《臺灣民間傳奇(11)》,頁207。

[7] 陳俊雄、陳庭宣、蘇世德,《臺北縣鶯歌陶瓷深度之旅》,頁9。

[8] 今澤正秋,《鶯歌鄉土誌》,頁144。

[9]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頁24-25。

[10] 王昇文、林炯任,《乙未年海山地區抗日誌》(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頁88-95。

[11] 李乾朗研究主持,《臺北縣文化景觀普查計畫》,頁306。

[12] 林志信,〈鶯歌第一棟2層西洋樓-汪洋居〉,《鶯歌社區報》,5期(2007.2),第1版。

[13] 郭雄軍、黃志鴻,《到鶯歌遊學:走讀陶瓷文化》,頁89-91。

[14] 李乾朗研究主持,《臺北縣文化景觀普查計畫》,頁304。

[15] 楊國龍,〈美麗的危樓-成發居採用總統府建築專用磚〉,《鶯歌社區報》,2期(2006.11),第

1版。

[16] 〈尖山製陶消息〉,《臺灣日日新報》,1923.05.29,第6版。

[17] 黃沼元,《臺灣的老街》(臺北:遠足文化公司,2002),頁78。

[18]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頁70。

[19]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頁72-73。

[20] 傅茹璋,〈搶救文化路老街屋〉,《北縣文化》,72期(2002.3),頁57。

[21] 陳新上,〈鶯歌的陶瓷大學「益成記」(下)〉,《陶藝》,32期(2001.7),頁41-42。

[22] 彭春榮,〈2007年8月10日搶救鶯歌農會穀倉行動紀實〉,《鶯歌社區報》,12期(2006.9),

第1版。

[23] 張挺立,《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頁90-97。

[24] 郭雄軍、黃志鴻,《到鶯歌遊學:走讀陶瓷文化》,頁86-87。

[25] 陳俊雄、陳庭宣、蘇世德,《臺北縣鶯歌陶瓷深度之旅》,頁41。

[26] 王昇文,〈鶯歌歷史散步〉,《北縣文化》,51期(1997.1),頁23。

[27] 陳俊雄、陳庭宣、蘇世德,《臺北縣鶯歌陶瓷深度之旅》,頁38-39。

[28] 陳新上,〈鶯歌鎮上的老瓦窯-窯場的故事(上)〉,《陶藝》,35期(2002.4),頁86-88。

[29] 陳新上,〈鶯歌陶瓷發展的特質與展望〉,《北縣文化》,51期(1997.1),頁10。

[30] 楊國龍,〈鶯歌產業報導-黑金時代之煤礦產業〉,《鶯歌社區報》,14期(2007.11),第3版。

[31] 楊國龍,〈鶯歌產業報導-運輸產業.被遺忘的輕便車〉,《鶯歌社區報》,13期(2007.10),

第3版。

[32] 陳俊雄、陳庭宣、蘇世德,《臺北縣鶯歌陶瓷深度之旅》,頁52-53。

閱讀 : 11181